APP下载

哲学观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7-08-30袁晓春

青年时代 2017年23期
关键词:哲学观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袁晓春

摘 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但是与国外比较,创业教育的实际应用成果成效,差距较大。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的应用转化率高达60% ,而我国这方面只有20%,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创业热情高而真正从事创业实践的却凤毛麟角,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高达20%~30%,而我国只有1%~2%[1],至于整体创业成功率更是不足1%。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国情、制度不同外,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组织机构领导者、教育者、被教育者、组织管理者、创业者的哲学观,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很有关系。为此,从“知行合一”“育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探讨提升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有效举措,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哲学观;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高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革新与发展服务计划”项目组,给“创业教育”的权威性诠析,认为创业教育是指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其教育目的是“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过程

在1998年12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从此标志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启。

2002年教育部正式确定9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为全国创业教育试点,我国创业教育进入政府主导的发展阶段。

2010年,教育部将“创业教育”变更新名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理念和教育形式,成为全面育人的共识。高校为了培育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陆陆续续地开始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5年5月随着《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的发布,国务院倡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兴起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一波发展浪潮。国家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加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程。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特性

现阶段,国内多数高校因受制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实际上并没有按照“知行合一”哲学观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呈现“知与行相分离”诸多状态,形成以下几点特性。

1.守成化应试型

以教师为中心,偏重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讲学,造成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迁移的程度低,创新创业的动手能力普遍不高。这也是我国现在的大学生之所以自主创业率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2.孤立化精英型

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纳入到大学全面教育体系中。一方面缺乏全局性、整体性观念,片面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高校招生就业处职能部门的事;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上侧重于少于大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大赛,导致产生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形式化、孤立化、精英型现象。体现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市场需要、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小;创新创业教育对象只包含少数有创业资本及潜质的学生;教育方式大多停留在激发创新创业热情、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阶段,创新项目技术含量不高,创业实效性不太理想。

3.创新创业平台与基地建设滞后

资金投入不足,管理队伍不健全,评价机制没有科学性、系统性,成为短板,导致创新创业平台或创业基地建设缓慢、发挥作用有限。突出体现为规模小、形象意义大、实际利用效果不尽人意,满足不了多数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的意愿;在评价机制方面,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或兼职指导老师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没有给予明确而公平的定位,偏离了重视扶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向。

三、“知行合一”“育人为本”哲学观的实践路径

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工程,也是社会服务的系统工程之一,关乎我国创新创业型人才资本的可持续再生大计。只有在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哲学指导下,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才能获得成功。创新创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推动社会前进、改造世界的力量。

在政府机构的主导下,在民间机构的参与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绝不能够只是少数人的行为,而应该是所有在校大学生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更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和全过程贯穿教育各阶段的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

高校肩负者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任。创新创业教育所关注的是教育对象以何种价值取向选择人生发展道路,以何种生命运动轨迹实现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以,“知行合一”和“育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是高校深化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

1.“育人为本”哲学观的教育实践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不懈地树立“育人为本”哲学观,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学说。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正确认识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只有定位于“人”的教育,而非物化于“创业项目”的教育,才能突显高等教育全面育人的本质。国外创业教育70年的发展经验启示我们,若要创造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强大生命力,只有立足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形成名副其实地着眼于大学生未来创造力的教育,成为大学生一种寻求机会和把握需求的教育。由此实现“大学校园”与“市场机会”胶合功用,实现“立德树人”和“探求新知”的持续而统一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的哲学观,还应当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發展规律,强化创新创业教学、培训、项目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特点开展系统性、渐进性的教育教学或指导扶持。

2.“知行合一”哲学观的教育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是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突显实践教育,其教材建设、课程设计、教学方案、创新创业培训,不仅要注重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更要注重创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因才施教。因地制宜,不断发优化与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特色,争创实效。

(1)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多数高校实行了面向大一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了一些全新认识。虽如此,与教育部提出的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要求,还相距甚远。这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实现全程化,在大二学生中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在大三学生中开设诸如《客户关系管理》《创业管理》等相关课程,在大四学生中开设创新创业实务实训相关课程,培养大学生全面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可增设大学生创新学分,建立并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考核制度”,激发大学生敢创业、能创业、创大业的能动性。

(2)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分类分级的评价机制。所谓分类,就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内容分为教学过程评价、指导与培训评价、创新创业孵化项目评价、创新创业管理评价。所谓分级,是指按照多元化要素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发生的行为(工作量)、過程、结果给出中肯、全面、正确的评价,且对应为五个评价等次,即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评价方式包括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岗位竞聘、聘任、职称晋级、综合评优等管理运行机制,以便持久性地良性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向深度、广度发展。此外,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际,高校可开拓性地制订大学生中创业型人才标准的评价体系,吸引和鞭策更多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

(3)建立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一是外联方面的协同创新,高校创业园、创业基地建设,应破除体制性障碍,推进“政企行校”四方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地方优势、社会行业的优质资源、政府机构(人社、工商、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或政府创建的科技园区,以及与企业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扩大创业园、创业基地建设资金渠道,多方面满足更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期待和扶持需求。二是内设机构及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以我校为例,体现在创新创业教学任务付诸行动中,社科部骨干教师承担了大一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教学任务;而经济与贸易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电子商务与物流学院、艺术与电子信息学院的部分专业学科教师则协作承担了大二、大三学生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创新创业实训课程教学及指导任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申报专利,则需要学校科技处、招就处、项目指导老师的协同工作,帮助其顺利完成申报。三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者与社会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每当大学生创业者经历创业困境,遭遇环境刺激,在深入观察,回顾前人的经验,认真反省,进一步提出解决困难的方案时,除了将大学课堂上、所见书本中学习的知识迁移应用外,就是创造条件主动寻求与社会机构沟通联系、协同创新,突破创新创业的发展瓶颈。在这一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创业者所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志和创业能力,无疑是知行合一的一种极致体现。

(4)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2],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好的重要保证。若要实现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且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其组成结构,应包括创业教育研究教师、创业教育教学教师、创业实践指导教师。管理机构方面,二级学院或系部建立健全专门的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研室或管理办公室,为创新创业指导、教学、科研、项目活动提供机构保障。聘用激励方面,专职、兼职聘用相结合,在职培训提升与高层次引进使用结合,多劳多酬、优质优酬。

参考文献:

[1]王游.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哲学观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3,(1).

[2]杨惠.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哲学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1,(23).

猜你喜欢

哲学观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超越之维——从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观的比较谈起
试论康德哲学观对柏拉图哲学观的超越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马克思的哲学观”研究的几个前提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