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防控药剂筛选

2017-08-30王连平谢昀烨郑福勃陈义重王汉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种茎土霉素郁金

王连平,谢昀烨,方 丽,郑福勃,陈义重,王汉荣*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人民政府,浙江 瑞安 325200;3.浙江省瑞安市农业局,浙江 瑞安 325200)

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防控药剂筛选

王连平1,谢昀烨1,方 丽1,郑福勃2,陈义重3,王汉荣1*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人民政府,浙江 瑞安 325200;3.浙江省瑞安市农业局,浙江 瑞安 325200)

室内生物测定从13种药剂中筛选出乙蒜素、福美双、氨基寡糖素、乙蒜氯霉、链·土霉素和三氯异氰尿酸等7种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的药剂;盆栽试验明确乙蒜素、链·土霉素500倍液浸种能有效控制种茎传病原细菌;田间小区试验表明,每667 m2施石灰氮60 kg,能有效控制土壤中的病原细菌,乙蒜素·土霉素、链·土霉素600倍液浇灌温郁金喇叭口对病害防控效果在80%以上。在此基础上,组配成包括种前每667 m2施用60 kg石灰氮处理土壤、种时用乙蒜素500倍液浸种茎、生长期用乙蒜素·土霉素600倍液浇灌温郁金喇叭口等的综合防控措施,在大田病害防控示范中,该综合措施的防治效果为88.3%~91.4%。

劳尔氏菌; 温郁金; 土壤消毒; 田间防效

温郁金(Curcumawenyujin)别名黑郁金、姜黄子,为姜科姜黄属植物,是闻名中外的“浙八味”之一。温郁金其块根、根茎入药,性寒味辛苦,归心、肝、肺经。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1-2]。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温郁金生产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约达500 hm2,其主要产区分布在浙江省瑞安的陶山、马屿、仙降等乡镇(街道),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分别占全省的70%以上。近年来,在温郁金种植中,由劳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多发、重发,该病致温郁金茎基部软腐从而造成植株枯死,重发病田块病株率高达100%,植株死亡率60%以上,产量损失率80%以上,已成为制约温郁金产业发展的瓶颈[3]。本文旨在筛选防治温郁金枯萎的高效药剂,提出该病的有效综合防控技术,对确保“道地药材”温郁金的质量与产量,保护瑞安温郁金这一“道地药材”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与温郁金种茎

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菌菌株号为WJ-004,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病害室分离鉴定并保存。

供试温郁金种茎产自浙江瑞安,其中细菌性枯萎病发病种茎来自瑞安的老病区重发田块,健康种茎来自浙江云和新种植区不发病田块。

1.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有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寿光丰农商贸有限公司),80%乙蒜素乳油(洛阳盛宝科贸有限公司),1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20%龙克菌悬浮剂(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南京强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江苏农垦农药有限公司),0.5%氨基寡糖素水剂(山东省乳山韩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0%乙蒜氯霉乳油(郑州绿冠科技有限公司),15%枯草芽孢杆菌水剂(沂源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枯萎灵水剂(山东金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90%链·土霉素可湿性粉剂(北京大成兴业科技有限公司),42%三氯异氰尿酸粉剂(西安亚森化工有限公司),10%次氯酸钠粉剂(淄博东君化工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不同药剂抑菌作用室内生物测定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13种供试药剂对温郁金细菌枯萎病的抑菌作用[4]。取上述供试药剂加水稀释到适宜倍数,将直径为7 mm的滤纸片浸泡在稀释好并混匀的药液内,沥干后将滤纸片夹至混有温郁金病原细菌的PDA(马铃薯培养基)平板中央,浸泡在无菌水中的滤纸片为空白对照。将处理好的平板放置于28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2~3 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并记录。

1.2.2 不同药剂处理发病种茎的效果

将100个温郁金病种茎分别浸泡在不同药剂的500倍液中1 h,后定植在网室中的试验盆中,以清水(CK)处理为对照,在温郁金种茎发芽至4~5叶期时调查发病株数,计算防治效果。

1.2.3 不同药剂处理土壤的效果

设每667 m2施石灰氮60 kg、三氯异氰尿酸5 kg、次氯酸钠20 kg和不处理(CK)共4个处理,每处理3个小区(重复),小区面积25 m2。试验在瑞安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重发田块进行,田块翻耕后,将处理药剂按量均匀地投放在试验小区中,再覆土整地,石灰氮处理小区浇水,最后用塑料膜分别覆盖小区,14 d后去膜,7 d后种植健康的温郁金种茎。在温郁金种茎发芽至4~5叶期时调查发病株数,计算防效。

1.2.4 不同药剂和施药方式小区试验

试验设乙蒜素·土霉素600倍液浇灌、喷雾,链·土霉素600倍液浇灌、喷雾,龙克菌600倍液浇灌、喷雾,福美双600倍液浇灌、喷雾和不处理(CK)共9个处理,每处理3个小区(重复),小区面积25 m2。试验在瑞安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常发田块进行,从4月20日开始施药,每15 d施药1次,连续10次。按株定量施药,每株施药量150 mL。在7月5日、11月6日调查发病情况。

1.2.5 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综合防治大田示范

大田示范点在瑞安陶山镇温郁金基地,面积1.67 hm2;划为3区。其中,1区为不防治区,面积667 m2;2区为农民常规防治区,面积2 668 m2;3区为综合防治区,面积13 340 m2。

在综合防治区采用以下措施。1)用“庄伯伯”石灰氮每667 m2施60 kg;2)乙蒜素500倍液浸种处理种茎;3)按1.2.4方法防治田间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在7月6日、11月8日调查发病情况。

