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附226例分析)

2017-08-30邵新环张彩艳吕俊安玉琴

山东医药 2017年31期
关键词:学龄期粒细胞支原体

邵新环,张彩艳,吕俊,安玉琴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附226例分析)

邵新环,张彩艳,吕俊,安玉琴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小儿MPP的临床资料。结果 46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感染MPP 226例,其中婴儿12例(20.34%)、幼儿54例(35.29%)、学龄前期儿童87例(54.04%)、学龄期儿童73例(81.11%),组间比较,P<0.05;冬季82例(61.65%),春季37例(36.27%),夏季34例(35.42%),秋季73例(55.30%),组间比较,P<0.05;男性103例(50.49%),女性123例(47.49%),两者比较,P>0.05。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MPP患儿发生喘息比例分别为8例(66.67%)、21例(38.89%)、25例(28.74%)、10例(13.70%),组间比较,P<0.05;发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比例分别为1例(8.3%)、2例(3.7%)、12例(13.79%)、22例(30.14%),组间比较,P<0.05;胸片显示肺叶实变比例分别为1例(8.3%)、5例(9.26%)、28例(32.18%)、37例(50.68%),组间比较,P<0.05;各年龄段MPP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组间比较,P<0.05。结论 CAP患儿感染MPP在学龄期发生率较高,冬秋季多见,无性别差异。MPP在婴幼儿喘息发生率高,RMPP、肺部实变的发生率较少,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SF、LDH增高不明显;学龄前期喘息发生率减少,RMPP、肺部实变发生率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SF、LDH开始增高;学龄期喘息发生率最低,RMPP、肺部实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SF、LDH明显增高。

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胸片,及时并准确的判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对于治疗非常重要。MPP占住院儿童CAP的10%~40%[1],MPP具有不同于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上必须选用大环内脂类抗菌药物治疗,而对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则需要加用糖皮质激素等。MP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季节,而且不同地区的发病季节亦有差异,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2],南方地区则是夏秋季节高发。MPP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不同生长发育期儿童MPP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影像学结果不完全相同,欧洲研究[3]认为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MPP最为多见,英国临床指南[4]中指出MPP在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亦不少见,以往对于不同年龄儿童的MPP临床特点差异有所忽视。本研究对226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旨在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分析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AP患儿463例,男204例,女259例;CAP诊断标准参照儿童CAP管理指南[5]。463例CAP患儿感染MPP 226例;纳入标准:MPP诊断标准参照儿童MPP诊治专家共识[1],具有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肺部炎症表现;MP特异性IgM抗体滴度≥1∶160;排除MP特异性IgM抗体滴度<1∶160的细菌性肺炎或病毒性肺炎以及资料不全者。

CAP患儿根据小儿生长发育期年龄分为婴儿(<1岁)、幼儿(1~3岁)、学龄前期(4~6岁)、学龄期(>6岁),季节分为春、夏、秋、冬4个季节,比较不同年龄、季节、性别CAP患儿感染MPP的比例;另比较不同年龄MPP患儿发生喘息、RMPP(MPP经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 d及以上,临床征象加重、仍持续发热、肺部影像学加重者[1])、胸片显示肺叶实变比例及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

463例CAP患儿感染MPP 226例,其中婴儿12例(20.34%)、幼儿54例(35.29%)、学龄前期87例(54.04%)、学龄期73例(81.11%),组间比较,P<0.05;冬季82例(61.65%),春季37例(36.27%),夏季34例(35.42%),秋季73例(55.30%),组间比较,P<0.05;男性103例(50.49%),女性123例(47.49%),两者比较,P>0.05。

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MPP患儿发生喘息比例分别为8例(66.67%)、21例(38.89%)、25例(28.74%)、10例(13.70%),两两比较,P均<0.05;发生RMPP比例分别为1例(8.3%)、2例(3.7%)、12例(13.79%)、22例(30.14%),组间比较,P<0.05;肺叶实变比例分别为1例(8.3%)、5例(9.26%)、28例(32.18%)、37例(50.68%),组间比较,P<0.05。不同年龄MPP患儿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SF、LDH水平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各年龄段MPP患儿WBC、中性粒细胞、CRP、SF、LDH水平组间比较,P<0.05。

