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漳州人写的儿童小说

2017-08-29青禾

闽南风 2017年8期
关键词:柳絮盘子裙子

青禾

我写了几十年小说,从没写过儿童小说,因为我知道,我没有童心,写不了。

有一天,我收到林跃奇给我寄来一本他创作的儿童长篇小说《躲进妈妈心里》(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惊讶之余,认真拜读,读出许多感慨。

这部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可以说,几乎是平铺直叙,我却一口气读完,这让我感到奇怪。在当下的阅读语境中,近乎平铺直叙的小说要让人一口气读完,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躲进妈妈心里》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奥秘在哪里?细想,是细节,是小说中鲜活的细节描写和融入细节中的那种浓浓的爱让我被紧紧地“咬”住了,欲罢不能。

是的,林跃奇的细节是有感情的,充满父爱,这爱,如山高,如潮涌,如丝细,如水长。

生活是琐碎的,一个三口之家,父亲母亲女儿,太平凡太一般了。可是作者选择了一个好的叙述视角,一条裙子,一个喜欢躲进裙子里的女孩。

明明是父爱,却拿妈妈说事,小说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主人公星星娃的母亲(星妈)喜欢穿裙子,“她有很多条裙子,有红的、白的、黑的、紫的。”“星妈穿着又长又大的裙子走到镜子前,上下左右地打量着”:

星星娃咯咯地笑道:“妈妈,你的裙子这么大,可以藏进好几个人,我要躲进去玩玩。”她掀起妈妈的长裙钻了进去。

“妈妈,这里面真好玩。痒不痒?”星星娃用手指挠了一下妈妈的大腿。

星妈咯咯地笑起来,嚷道:“出来,你这调皮鬼。”

星妈掀起裙子,要把星星娃從裙子里拉出来。星星娃紧紧地抱住妈妈的大腿,嬉笑着不肯出来。星妈只得把星星娃从裙子里硬拽出来。

后来,爸爸(星爸)回来了,却找不着星星娃,屋里屋外,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到处找,怎么也找不着,只好打“110”报警,警察也没找着,读到这里,我想,不会在裙里吧,因为星妈与星爸斗气时,“生气地把裙子脱下来,扔到卧室的墙角,裙子堆成一大团高高地隆起来,像一座蓝色的小山。”果然:

睡梦中,星星娃梦见爸爸妈妈满街找她却找不到,她躲在一旁掩着嘴巴偷偷地笑。星星娃尿急,她睁开眼,周围静悄悄的,没有妈妈的哭声,也没有爸爸的喊声,她被笼罩在一片朦胧的蓝色之中。

星星娃习惯性地张口喊道:“妈妈,我要尿尿。”

星妈一怔,喊道:“星星娃,星星娃,你在哪里?”

“妈妈,我在这儿。”

“你在哪里?”

“我在这儿。”

星妈从沙发上蹦起来冲进卧室,她看到被她扔到墙角的大裙子在动,她掀开裙子一看:星星娃抱着小熊猫玩具正躲在她的裙子里呢!

虚惊一场,这一场虚惊却为小说定了基调,平中见奇,引人入胜。让读者记住了,一个调皮可爱的星星娃和一对爱女如命的父母,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从邻居、小朋友到人民警察,无不爱心满满,温暖多多。

《躲进妈妈心里》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朴实无华的白描手法的运用。关于白描,鲁迅先生有一个简洁的概括,“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也就是说,要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对人物性格、行为和生活现象作直接的描写。

我们来看看小说中的几个场景:

场景一:

星娃放学回家,看到桌上放着一个盘子,盘子上画着一条美丽的金鱼,金鱼活灵活现,在盘子里仿佛要跳出来似的。

……

星星娃想:鱼儿被困在盘子里了,要是它能跑出来在水里游多好啊。怎么才能让它跑出来呢?哦,有办法了,把盘子摔碎,那样鱼儿就会跑出来的!星星娃想到这儿,很是兴奋,她要让鱼儿自由。

星星娃把盘子从水里捞出来,盘子滑溜溜的,一下子从她的手中掉了下来,啪啪两声,盘子在地板上碎开花了。星星娃听到这声音,期望着能看到鱼儿在地板上跳来跳去。可地板上没有她期待的鱼儿,只有破成碎片的盘子,盘子上的鱼儿也不见了。

……

星妈走过来,看到新买的盘子被摔碎了,很生气,拿起一把竹尺向着星星娃的屁股抽了下去。

星星娃痛得大叫:“好痛啊,妈妈,不要打我,我知道错了。”

星妈又抽了一下,星星娃哭道:“好痛啊,妈妈你把我的屁股拿掉吧,那样我就感觉不到痛了。”

这是星星娃天性纯真的生动描绘,这里有一个细节让我感兴趣,就是把会痛的屁股拿掉,这是一个小孩子的真实感受。我记得我小时候就有过类似的想法,一有疼痛的感觉,就想,要是把那个地方拿掉多好啊!

场景二:

大眼语语回家时,星星娃约她明天去梦想宫公园玩,大眼语语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两家人来到公园。

……

星星娃玩累了,跑到星妈身边,星妈拉着她说:“你看空中那些白白的,轻轻飘飞的,就是柳絮。”

“柳絮太美丽了,我要抓住柳絮的尾巴,和柳絮一起飞。”星星娃说着就跳起来去抓柳絮。

……

星星娃抓住一片柳絮,叫道:“爸爸,我抓住柳絮的尾巴了。”她摊开手掌,她手掌心里握着一小片白白的软软的柳絮。

星妈说:“放它飞走吧,柳絮要去旅行。”

……

星星娃神往地看着柳絮在风中越飞越高,她想:真好,柳絮可以飞到远方玩去了,我什么时候也可以到远方看看呢?

