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资助精准认定的现状分析

2017-08-30梁倩许晓峰

青年时代 2017年21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

梁倩+许晓峰

摘 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然而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仍存在很多弊端,严重影响着资助工作的实际意义,主要问题体现在贫困生认定环节,如何嚴把入口关,做到精准认定,对于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资助;精准认定;现状分析

一、引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5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依托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平台,确保国家学生资助、奖补等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需要帮扶的学生身上。”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有效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即做到精准认定、精确资助、精确管理和精心服务,提高资助工作的实际效果,确保资助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各大高校的资助工作整体概况是新学期初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确定贫困对象、评选国家助学金,贫困资格的确定将关乎这一学年各类助学金的发放对象,因而贫困生认定工作是资助育人的关键环节。

二、目前高校资助精准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认定依据单一

目前各大高校在开展贫困生认真工作中,主要依据学生所提交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材料,这些材料是由学生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或是镇政府出具,由于中国式“关系”的存在,导致有“关系”好办事,致使这些材料的参考价值有待考证,而真正贫困的学生因为无法开具证明材料,从而失去申请机会。

2、认定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贫困生认定模式比较单一,以笔者所在学校的资助认定工作为例,学校的资助认定程序是:学生提出资助申请—评议小组测评—辅导员微调-最终名单,这种模式延续已久,没有改动过,模式的固定和单一在高年级的资助认定工作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3、认定标准有待考证

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大多数是主观的定性评价指标,对客观的定量评价指标运用较少,而这种主观的评价因素很难通过数据进行有效衡量,因此在实际的测评过程中会削弱测评的真实性。

4、资助政策把握不清

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加上对于资助政策的了解不深入,许多学生家长鼓励学生申请认定贫困生,以此来享受国家的资助款项,提供虚假材料,干扰认定的公平性。

5、认定时间有待调整

大一新生的贫困生认定时间集中在新生刚入学的第一个月,这个时候的认定完全依靠学生提交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会导致在认定的过程中产生情况了解不全面,为了评定而评定的情况,从而歪曲资助工作的公平性,让学生对高校资助工作产生一定的误解。

三、高校资助无法实现精准认定的原因分析

1、资助法规不健全,资助主体权利行驶不当

在我国高校的扶贫政策中,政府起主导作用,负责资助政策的提出和组织社会各方资助,学校作为执行方负责资助的实现,学生作为被资助者。然而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约束资助工作,导致资助主体在参与资助工作中没有参考依据,凭借个人关系行驶权利,缺乏有效约束。政府并未有效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对于学生家庭信息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时,却没有履行职责,帮助学生提供虚假材料,从而加大学校资助工作的难度,导致资助认定环节不能获取有效信息;学校没有有效的约束条款,导致资助指标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约束文件,影响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度较小,对资助工作不能进行有效监督;学生个人诚信意识缺失,对待资助工作存在不合理的认识,为了获取助学金,提供虚假材料,从而加大了精准认定的难度。

2、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

大一新生刚入学,即开始进行贫困生认定,此时新生辅导员对于学校的相关工作尚没有清晰的认识,加之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了解较少,又不能从众多学生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导致政策不能有效传达,信息不能有效获取,导致贫困生认定工作变得流程化、僵硬化,失去资助的育人本职,从而会给其他学生带去负面的信息,认为学校的资助面覆盖很广,不是贫困生也能认定,从而导致二年级的申请人数增加,加大贫困生认定的难度,歪曲资助育人的教育意义。

3、资助环节有待完善、指标体系有待健全

贫困生的认定工作直接影响着这一学年的助学金评选,对于学生的资助影响力度很大,是资助育人的关键环节,而认定模式的单一和指标体系的不健全,致使认定工作存在漏洞,从而导致一些非贫困生钻了空子,占据了原本属于贫困生的名额和机会。

四、实现精准认定的策略

资助工作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学生四方合力才能有效实施,任何一方出现懈怠,均会影响资助育人的效果,导致资助育人工作无法有效实施。

1、健全资助法律法规,约束政府职责

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学生资助工作上升到法律层面,确立资助的合法性,扫除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确保资助体系的有效运行。其次学生资助的法律法规为政府出台各项资助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提高了资助政策权威性,有助于其推行和实施,确保政府部门在法律的规范下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确保政府部门发挥自己的职责,在核对学生家庭信息时,做到全面、真实、有效,从源头上确保学生家庭信息的准确,杜绝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把握好资助工作的入口关。

2、构建资助约束制度,规范学校功能

各大高校应该参照资助的相关条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资助工作相关约束条款,明确资助工作的重要地位,确定资助工作的具体流程,规范资助工作的认定标准,约束资助工作参与人员的权限。比如,健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认定指标体系,缩小主观认定标准的项目比重,增加客观条件的项目数,以分值区分认定结果,确保认定体系客观公正;建立多途径的认定模式,扩大其他人员的参与度,规范认定流程,明确认定打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约束认定人员的有效条款,确保认定人员真正行驶权利,确保认定工作公平合理。

3、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优势力量。

高校辅导员作为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主要操作人员,应全面掌握资助政策、了解资助要求、明确资助流程,将资助政策讲清、讲透,让受助学生了解资助要求,让资助资金真正发挥实际的效用,确保资助的育人效果;另外在选择民主评议小组人员时,要本着严谨的态度,确保小组人员的组成和分配情况,明确对于评议小组人员的要求,界定评议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施加一定的压力,确保评议人员真正发挥个人权利,确保资助过程公平公正;辅导员应深入学生宿舍、走进学生生活,通过个人谈心、班委了解、同学反映,真正的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在辅导员调节环节,真正的有所依据,确保资助对象的精确性,而不能因为名额的原因,让不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贫困库。

4、依托社会力量,增加感恩教育

目前我国的资助主体是由政府进行管理,缺乏社会机构的参与,这就造成政府运行成本增加,效率低下,如果能争取社会力量的参与,由其负担学生资助的日常管理,有助于政府精简机构,降低成本,对于资助政策的制定和研究都有帮助;另外社会力量的参与,对于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力会更强一些,让身边的感恩力量去引领学生成长,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摆正观念、正视资助,自立自强,从而对于国家的资助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对于学校的资助工作开展有很重要的帮助。

五、结语

高校资助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高校的有效运行,影响着学生的切身利益,承载着每个家庭的梦想,如何使资助工作更好的发挥其功效,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关注点,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一些弊端,引起这些弊端的原因有很多,如何有效避免这些弊端,需要发挥各个主体部门的职责,做到精准认定,严把资助入口关,对于精准资助、精确帮扶,有限的构建精准资助体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国家、学校、社会以及学生个体的参与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苏娟.浅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J].学园.2015.26.

[2]文迈华.浅析大学生资助体系建构的精准化[J].时代教育,2015,5.

[3]吳丽仙.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9.

[4]王素萍.试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5,60.

[5]许蕴文.中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比较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0.

[6]杨亚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认定与反思:以笔者所带230个学生为范例[J].才智,2014,26.

[7]赵文娟,周瑜婷.社会诚信视域下对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反思——以南京市高校为例[J].雪莲,2015,20.

[8]张瑞冬.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伦理价值与德育机制反思[J].科技视界,2015,28.

[9]李爽.浅析高校资助认定各类指标[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对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