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菁在华的“双创”生活
2017-08-30贺斌王雅欣
贺斌+王雅欣
当了38年“洋北漂”,创办了和睦家医院,自己还拿到了中国“绿卡”。
7月10日,“洋北漂”李碧菁(Roberta Lipson)终于拿到了中国“绿卡”,当天,她用中文发了一则朋友圈:“38年后很高兴正式成为中国永久居民。”并配上一张和发证机关工作人员的合影,照片上的她一袭白裙,笑逐颜开。
从1979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38年来,这位犹太裔美国人在中国创造了许多的奇迹:第一个将B超引入中国;建立第一家外资高端医疗机构和睦家医院;青岛和睦家成为第一家被纳入医保定点的外资医院……
李碧菁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会带上北京特有的儿化音。对中国的文化,她也始终保持着一份新鲜感,听到一个新的中国成语和谚语时,会追问是什么意思,直到弄明白为止。
对于成为中国的永久居民,李碧菁似乎有种执念,“我的事业是在中国,而且这几十年我都待在中国,这是我的家,我就想着如果有一个永久居住权,心里会感到更舒服一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她这样解释道。
尽管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李碧菁还是有点遗憾,“现在最可怜的是我3个孩子,如果在他们18岁之前我能拿到居留权,就可以带着他们了,可现在最小的孩子也有21岁了,很可惜。”李碧菁的三个儿子都希望回到中国来,“他们是在这里长大的,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对政策了如指掌
8月3日上午,李碧菁骑着摩拜单车,去几公里外的和睦家医院参加了一个讲座,主讲人是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田志云教授,内容是胎儿心血管超声的运用。田志云在讲座上分享了一段手术视频,外科医生为还在子宫内的胎儿做心脏手术。
值得一提的是,田志云是李碧菁多年的中国“铁姐们儿”,两人的相识是源于一次大型的技术交流会,当时还在美国医疗器械公司工作的李碧菁,在福建推介B超,而现场,就有年轻的中国医生田志云。就这样,两人因技术结缘,成了要好的朋友。
后来,田志云去了美国,而李碧菁则留在了中国。如今,田志云带着最先进的技术回国。“那个时候是我把B超带进中国,为她打开了眼界,现在是她从美国回来,带来新的技术,打开我们的眼界。”
在李碧菁看来,人的发展有时候是一条直线,当你沿着这个直线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可能会发现另一个方向其实更好。也正因此,刚来中国时,她并没有考虑医疗服务,因为那时中国的医院急需的是一些硬件。但随着在中国时间越久,她越发感到当时的中国缺乏的不仅是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更是高端的医疗服务和理念。
于是,在中国开一家拥有高端技术和服务的医院成为她新的目标。1997年,中国第一家外资私立医院——和睦家医院在北京成立。
在当时中国的医院几乎全是公立性质,外国人想在此开一家医院,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李碧菁不但敢想,也敢干,“那时候中国缺乏一些法律的细节和法律的环境,虽没有现成的路径提供指导,但也没有明令禁止,反正你就大胆往前走,碰到钉子你就拐个弯。”抱着这样乐观的想法,李碧菁说干就干,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我们不知道要盖多少章才能做成,甚至连‘盖章是什么意思都没有搞懂。”李碧菁说到这里,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后来才发现要盖那么多章,而且不同层次的政府,对同一个问题不一定有一样的想法。”
李碧菁没有放弃,碰到一个无法完全接受的人,她就努力说服对方,让对方看清楚这是件好事。“当你盖到80个章的时候,你就想,已经盖了这么多章,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盖下去?”
