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制造的全球机遇与成都路径

2017-08-30

中国西部 2017年8期
关键词:升级网络安全智能化

文·图/本刊记者 胡 静

智能制造的全球机遇与成都路径

文·图/本刊记者 胡 静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首要主攻方向。《中国制造2025》从2015年5月发布以来,时至今日已经两年了,在智能制造方向做了很多工作,取得很多成绩。但智能制造也存在很多争议,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领域。请各位嘉宾从理论的角度和未来发展方向来探讨智能制造。

近年来,智能制造逐渐成为一个热点。我国提出智能制造的概念是与中国制造2025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智能制造确实是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从国家的层面看,我国把智能制造理解为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趋势,其内涵非常丰富。我国面临着两大任务,不仅要跟上这一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潮流,还要发展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也需要把我国的传统制造业进行提升。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内涵远远大于过去的内涵。上一次的信息技术之所以没有尘埃落定,最终成为泡沫,就是因为没有跟制造技术进行深度的交流和融合,所以我们这一次的智能制造非常强调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从地区层面来看,内涵进一步深化。智能制造可以融合到一个地区或区域的产业发展中,也可以助力发展成智能化城市。智能制造也可能落实到一个微观的层次,比如在一个企业或企业的某一个单元里,使某一个生产环节智能化程度很高。

徐佳宾认为,不能简单地将智能化理解为人被机器所替代。智能化不只是机器的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也是人员素质的提高,人员岗位、职位、功效的改变。智能制造是把以前割裂的人、机和环境系统,变成整体的系统。我们要从整体上来理解智能制造,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效率。

西方国家在信息技术的领域,包括在研发上走得比较靠前。但是很多著名品牌的工厂建在中国,比如苹果手机等等。前段时间成都召开了产业发展万人大会(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成都主会场,各区市县有22个分会场。这个产业的定义跟以前不一样,除了IT、BT,还点到了新经济。新经济的范畴就很大了,比如,传统制造业如何通过信息化的方式,通过智能的介入来提档升级。《中国制造2025》中有9大任务都讲到这个问题。我们怎么通过制造业的提档升级,运用现在跨学科、多学科的融合,使我们在智能制造这个领域有更多的中国人的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要进行智能制造路径的转型升级,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要转变思维方式。在智能制造时代,本质是要颠覆企业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转化为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驱动来带动企业的模式升级、技术升级,包括两化融合。

张维杰介绍,海尔把转型发展的成果总结成“117”模式。第一个“1”,是指从传统的大规模制造转向物联网下的大规模定制的模式;第二个“1”,是把企业变成用户需求驱动下的平台,聚合用户资源、开发资源、业务资源等各种资源,建成新的工业生产系统,这样,企业才能打开创新的空间;“7”,是指七大模块(交互、设计、营销、采购、制造、服务等)并联变革、相互驱动。

海尔的成果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实现用户的高精度,让用户可以参与企业的全过程,通过定制化的参与实现了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二是企业通过智能制造实现了高精度下的高效率。

成飞数控加工厂主要是制造飞机零件,加工方式是以数控加工为主。如何来理解智能制造?宋智勇认为主要是制造,就是把智能化的技术融入到制造过程中来实现优质高效。

很多人在谈智能制造怎么落地,实际上就是怎么把智能化技术与制造结合起来。国家提出智能制造这个概念的目的是吹响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号角。企业该怎么做?并不是局限于智能,而是怎么去适应市场,怎么去调整产品结构,怎么去调整人员结构。所谓的智能,最终是人员在制造过程中的变化。在智能制造阶段,简单的操作应该交给机器去做,简单的智能化调整工作也应该交给机器去实现,人应该做更高级的工作。

宋智勇说,成飞公司目前提出做智能车间,做好了,再推及其他,最后构建智能工厂。现在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

德国莱茵集团提供的主要服务是针对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黄荣安介绍,就安全领域来说,应该注意功能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他就功能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的检测方面给中国的厂家和制造商提出了建议:企业应该多多参与国际上不同要求和标准的机构组织的会议,多交流,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和高精尖领域的要求,知道落差在哪里,提前做准备,走出去的时候就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华夏民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民族。在管控质量、安全方面曾经是非常先进的,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在工业革命之后,这些方面比别人慢了一些,要尽快学习。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相同的使命,就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但是《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差异。德国4.0是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中国由于区域差异化,有的城市还处于2.0,而东部沿海城市的工业企业已经向4.0进发。这也就产生了中德工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德国企业现在很关注的是数据的安全和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能预想到在未来,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的普及化,也就意味着将更多地涉及到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倪院士是信息安全方面的权威专家,请倪院士给我们介绍一下,在智能制造的实践过程中,怎样去保护数据、保护信息,以促进中德企业更广泛的合作。

安全是个大问题。在传统企业中,安全可以体现在可靠性、使用寿命、故障率等方面。在智能制造时代,把传统制造业与网络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安全领域的新问题出来了。把传统产业变成网络信息产品的时候,安全的理念更多的是倾向关注网络安全。例如,传统汽车可以说跑几万公里不出故障,这是传统安全的领域。但提到自动驾驶汽车,更多的是要关注汽车不能被黑客控制。传统企业不考虑网络安全的问题,但智能制造就要考虑,要将网络安全的概念纳入其中,对网络安全要特别重视。

当我们的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发展的时候,安全保障也要跟上。网络安全更多的和数据有关。在智能制造的网络信息技术方面,主要是靠人的智能。中国人才多,要充分发挥我国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弥补我国在传统产业、传统制造业方面的不足,使中国的智能制造尽快赶上发达国家。

倪院士不仅讲到了智能制造要强调机器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更多强调了涉及信息的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这是我们工业企业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实质性的核心内容。既然我们在成都召开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大会,请嘉宾给成都和成都的企业提一点意见,如何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

猜你喜欢

升级网络安全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网络安全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