表1 不同年龄MPP患儿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SF、LDH水平

2 讨论

MP是引起儿童CAP的重要病原体,近年MP的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MP感染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随着儿童年龄增大,MP感染率增高,儿童年龄是MMP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最为多见[3],但婴幼儿MPP发生率亦有逐渐增加趋势[6]。目前,血清特异性IgM抗体的明显升高是临床诊断MPP感染的主要依据。我院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测定血清MP-IgM抗体,当MP-IgM≥1∶160,可作为诊断MP近期感染的标准。本研究婴儿感染MPP发生率最低,仅为20.34%,幼儿为35.29%,而学龄期发生率高达81.11%。婴幼儿MPP检出率较低,是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产生抗体的能力较低,可能出现假阴性或低滴度的抗体[1];尽管MP-IgM抗体是MP感染以后出现的早期抗体,但一般感染后4~5 d才出现,如果MP-IgM抗体检测的时间在病程的5 d内,也可能出现假阴性,因此我们认为查MP-IgM抗体的时间选择很重要,病程1周后查MP-IgM抗体是合适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因抽血时间太早出现假阴性。我院儿童感染MPP仍以学龄期为主,学龄前期其次,婴幼儿也不少见,联合检测核酸,可以提高婴幼儿MP感染阳性检出率[1]。本研究还显示,秋冬季的MPP感染率明显高于春夏季,此结果与柯莉芹等[7]报道夏秋季MPP感染率高于冬春季不一致,考虑南北城市高峰期的差异性可能与其季节的温度、适度有关,不同地区适于MP生长繁殖的环境可能有所不同。

MPP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部分儿童可出现喘息。文献[8]报道,MP是与婴幼儿喘息密切相关的一种最常见的病原体。本研究显示,婴儿喘息发生率达66.67%,幼儿为38.89%,学龄前期明显下降,学龄期最低(13.7%)。患儿感染MP后,诱导呼吸道黏膜表面产生特异性MP-IgE,刺激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诱导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引起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由此可见,MP感染引起的喘息与IgE增高有关[9]。陈捷[10]认为,婴幼儿MP感染后喘息与否和IgE水平呈正相关。本研究婴幼儿喘息发生率高,推测除与IgE增高有关外,还可能与婴幼儿肺泡数量少且面积小、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感染时易致黏液阻塞,易引起喘息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呼吸系统发育的逐渐成熟,喘息发生率也明显减少了。不同年龄的MPP儿童IgE水平与喘息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MPP还可出现RMPP,临床上常表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胸部影像学肺部实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高、CRP、血清细胞因子普遍增高,SF、转氨酶及LDH增高等。本研究显示,婴幼儿RMPP、肺部实变发生率低,胸片以散在的斑片状阴影为主,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CRP、SF、LDH增高不明显;学龄前期儿童RMPP、肺部实变的发生率增多,中性粒细胞、CRP、SF、LDH开始增高;学龄期儿童发生RMPP、肺部实变例数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CRP、SF、LDH明显增高。MP感染患儿后,对于呼吸道上皮细胞有强烈的黏附作用,并且通过其黏附性引发自身免疫系统反应,宿主的高免疫反应激发了炎症因子的释放,引起细胞因子的调节异常,最终导致肺实质的损伤[11],免疫反应与细胞因子刺激越强烈,临床过程与器官损伤越严重,因而MPP的过程与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宿主免疫反应[12]。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炎症因子的释放相应偏低,临床过程与器官损伤较轻,RMPP发生率较低、肺部实变发生率也低,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CRP、SF、LDH的数值增高不明显;学龄前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功能逐渐完善,炎症因子的释放相应增加,临床过程与器官损伤较婴幼儿严重,RMPP发生率增高、肺部实变发生率也增高,表现为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CRP、SF、LDH数值开始增高;学龄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发育较为完善,高免疫反应激发了炎症因子的释放,引起细胞因子的调节异常,临床过程与器官损伤最为严重,RMPP发生率明显增高、肺部实变发生率也明显增高,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CRP、SF、LDH的数值明显增高。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7):1304-1307.

[2] 崔京涛,吴叶丽,李倩,等.肺炎支原体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及其抗菌药物疗效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9):820-823.

[3] Polkowska A, Harjunpaa A, Toikkanen S, et al. Increased incidenc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Finland, 2010-2011[J]. Eur Surveill, 2012,17(5):20072.

[4] Harris M, Clark J, Coote N, et al.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 update 2011[J]. Thorax, 2011,66(Suppl 2):1-23.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上)[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6] Youn YS, Lee K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J]. Korean J Pediatr, 2012,55(2):42-47.

[7] 柯莉芹,王凤美,李银洁,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1):33-36.

[8] Qian SH, Wang XH, Zhang L. Association between wheezing and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J]. Zhongguo Dang Dai Er Ke Za Zhi, 2016,18(11):1090-1093.

[9] 付晓燕,辛德莉,秦选光.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山东医药,2015,55(4):96-98.

[10] 陈捷.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IgE检测的临床意义[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2(4):428-429.

[11] Shimizu T, Kida Y, Kuwano K. Cytoadherence-dependent induc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s by mycoplasma pneumonia[J]. Immunology, 2011,133(1):51-61.

[12] Waites KB. What′s new in diagnostic testing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 for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s in children[J]. Adv Exp Med Biol, 2011,719:47-57.

张彩艳(E-mail: 2523102805@qq.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7.31.022

R518.9

B

1002-266X(2017)31-0073-03

2017-03-28)

猜你喜欢

学龄期粒细胞支原体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学龄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针对性护理措施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IMP-1、IL-10、hs-CRP及TH的变化
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学龄期和学龄前期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差异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