就这样,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一个人一个人地磨,直至首家和睦家医院被获准成立,李碧菁一共盖了180个章。“当我下决心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觉得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很值得做,所以要不断说这个道理,一直说到有人听进去。”
正因为自身有这样不轻言放弃的个性,李碧菁最不喜欢听到诸如“这个不可以”“这个不符合我们的规定”等等托辞。在她看来,有的规定不符合政策,并非政策不好,只是因为一些细节跟不上而已,在这种情况之下,更应竭尽全力去争取。
“跟着Roberta(李碧菁英文名)很锻炼人,有时候遇到困难,她会帮我们分析,提示我们是否还有其他路径,很多潜力被激发出来,很多不可能也都变成了可能。”李碧菁的助理尹玉丹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李碧菁办公室外面的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相框,都是她和中美两国高官的合影——这也是她和很多外企高管不同之处——李碧菁非常注重中国的政策导向,也非常愿意同政府部门接触,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座谈会,只要有时间,她都会欣然参加。
李碧菁对中国很多医疗领域的政策都了如指掌,从中寻找发展机会。她和《中国新闻周刊》谈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中央最高层面的政策,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写明了中国医疗应该往什么方向走,所以我相信具体的一些法律规定也会跟着走。我们做的事情也许是超前的,但都是符合这个大政策大方向的,所以不要说今天是不可以的,我们就不去争取。”
今年4月7日,青岛和睦家和青岛人保局签订协议,正式成为医保定点医院。青岛分院院长王奡向《中国新闻周刊》回顾起这段历程,不禁有些感慨。他是2007年来到和睦家,第二年進入总部的发展部,接触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医保。当时北京的医保是审批制,需要在社保局提交申请,但要拿到医保资格,还需要很多硬性条件,其中一项就是定价,也就是纳入医保定点医院后,必须按照同等级别医院的额度定价,这对于主打高端医疗的和睦家来说,几乎不可能。
李碧菁。
按照和睦家的想法,如果纳入医保,患者在和睦家的费用可以按照统一定价的医保额度报销,多出的费用自理,这样也能为患者减轻很多负担。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和睦家向各分院所在社保机构申请,都没能推进一步。青岛分院也是从建立时就开始谈,但同样卡在审批制上,直到去年年中,青岛市将医保定点从审批制改成协议制,只要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均可和社保机构签订协议,纳入医保定点。
这一消息,对于和睦家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转机。李碧菁决定以青岛作为突破口,开始和睦家和医保的第一次牵手。她多次往返北京青岛之间,反复同青岛的领导谈,一遍遍阐述她的想法,终于如愿以偿。
李碧菁并不担心纳入医保就会影响和睦家的“高端化”。在她看来,医疗机构的高端不光体现在价格,更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上。“纳入医保定点,只是给更多的患者多一些选择,这是对的事情,为什么不去争取呢?”她说。
亲力亲为的女总裁
李碧菁习惯凡事亲力亲为。
在青岛分院建设之初,李碧菁无数次前去青岛,从和当地政府商谈,到建设方案敲定,甚至医院如何装修,风格颜色的搭配,桌椅器械的购置,她都亲自过问。
“即使是一把椅子,她都必须亲自试坐才行,不但要自己感觉舒适,还会考虑身材胖、个头大的人坐着是否合适。护士站的座椅高度,她也要试一试,必须坐着就能看到来来往往的患者,尤其是坐轮椅的患者。”王奡说。
早在建立第一家和睦家医院时,李碧菁就找来很多中外专家一起策划。以產房为例,和睦家的产房设计就是家庭式的一体化接生,而不像中国很多公立医院那样,待产室、产房、病房都在不同的房间,产妇还得忍着剧痛自己挪腾位置,并且全程都得独自面对。
为了实现一体化,李碧菁甚至要求产房达到能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标准,也就是手术室的环境。在李碧菁看来,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无痛,因此,她拒绝使用“无痛分娩”这个词,而是一直用专业的“硬膜外麻醉”来描述产房标准,说起来拗口,但更准确严谨。
