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仕途的关系
2017-08-29雷辉志
雷辉志
唐朝是一个诗歌盛行的时代,大凡在朝廷做官的人都会做诗。因为太宗以后,在科举进士科考中加考诗赋,朝廷的文官大多数都是进士出身,所以自宋代以来就有很多人说,唐代以诗取士。其实这种说法不是完全正确,正确地说,唐代是以科举取士。
中国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至唐朝而大备。科举考试的项目很多,唐初大概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八科,但此后至终唐,科举项目时有增减。考试的内容和文体多以时务与经书的策论为主,唐初没有考诗的规定。
科举考诗是从高宗时开始的,这可能与武后(则天)喜欢诗有关。武后时常出题命群臣赋诗,一次游龙门(在今河南洛阳城南),武后以锦袍为奖品,命群臣赋诗比赛,先成诗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先成诗,拜受锦袍,但坐未定,尚方监丞宋之问的诗亦成,众皆赞赏,于是武后便从东方虬手上夺下锦袍,转赐给宋之问。
从这一脍炙人口的故事,可知武则天对诗的喜爱,因此就在进士科的考试中加考诗赋,但是除了进士科之外,其他各科都不加考诗赋。
唐玄宗即位后,因为他是诗人,所以对进士科考试加考诗赋更为重视,甚至亲临试场监考。从此进士科考试加考诗赋成为定制,这对唐诗的发展影响很大,致使唐朝成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尽管如此,但诗在唐代进士科的考试中,只是附加的试题,进士及第与否,主要还是取决于时务和经书的策论。兹举两个著名的诗人为例。
诗圣杜甫是一个胸怀鸿图忠君爱国的诗人,当时和后世诗家对他的诗都有很高的评价。唐著名诗人元稹在“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里,评杜甫的诗说:“上薄风雅(指‘诗经),下该沈(佺期)宋(之问)。言夺苏(武)李(陵),气吞曹(植)刘(祯)……”对杜甫的诗可谓推崇备至。
但在天宝六载(747),杜甫在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落第。可见诗写得再好,而策论的文章不合式,也不能进士及第。
另一个著名诗人孟浩然,他的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同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但两人的仕途际遇大不相同。
王维二十一岁成进士,即获授官,仕途一帆风顺,累官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孟浩然则仕途坎坷,他受陶渊明的影响很深,标榜归隐田园,但他又不能完全摆脱对仕途的向往。开元十八年(730),孟浩然刚过四十岁,到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落第,这使他感到很沮丧,他在是年底有一首诗《岁暮归南山》,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境: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首句中的“北阙”原为汉初萧何在宫中所设群臣上书奏事的机关,在这里是指长安。孟浩然因在长安考进士落第,感到仕途无望,于是决定归隐终南山,不再做求官的打算,但他又觉得怀才不遇,朋友疏远。第六句中的“青阳”是指春天,春来冬往,岁月催人老,而在仕途上则一筹莫展。这种忧愁永系心怀,使他夜不成寐。孟浩然的诗虽然很好,但在科举中却没有为他捞到一官半职。由以上二例可知,唐代不是以诗取士的。
此外,虽然诗在唐代科举取士中未曾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在仕途请托方面却发挥了敲门砖的作用。很多诗人向大臣献诗,希望得到推荐,由皇上下诏入京为官;或者直接向皇上献诗,谋求授官的机会。
同样在进士科考试方面,也有些诗人向大臣献诗,请托推引,打造知名度,引起考官的注意,于是献诗请托成为登科捷径。
在进士科考试中流传最广的请托事例是朱庆馀的故事,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随笔或诗话之中,但内容大抵千篇一律,在此无需一一备举。大意是说,朱庆馀是唐代诗人,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他的诗以清新细腻著称。在应进士科考试之前曾游长安,结识水部员外郎張籍,张籍很赏识他的诗文,索取二十余篇,置于袖中,见同僚即出示加以推赞,使朱庆馀的诗名大噪。
但是朱庆馀自己对于登进士科并无十分把握和信心,因此在考试日期快到时,以新嫁娘为题材,作《近试上张水部》,献给张籍。对此张籍亦有《酬朱庆馀》一诗唱和,但与本文无直接关系,从略。现在把朱庆馀的诗录在下面,略作说明: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代科举考试在每年夏历正月举行,二月发榜,朱庆馀果然顺利登科。他的这首诗已被收入“唐诗三百首”,就诗论诗,这是一首好诗,但也是一首功名仕途请托的诗。诗的末句很明显就是朱庆馀向张籍探询,在进士科的考试中,自己的诗文是否合适。唐代诗人为求取功名仕宦,献诗请托成风,于此可见一斑,这或许也是很多人误以为唐代以诗取士的一个原因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