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生菌根菌接种对白皮松生长的影响

2017-08-30鲍志来上海十方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徐汇区200030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白皮松树高菌根

鲍志来 (上海十方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徐汇区 200030)

外生菌根菌接种对白皮松生长的影响

鲍志来 (上海十方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徐汇区 200030)

为寻找出促进白皮松生长的有效途径,开展了外生菌根菌接种对白皮松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白皮松接种彩色豆马勃菌后,白皮松的菌根侵染率明显提高,且接种菌数量越多菌根侵染率越高;接种菌根菌对促进白皮松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能显著增加白皮松树高,但对地围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同时还能促使白皮松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

菌根菌;接种;白皮松;生长;土壤养分

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植物共生现象,是植物根系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菌根真菌一起共同进化的结果。根据参与共生的真菌和植物的种类以及它们形成共生体的特点,菌根可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1,2]。大量研究表明,菌根能促进宿主植物根系对土壤中氮素和矿物质养料的吸收[3],提高宿主植物的抗病、抗寒、抗旱等能力;人工接种菌根菌能弥补菌根的不足,促进树木生长[4,5],且很多树种在接种菌根后取得了显著的接种效果,有效提高了林木引种和造林的成功率。

白皮松又称白松、蛇皮松、虎皮松,因其树皮片状脱落、露出白色内皮而得名,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 m,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树种。白皮松树形多姿、苍翠挺拔,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在南方地区尤其是上海,因气候湿润、地下水位较高,一直生长不良。同时,松科植物的菌根为外生菌根,且松科植物对菌根已产生了依赖性,在自然条件下没有菌根就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此外,目前也未见有菌根对白皮松生长影响方面的研究报道。因此,笔者对外生菌根菌接种对白皮松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图寻找出促进白皮松生长的有效途径,为白皮松能在我国南方地方良好生长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苗圃内进行,试验地处于亚热带北缘,为显著性海洋性气候,海拔约5 m,年降雨量1 080 mm左右,供试田块土壤质地为壤土。

1.2 试验设计

接种菌剂为彩色豆马勃菌,由中国林科院提供。试验设处理:(1)穴施接种彩色豆马勃菌4 L/株,(2)穴施接种彩色豆马勃菌2 L/株,(3)不接种对照(CK)。每处理种植的白皮松均为12株。

1.3 调查方法

接种前测定白皮松的地围和树高,在树木生长停止后(接种30个月后)再次测定白皮松的树高和地围。随机抽取样品,采用5级目测法,根据菌根根系上具有菌根的根数占总根数的百分比来测定菌根侵染率。取土样进行土壤养分分析(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养分测定方法:水解氮采用扩散吸收法,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法,速效钾采用火焰光度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根侵染率

试验结果表明,接菌30个月后的菌根侵染率,处理(1)为95.8%,处理(2)为72.3%,处理(3)为15%。表明彩色豆马勃菌与白皮松具有较强的共生性,且接种菌的数量越多菌根浸染率越高。

2.2 白皮松树高及地围

由表1可知,接菌前,3个处理白皮松的树高、地围相差较小,而接菌30个月后,3个处理白皮松的地围仍相差较小,增加量一致;但各处理间树高明显不同,增加量差异较大。通过对其增加量进行方差分析[6](见表2、3),3个处理间白皮松树高增长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各处理间均有差异(LSD法多重比较),以处理(1)增加量最为显著、处理(2)次之;3个处理间地围增长量差异不显著。

表1 外生菌根菌接种对白皮松平均树高和地围的影响

表2 外生菌根菌接种白皮松后树高增长量方差分析

表3 外生菌根菌接种白皮松后地围增长量方差分析

2.3 土壤养分

由表4可知,接菌前,3个处理在白皮松种植处的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差异不大。接菌后,2个接菌处理在白皮松种植处的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的降幅明显比对照多,但速效钾含量的降幅一致。说明接菌彩色豆马勃菌有利于白皮松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

表4 外生菌根菌接种后白皮松种植处土壤养分(单位:mg/k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彩色豆马勃菌后,白皮松的菌根侵染率明显提高,且接种菌的数量越多菌根侵染率越高;接种菌根菌对促进白皮松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能显著增加白皮松树高,但对地围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同时还能促使白皮松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接种彩色豆马勃菌对白皮松地围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可能与试验选用白皮松小树,其仍处于高生长期而不是胸径生长期有关。同时,接种彩色豆马勃菌能促进白皮松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因此,白皮松接种菌根菌后,宜适当补充土壤中的氮、磷含量。

[1] 陈连庆.马尾松共生菌根真菌调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89 (4):357-362.

[2] Diederichs C. Interaction between five endomycorrhizal fungi and the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javanica on chickpea under tropical conditions[J].Tropical Agriculture,1987,64(4):353-355.

[3] 李晓林,冯固.丛枝菌根生态生理[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4] Cooper KM, Grandison GS. Effects of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on infection of tamarillo (Cyphomandra betacea) by Meloidogyne incognita in fumigated soil[J]. Plant Disease,1988,71(12):1101-1106.

[5] 弓明钦,陈应龙,仲崇录.菌根研究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6] 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17-06-14

猜你喜欢

白皮松树高菌根
菌根真菌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
蓝田县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白皮松森林群落结构研究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出非宿主植物参与菌根网络新观点
白皮松大苗栽植及养护管理技术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人工福建柏胸径与树高关系的研究
不同种源马尾松树高与胸径生长相关模型研建
不同坡位和造林密度对四种桉树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