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心理健康课堂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7-08-30王苇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实效性思考

王苇娟

摘要:心理健康课对小学生心理机能的提升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其实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对影响心理健康课实效性的问题及实效性的提高策略进行分析,对教师团队建设、教材的完善、教学目标的制定等几方面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以期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思考

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对小学生个性、意志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更多重视,通过适宜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下面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问题的实效性提高策略进行研究。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方面的问题分析

1.未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足够重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应试教育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教学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和走形式的情况,若过于追求形式多样化便会导致教学内涵及目的的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无法在教学课堂中获得更多收获。此外,教学方式的单一同样对其实效性产生影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学工作集中于学校,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所忽视,如何避免课堂教学、社会及学生家庭之间的脱节、对立等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产生影响已经成为需要研究的重点。

2.师资短缺问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及专业性,对教师活动组织、应变、专业知识等方面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但是实际教学工作中师资力量有所不足,教师大多由思想品德教师兼任,并且未能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教学实效性产生影响。

3.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需要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进行明确,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更好的培养,但是实际教学工作中未能围绕心理学理论知识及“人际交往”“学会学习”等主题及目标进行教学,教学工作偏离教学重心,存在走形式的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效性产生不利作用。

4.教材方面的问题

教材可谓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工作的基础,但是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存在价值取向侧重学科知识、社会需求的情况,未能对学生主体地位产生更多尊重,并且其内容系统性及学科性较强,活动内容的操作性及可行性较差,编制过程中未能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方面的问题进行考虑,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实效性的提升产生一定阻碍。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提高方法

1.对教学观念及模式进行调整

教学模式的创新可谓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先决条件,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效性进行提升,需要结合新时期课程改革工作要求对教学观念进行调整,进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在相关部门增加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及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小学校方及教师能够被其带动对己身观念进行转变,进而更好的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产生更多重视。

此外,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是教学模式的构建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提升同样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教师需要使社会及家长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校方及教师的工作,需要依靠社会各界和家长的配合支持。这样一来,教师便可以对学生校外及校内生活进行结合,使校方和家长之间建立更多沟通和联系,对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借助家长会、家访、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教师能够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朝着综合化、生活化的方向转变,在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支持下,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大幅度提升。

2.对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工作进行完善

为了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提升,改善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师团队建设工作进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教师专业心理健康教学能力、教育观及活动组织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基于此校方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且对引进机制进行健全,使更多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前往学校任教。此外,需要对人才管理及培养机制进行健全,通过教育及培训的方式使教师掌握更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并且能够将其应用至实际教学工作中。最后,需要对考核及评价机制进行健全,通过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监督管理及考核方式对教师进行考评,在多元化考评内容的支持下,能够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热情、教学效果及师德等方面进行了解,并且借助学生评价、教师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能够对教师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教师发展及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

3.对教学目标及主题进行明确

教学目标及主题的明确,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影響,能够为教学工作按部就班的开展提供更多保障。以“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为例,教师设计“七彩糖”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尽快适应陌生环境,对学生间主动交流意识进行培养和提升,减少与其他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并且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将本班学生分成2组,为每组学生发放七彩糖,并且将写有词语的卡片发放给学生;然后教师对游戏规则进行说明,要求两组学生进行比赛,学生需要在本小组学生中找到和自己卡片词语连成短语或词组的学生,如每组共有18名学生时需要组成9个最佳词组或短语,两组学生中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最后,组成短语的两位学生为合作伙伴,彼此之间对自己喜欢的书籍、动画片或是游戏等进行分享和交流,并且分享七彩糖果:教师设置“七彩问题”,如红色问题:最喜欢的书籍是什么?学生与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交流,之后共同品尝红色问题相对应的红色糖果。在活动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锻炼,能够消除和其他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有所增加。

4.对教材的编写工作进行完善

教材质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需要对教材设计及编写方面的工作产生更多重视,教师需要结合新时期特点及素质教育要求进行编写和设计,对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充分尊重,并且对教材价值取向、内容失重、特色缺失方面的问题进行处理,提高教材开放性、反思性、时代性、针对性及可读性,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5.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和丰富

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讨论、游戏等均为常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形式,而常见教学方法则由情景教学法、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法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使用,并且对多媒体手段进行更多的应用,通过图片、声音及视频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多媒体对有趣的活动过程进行展示,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总结全文,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途径增加,其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等方面更加复杂,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面的工作提高重视,从教材、教学模式观念、团队建设等几方面入手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效性进行提升,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雪萍.探索有效的素质拓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24):18-21.

[2]赵雪.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5,(27):113.

[3]陈维森.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教师,2014,(02):57-58.

[4]陈玉梅.如何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效性[J].神州,2012,(04):363.

猜你喜欢

实效性思考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