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小学生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的重要性
2017-08-30吴忠东
吴忠东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与感悟文本,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提高其阅读能力。本文着重论述了,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利用图书馆的阅读技能,使他们‘‘善于读书自学,尤为重要与紧迫。
关键词:培养;中小学生;图书馆
学习是获取智慧的来源。怎样获得知识?有一句话说,“给他鱼吃,不如教他钓鱼的方法”,也就是说要他学会了“如何学习”, 哪就会受益终身。学有成效的人,都很重视利用图书馆方法和技巧。自学更需如此。怎样花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如果你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那么对你毕生的学习和工作都得益匪浅。比如,你如果能熟练掌握查找图书资料的方法,那就能毫不费劲地了解与运用学校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你学会检索工具书,就能比别人更迅速地收集全世界科学文化的各方面的动态和成果。
经过究研发现:指导学生从小开始学会利用图书馆,对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阅读技能起到极大作用。学生学习善于利用图书馆与阅读越早,学生的独立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与阅读技能及跟他们整个精神生活的有机联系就越密切。而且在他们利用图书馆与阅读时发生的思维过程越复杂,就越有助于智力开发。在利用图书馆与阅读的实践中能同时进行思考,理解,揣测等等。一个善于自学的学生,掌握了利用图书馆与阅读技能,知识才能在学生精神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才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教育家研究认为一个善于在利用图书馆与阅读中思考的学生比起那些没有掌握这种技能的学生,干任何事情都更快,更顺手。现代的中小学生,应从小就亲近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学会如何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持续有恒的学习,才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并实现自我的理想,缔造有意义的人生。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图书馆藏书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资源,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记录社会与自然知识和情报的各种信息载体。图书馆的藏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远起人类诞生之日,近至当今之世;大至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凡历史上为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创造性的贡献的人,如:从柏拉图到马克思列宁,从孔子到毛泽东,无一不是利用图书馆藏书而成为知识渊博的一代伟人的。
图书馆给我们终身学习教育的精神粮食,也提供公开的教育机会多元的学习途径以满足人生各阶段知識的需求,利用图书馆这一知识宝库,用教育来推动终身学习,以全民为施教对象,以全人为施教的课程内容,以终生为施教的时间,以建立终身学习社会为目的,是最重要的终身学习机构。现代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深入。有学者说:“没有图书馆,就没有学习;没有图书馆,就不成为学校。”又说“图书馆是学校的心脏”。但,现在我们中小学有的中、英、数、理、化、政、史、地、生物等学科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照本宣科,停留在填鸭式的教学水平。只是把重要的,该背诵的内容列成纲目和表格,同时,提供了评鉴学习成果的测验题。使学生变成“复印机”,把学习过程简单化,不需要动脑思维,不需要动手去找资料,去记录,也不需要组织,只要“死记”就行了。使学习过程枯燥、死板,扼杀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如果,每节课都能由教师引领,由同学们发问,就自己想知道、想学习的东西来当主题,再带他们到图书馆找答案,并展开探索,讨论,与研究,师生互动,找出真知,那么上课就有趣多了。“问题”是由我心里发出来的,“解决问题的答案”是我自己从参考书、网络、某些书或同学们间或师生一起研究找出来的;学习由“学生”来掌握、由“同学们”发动,学生们学起来就有激情,效果当然大不一样了。整个学习活动中包括了:组织,查找,探索,概括,论证,交流与反思等过程, 使学生动脑,动手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 现在教育改革的精神就是要改这个,要中小学校注重活泼生动的教法,丰富多样的教材,没有制式的标准答案,只要适合个人而且亲自去查证的解答都是好答案。看来,中国中小学教育要翻身了,师生互动的课堂逐渐会建立起来。不懂得利用图书馆的技能就有可能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为人师者,着手培养中小学生的利用图书馆与阅读技能,使他们“善于读书自学”,尤为紧迫。
参考文献
[1]李瑞欢.谈网络时代图书馆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4(36):256-256
[2]张双莲.培养中小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4(2):42-42
[3]张新庚.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7(2)
[4]邹小燕.中学图书馆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8)
[5]张吉芳.培养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7(6):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