由于多位明星选择在和睦家生产,在很多人印象中,和睦家是一家妇产医院。对于这个问题,李碧菁感到很无奈,“和睦家是一家综合医院,绝不仅仅只有妇产科。只是大家都认为生孩子是喜事,所以明星生子会愿意告诉所有人,但如果她的家人生了重病,即使也是在我们医院看病,她可能就不会说。”
而且,在李碧菁心目中,和睦家也不仅仅是将美国医院照搬到中国,她会将中国的习俗和中国人的性格都融入医院的一些细节中,“比如中国人要坐月子,我们有产后康复服务。还有,如果一个人得了绝症,大部分情况下,家人会向他隐瞒病情,我们也会尊重这一要求。”
每年,她都会抽时间带领和睦家的医疗团队到中国的落后地区,提供义诊。尹玉丹记得,去年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和睦家医疗团队义诊现场来了一位腿脚不便的孩子,由他爷爷从很远一路背过来就诊,李碧菁看到后,悄悄一个人跑去县城,买了一个轮椅,又一路拉到义诊现场,送给了这个孩子。“谁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出去的,她有一种企业家精神,凡事亲力亲为。”尹玉丹说。
从“美中互利”到“和睦家”,从“美中互利”纳斯达克上市到完成私有化退市,引入复星,从第一家和睦家医院建立再到各地建立分院,李碧菁用38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创业历程。
当初和她一起创立“美中互利”的美国同事李琼玖已经退休,而李碧菁依然忙碌在一线,“总有人问我是不是准备退二线或者退休,我也希望有人帮我分担,让我能够稍微轻松一点,或者有机会做一些其他想做的事情。”
对于李碧菁来说,这几乎是一种奢望,就连她在《经济学人》担任记者的丈夫也揶揄她,“也就是说以后你一个星期工作60多个小时?”
“他是在取笑我,因为以前我一个星期几乎要工作80个小时。”李碧菁羞赧地笑着,将头埋得低低的,像个小女孩。
王奡在发展部时,曾经常跟着李碧菁一块出差。在他看来,李碧菁几乎没有闲的时候,可以中国美国三天往返,北京香港一天往返。王奡记得,李碧菁有一次到青岛出差,一大早的飞机到青岛,上午处理完一件事情,便赶中午的火车去济南,到济南已是下午四五点,到地方就开始工作,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再坐晚上8点多的火车回北京。“争分夺秒,不愿意浪费时间,无论火车还是飞机,永远都是踩着点到。我们有时候都快急疯了,可她总是很镇定,而且时间掌握得刚刚好。”
实际上,家人已经习惯她的这种高强度工作节奏了。在创业之初,还在哺乳期的李碧菁就经常带着孩子出差,而在她的办公室里,摆放着3个儿子的照片,都是小时候的,“现在都是大小伙啦。”李碧菁说,口气中有些失落。
但李碧菁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时间,争取每天早起半个小时跑步游泳,然后上班,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七八点。“如果晚上没有事儿,没有应酬的话,我就回家和家里人一起吃饭。”
周末的时候,李碧菁也会抽时间和家人一起度过犹太人的安息日,“首先,你要跟你家人在一起,或者全家一起拜访在北京的犹太人朋友,或者做一些跟工作无关的事情,回想一下这一星期都做了什么,这是非常健康的一个方式。”李碧菁说。
一般说来,安息日需要25个小时,但对于李碧菁来说,很难有个不被打扰的整天,于是每周五晚7点~11点就成为她固定的安息日时间,“大家都知道我这个习惯,不会在这个时候安排其他活动。”
每年至少都会有几个星期,李碧菁还会和全家一起旅行。7月最后一个周末,李碧菁和家人去了一趟延安,“我看到了革命者的勇气,他们从延安那么小一个窑洞走出去,建立了新的中国,你再看看现在的北京,简直是个奇迹。”
她一直感慨这些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一次在车后座对着电脑工作,猛然抬头,发现到了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一问司机,竟然是她创业之初在北京住过的四合院,现在已经是银河soho所在地了。
“也许有人说美国是机会国家,the land of opportunity,但其实我觉得中国这几十年才是the land of opportunity。”李碧菁说,在中国创业几十年,她目睹了很多人一路拼杀,深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完全是另一种生活机会,另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环境,只要你愿意做事情,就有机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