星星娃说:“我要去旅行,老爸。”

星爸说:“那你要乖乖听话,有机会爸爸就带你去。”

星星娃喊道:“太棒了,我要去北京。去看天安门,去看长城。我现在就要抓住柳絮的尾巴,让它带我去首都……”

星星娃又跑去捉柳絮了……

在这里,作者的想象是奇妙的,这种想象来自生活,更来自他的童心,这个时候,作者已经不是单纯的叙述者了,他既是一个身入其境的父亲,又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一个想抓住柳絮的尾巴飞向远方的梦想者。我们都说想象是创作的灵魂,是炽热的父爱让作者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endprint

场景三:

……林老师开始讲课,林老师专注地教大家唱歌。

“黑黑的天空低垂

亮亮的繁星相随

虫儿飞虫儿飞

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

……”

同学们都张嘴跟着唱歌,可眼睛却齐刷刷地向大眼语语的桌子底下看。

林老师说:“同学们,看黑板,不要看其他地方,桌子底下有什么好东西吗?”

同学们都偷偷地笑了,但还是眼睛朝下看。林老师就问:“大眼语语,你站起来,你那边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吗?”

大眼语语站起来,说:“老师,没……没有。”

“那同学们的眼睛怎么都朝你那里看,难道你是磁铁,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

大眼语语支支吾吾地说:“老师,他们,他们可能在看……”这时,桌子底下传来了汪汪的狗叫声。桌子底下,一只可爱的白色小狗伏在地上,两只耳朵耷拉着,还吐出红红的舌头。

林老师吓了一大跳,问道:“你怎么把小狗带进教室了?”大眼语语低着头,红着脸,没有回答。小狗又汪汪地叫起来。

星星娃站起来,替大眼语语解围:“林老师,这小狗是他在校门口捡的。”

……

这是一段现场感很强的文字,从林老师到星星娃到她的朋友大眼语语,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但能观其形,似乎还能闻其声。当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颗颗爱心。最后,林老师同意星星娃收养那只流浪的小白狗,并在星星娃的提议下,小狗成了他们班的“班狗”。

《躲进妈妈的心里》有篇前言,题为《走进纯真世界》,可以视为作者的创作谈:“在陪伴女儿成长的日子里,一颗纯真的种子悄悄地在我的心里种下了,并且很快生根、发芽,于是我开始动笔创作《躲进妈妈的心里》这部儿童小说。”“女儿那可爱、调皮的身影,那如铃铛般悦耳的声音一天天地淘洗着我的心灵,使我那尘封的童心又渐渐活跃起来。”

正是这种爱,这种童心,铸造了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在爱与自由中成长”起来的美好的,人見人爱的小说形象:星星娃。

我私下想,林跃奇夫妻伉俪情深,与女儿三为一体,这是一个无比幸福的家庭,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在诗人道辉阳子夫妻举办漳浦诗歌节活动中,林跃奇与女儿表演节目的情形,女儿弹古筝之后,父亲翩然起舞,而母亲在一边甜蜜地鼓着掌。那是我对林跃奇的一个发现,这个发现让我很惊奇,也很高兴,我看到一位作家的另一面,而这是一个具有创作潜力作家美好心灵的自然流露。

鲁迅先生说,“创作总根于爱。”鲁迅先生几十年前的话在林跃奇的小说中得到生动的体现。我由此又想到在“文革”中不幸去世的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一段话:“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决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也许,这部小说正是林跃奇这种“忘我的爱”的结晶。

小说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书写星星娃在平凡生活中的成长历程,哪怕是细微的长进,都不放过,这种成长可喜可歌可慰,让我们看到一个可爱的“小精灵”是如何从妈妈的裙子里走进妈妈的“心里”,如何从爱的温床中生长出爱的苗苗,并从小爱向大爱延伸……,但我不想就此展开评说,我只想让读者朋友自己去读,去体味,去发出那种会心的欣慰的微笑。

或许,这种微笑只属于成年人。

那么,小读者们呢?他们可能会更直接地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有一位读者小朋友就这样说:“小说清新自然的故事富有童趣……作为读者我能从书中找到现实中的自己,产生共鸣。作品中的小主人公……理解他人、宽容、自信、勇敢,给读者带来一种正能量。”

当我合上书本时,我仿佛还沉浸在小说世界中,还能听到星星娃的笑声。儿童,这是一个多么美好人生阶段啊!

我后来得知,这其实不是林跃奇关于儿童文学的第一次尝试,他创作发表过《红玫瑰的童话》等一批儿童文学作品,还获得过“福建省第二届启明儿童文学奖”。

林跃奇是一位创作状态良好的作家,近二十年来,创作、发表、出版大量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正如我国著名评论家曾镇南先生所说的:“‘楚剑在匣,三年不鸣,一鸣冲天,林跃奇的小说创作,从微型小说起步,如新发于硎之刀刃,闪闪有光;复跨入长篇领域,如突出战阵之长枪大戟,击处铿锵有声。谓之为闽地海天双剑鸣,楚典闽用,不亦庶几乎?”

衷心祝贺林跃奇的成功,祝愿林跃奇的文学创作,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没想到,刚读完林跃奇的《躲进妈妈心里》,又收到黄荣才的《螺号声声》(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看来,漳州作家童心大发,逆向奔跑,越写越年轻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柳絮盘子裙子
柳絮
柳絮娃娃
比比谁的盘子光等
判断:哪边小,哪边大
花裙子
爆燃的柳絮
阿凡提巧装盘子
千变万化的裙子
同样的柳絮,不同的表达
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