1.2.6 病害调查与数据处理

病情调查分级标准。0级,无症状;1级,水渍状病斑长0~5 mm;3级,水渍状病斑长6~50 mm;5级,主叶脉黄化,叶片萎蔫状;7级,整叶黄化萎蔫;9级,整株2~3叶片萎蔫。

数据处理采用DPS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

经农用链霉素、乙蒜素等13种药剂,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菌进行室内药效进行初步筛选。表1表明,13种药剂中有7种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乙蒜素、福美双、氨基寡糖素、乙蒜氯霉、链·土霉素、三氯异氰尿酸和次氯酸钠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菌抑制作用较强。其中以三氯异氰尿酸效果最好。农用链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和枯萎灵也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用。叶枯唑、龙克菌和咪鲜胺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菌无作用。

表1 不同药剂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2.2 不同药剂对温郁金种茎的处理效果

选取室内生物测定中抑菌效果较好的乙蒜素、福美双、链·土霉素、三氯异氰尿酸等4个药剂在网室中对带菌温郁金病种茎进行处理试验。表2表明,乙蒜素、链·土霉素500倍液浸种的防治效果均为100.0%,三氯异氰尿酸、福美双500倍液浸种的防治效果为87.5%。乙蒜素和链·土霉素可以作为田间温郁金种茎处理剂。

2.3 不同药剂土壤处理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表3表明,每667 m2施石灰氮60 kg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效81.6%;其次是三氯异氰尿酸5 kg和次氯酸钠20 kg处理。

表2 不同药剂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种茎处理效果

表3 不同药剂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种茎网室处理效果

注:同列无相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组间差异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表4同。

2.4 不同药剂和施药方式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温郁金种茎药剂处理时间为2015年4月20日和10月30日。调查发病株数时间为2015年7月5日和11月6日。表4显示,第1次调查结果为乙蒜素、链·土霉素、龙克菌和福美双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7%、82.3%、76.4%和71.6%,第2次调查结果为乙蒜素、链·土霉素、龙克菌和福美双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4%、81.6%、77.8%和72.5%。综合以上结果,乙蒜素和链·土霉素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田间防治较好。

表4表明,4种供试药剂中,乙蒜素·土霉素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链·土霉素,龙克菌、福美双效果较差;浇灌施药方法明显好于喷雾。乙蒜素·土霉素浇灌的防效效果在86%以上,可作田间病害防治的主要方法;链·土霉素浇灌的防效效果在80%以上,可作田间病害防治的辅助方法,替代主要方法以免其过多使用造成的抗药性。

表4 不同药剂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田间防效

2.5 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综合防治大田示范

16 675 m2的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综合防治大田示范结果显示(表5),7月6日调查综合防治试验区、农民常规防治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4%、75.5%,11月8日调查综合防治试验区、农民常规防治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3%、70.1%。

表5 不同药剂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田间防效

3 小结与讨论

本文提出的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综合防治方法是,在温郁金种前每667 m2施用60 kg石灰氮处理土壤,种时用乙蒜素500倍液浸种茎、生长期用乙蒜素·土霉素600倍液浇灌温郁金喇叭口等措施,在大田病害防控示范中,该方法防效为88.3%~91.4%。此法在瑞安温郁金种植区得到越来越多的药农认同,将逐步替代传统方法成为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的主要防控方法。

作者认为,该综合方法显现较好效果的原因有3个方面:1)通过室内生物测定选择乙蒜素、链·土霉素等对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2)抓住了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防治的关键环节,即种茎传病、土壤传病和生长期发病等,综合方法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发挥了综合效力;3)改进了施药方法,变喷药为温郁金喇叭口浇药提高了药剂的利用率。究其原因,一是温郁金地上部分较难着药,喷药方法药剂浪费大;二是温郁金生长季中后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比表面积都特别大,需要较大喷药量,也较难喷药,而浇药既省药也易施药。

相对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防控可选择的措施较少,乙蒜素和链·土霉素等是常用杀菌剂[5-6],在多种作物上长期使用,抗药性问题应高度关注。在抗生素禁止农用的大趋势下,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还需研发新的细菌病害防治药剂。在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防控中,在采取化学防治的同时,还应尽可能的应用非化学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系)、选用无病种茎、轮作、开沟排水、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等。

[1] 方露敏,黄真. 温郁金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998-2000.

[2] 吴志刚,陶正明,冷春鸿,等. 温郁金本草考证[J]. 中药材,2009,32(3):455-456.

[3] 方丽,王连平,王汉荣. 一种为害温郁金的新病害温郁金枯萎病[J]. 浙江农业科学,2016,57(7):985-986.

[4] 方中达.植病研究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 张惠淳,杨金琛,王立石,等. 乙蒜素乳油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J]. 吉林蔬菜,2007(2):40-41.

[6] 叶建如,顾钢,张瀛. 几种药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药效评价[J]. 中国烟草科学,2013(1):72-76.

(责任编辑:张瑞麟)

2017-06-03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NY2014020);浙江省三农六方项目(CTZB-F160728AWZ-SNY1-37)

王连平(1965—),男,湖南临澧人,副研究员,从事经济作物病害研究工作,E-mail:wlp8843@163.com。

王汉荣,研究员,从事经济作物病害及其抗病机理研究,E-mail:wanghrg@126.com。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837

S436

B

0528-9017(2017)08-1415-03

文献著录格式:王连平,谢昀烨,方丽,等. 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防控药剂筛选[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8):1415-1418.

猜你喜欢

种茎土霉素郁金
不同甘蔗品种单芽段种茎生产性能分析
安宫牛黄丸中郁金的本草考证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甘蔗健康种苗一代种茎生产力分析
不同种茎长度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山大一成果再登传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1 株耐铜、锌离子土霉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
“一指禅”爸爸
甘蔗种茎储存期对萌芽出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