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

2017-08-30李文国徐冬梅

微创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脏康复

李文国 孙 萍 徐冬梅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焦作市 454001)

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

李文国 孙 萍 徐冬梅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焦作市 454001)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86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脏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职能、生理机能、合理饮食及合理用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运用SAS 和SAD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通过心脏康复护理后,观察组社会职能、生理机能、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减轻、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0%,明显低于对照组25.58%(P<0.05),而护理满意度95.34%,显著高于对照组65.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性化的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机体能力和增加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康复速度,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心脏康复;护理;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效果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其病理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肌缺血或供血不足,最终导致血管完全阻塞。心肌梗死发病急骤,病情难以控制,常伴随心律不齐、休克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因为发生急性心衰导致死亡[2-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临床有效治疗心肌梗死的一种主要手段,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4-5]。此外,手术后有效的护理也相当关键,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本文回顾性分析86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后给予心脏康复护理,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心内科三区行介入手术的心肌梗死患者8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0~78(55.53±2.38)岁;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3~79(55.24±2.67)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于介入手术后对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并记录,并对术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介入手术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须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干预,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其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②术后患者通常缺乏忍耐性,时常发生躁动情绪,应多与其沟通及心理疏导,同时给予鼓励及帮助,改善患者的不良状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术后的治疗;③护士须观察各项生命指标,并对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各种并发症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④于术后12 h进行10 min的缓慢步行,可反复进行;术后3 d进行800 m走廊步行,2次/d;之后可进行10 min楼梯步行运动,如有胸闷或胸痛应及时终止;于术后30 d后延长患者的运动时间和增加强度,可以每次进行30 min的骑单车、散步、练操以及太极拳等,每周不少于三次,出现心率大于100次/min,须停止锻炼;⑤术后给予健康教育,并详细说明心脏康复护理的优势,同时向患者分析配合营养饮食、遵医嘱用药以及良好生活习惯对预后恢复发挥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其认知能力和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职能、生理机能、合理饮食及合理用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高,反之则越低;运用SAS 和SAD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SAS分值越低,则表示焦虑程度就越轻;SAD得分越低,说明心理状态就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职能、生理机能、合理饮食、合理用药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x± s,分)

2.2 护理后SAS和SAD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A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AD评分 比较 (x± s,分)

2.3 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目前,采用介入手术迅速打通梗死通道是心肌梗死最理想的治疗手段,此种术式虽然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但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较差,手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等,而且该类病患大多数年龄偏大,病程相对较长,心理容易产生变化,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等[6-7],往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临床疗效及术后预后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心脏康复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25.58%(P<0.05),而护理满意度(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PCI术后的病情,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后续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心脏康复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护理干预措施,其主要是根据术后患者出现的不同情况的针对性护理干预[8],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治疗的依从性,进一步促进预后恢复、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对心肌梗死介入手术之后的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一系列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提高冠状侧支血管功能,同时改善动脉硬化的程度,延缓了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速度[9],有效避免了血栓的产生,进一步缓解了心肌缺血、缺氧等状况,使冠状血流的存储功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增加了心血管的工作效率[10-12],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通常此类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养, 因为身体素质降低,极易导致肌肉收缩,致使其血容量不足,心血管系统的适应力也跟着下降。基于此,采取个性化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且适当增强运动量,有助于提高其身体免疫力,并增强患者的心功能,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心脏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职能、生理机能、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采用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能力,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A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运用心脏康复护理不但能够舒缓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还帮助患者恢复到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提高机体预后恢复能力。

综上所述,个性化的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治疗后的病患,能够有效改善机体能力和增加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消除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康复速度,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1] 方向阳,巩维佳,侯原平,等.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压、血糖达标状况的 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198-4199.

[2] 陈瑶瑶.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27-28.

[3] 王子怡,牛 迪.冠心病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00-201.

[4] 左玉姣,刘厂辉,王春兰,等.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行运动康复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 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5):3684-3685.

[5] 冯彩霞.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 200-201.

[6] 陈 芹,王新燕,马美玲,等.生物反馈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生理、心理指标的影响[J].重庆 医学,2016,45(24):3361-3363.

[7] 张俊英.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2):118-121.

[8] 陈 侃,钱菊英,葛 雷,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对肾功能影响的532例分析[J].中国介入 心脏病学杂志,2009,17(3):153-156.

[9] 何丽艳,贺 琼.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1):2473-2474.

[10]李 清,李慧娟,梁丽花,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0):1268-1269.

[11]崔晓云,吴 旸,农一兵,等.凉血生肌方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的干预[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30-32.

[12]黄海容,李雪华,黄锡球,等.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72-74.

R 473.6

B

1673-6575(2017)04-0577-03

10.11864/j.issn.1673.2017.04.43

2017-04-20

2017-06-14)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脏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心脏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