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评价的三阶段审视
2017-08-30张俊
张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作文评价又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评价的依据是什么”“评价的策略是什么”“评价的结果是什么”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时间角度将作文评价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深入地去探讨每个阶段所应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在作文评价活动前,应该要有作文教学体系和考试体系的完善
作文评价活动的标准应该是作文教学的内容和考试的要求。也就是说,“怎么评价作文”一定是和“学生学了什么”“要掌握什么能力”密切相关的。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并不完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较为笼统地提出了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要求,但是究竟该掌握哪些知识与能力,培养哪些情感,《课标》是没有明确说明的。诚然,《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提出了“内容具体”“写清楚”“能写书信、便条”“行款正确”“有一定速度”等作文知识、能力的要求。但是,除上述知识与能力外,小学生作文中还常常涉及“开门见山”“欲扬先抑”等写作方法,“诙谐幽默”“仿古拟今”等语言风格。这些是不是普遍被接受的小学作文知识与能力?从笔者的从教经验来看,这确乎是被小学师生广泛接受的知识与能力,也成为了潜在的作文评价标准。问题是,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些知识与能力到底有多少。面对同样一篇小学生作文,掌握作文知识与能力少的人很可能会大加赞赏,掌握知识与能力多的人则有可能认为水平一般。可见,有没有一套严谨的作文教学体系对于作文评价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作文知识与能力内容的模糊,是作文评价困难的一大原因,分级目标的缺失则是另一大原因。《课标》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的总体目标,但分级、分册、分单元的目标则缺位已久。如《课标》中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会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那么,第三学段究竟要掌握哪些常用的标点符号?什么时间段又应该分别掌握哪些?这些分级、分册、分单元目标的缺失,为作文评价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如五年级上学期时,学生作文中出现破折号使用错误,该如何评价?五年级下学期时,学生作文中出现省略号使用错误,又该如何评价?像标点符号一样,审题立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林林总总的作文知识与能力究竟在哪些学段、年段、学期需要被涵盖,每个学段、年段、学期又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尚未有一套严谨的分级目标。分级目标的缺失让我们在“学生学了什么”这个问题上不清晰,直接导致了我们不知该以何种标准来评判学生作文的后果。与作文教学体系一样需要建立的是作文的考试体系,什么年段考什么,怎么考,须要达到哪种程度,都是目前需要我们审慎思考并形成一套较为严谨的规范的。我们常说“以学定教”,对于作文评价而言,“以学定评”同样是较为科学的态度。
二、在作文评价活动中,应该审慎考虑什么人参与评价,依照何种标准评价,评价作文的哪些方面
长久以来,作文评价都是生写师评。这种单向的评价,不太能引起學生的共鸣,无法形成交流,不太能促使学生的写作行为发生积极转变,因而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在交际语境理论指引下,我们知道,作者与读者的相互交流能够极大地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因而,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乃至在QQ群、微信群中的家长群体评价,博客上陌生读者的评价,特定写作对象的反馈等都应被看作评价的科学方式。
依照何种标准来对小学作文进行评价呢?科学性原则、成长性原则、鼓励性原则、综合性原则都是应该被提倡的方向。科学性原则,即以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和考试体系为标尺,对写作知识、写作能力和写作态度情感进行评价。如四年级下学期的作文教学对“写具体”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那么这一目标就应该成为评价四年级下学期学生作文的硬性标准。成长性原则,即作文评价应该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就要求我们不能用结果性评价而是要用过程性评价来对待学生的习作。我们的评价要讲清楚学生习作中哪些地方还可以提升,如何进行提升。当学生收到我们的评价时,心中会明白下一个作文成长点在哪里。关注学生的成长,也要求我们的评价要针对全体学生。因而,我们的评价行为要分层,对作文水平不同的学生,评价方式也要不同,做到因材施教。鼓励性原则则要求我们在进行作文评价时,要多正面强化,多发掘学生的优长。研究发现,鼓励一个人朝他擅长的方向继续突破,往往比要求一个人改掉他的不足要容易。教师情真意切的鼓励,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又能激发其主动克服困难的信心。在鼓励的氛围下,学生也会更愿意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从而更快地提升其写作能力。
作文评价究竟评什么呢?如果我们的评价活动就事论事,那么很显然,我们只会关注作文所涉及的各类技术问题,如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等。但是显而易见,作文是综合能力的显现,也是学生综合生活的显现。我们要关注的不仅有细碎的作文知识与能力,还有学生的品性、心境、生活、情趣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教师的眼里如果只有技术层面的作文,其评价必然也只会是冷冰冰的技术分析。相反,如果教师能在评价学生的写作技术问题的同时,还能够从综合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品性、心境、生活、情趣等内容,学生一定能感受到这评价的温度,感受到作文学习的温度,因而会更发自内心地喜欢作文,其作文能力的提升也将不再会是痛苦的被动的过程。当然,综合评价和技术评价两者的关系还需要我们深入地去研究,既不要顾此失彼,也不要喧宾夺主。
三、在作文评价活动后,是否有跟进措施可以进一步保证评价的效果呢?我们认为是有的
作文评价活动的终结,并不代表其影响的终结。首先,师生均可梳理本次评价活动的成果,形成理性沉淀,以指导下一次评价活动或者写作活动。其次,评价活动结束,也是学生习作修改的开始。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亲子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可以以评价内容为基础进行一轮或数轮的习作修改。修改好的习作可以张贴在班级墙报栏内展示,可以编入班级作文集,可以在博客展示,可以发表在个人的空间、朋友圈,也可以向正式刊物投稿。这一轮发表活动将会带来新一轮的评价高潮,进一步促进作者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从历时角度,分三个阶段来对小学作文评价做一番审视,有助于我们看清作文评价这一小切口话题的大纵深,引发我们的思考,引起我们作文评价行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