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思考
2017-08-29高阳
高阳
【摘 要】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是在大学教育中是与学生最密切的工作者,但由于长期各司其职,缺乏互动和配合,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合力。高校在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上构建协同育人的制度、平台和机制,将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教师;协同育人
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是在大学教育中与学生最密切的工作者,两者发挥合力,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定势思维让辅导员只负责“管”,专业教师只负责“教”,两者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沟通,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两者要在协同育人的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搭建协同育人的机制和平台,从而实现整体育人的效果。
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1.协同育人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政治要求
立德树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政治要求,实现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是高校德育现状下的必然追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中明确提出要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只有构建起合力、健全的制度,才能将大学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有机地协调整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有效而可靠的保障机制,进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1]。
2.现有育人模式缺乏效率是协同育人的客观性需求
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的第一线,在学生数的配备比例上很多高校已经严重超出1:200的比例,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余,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没有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工作势单力薄,单一的育人模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高校的专业教师处于教学的一线,职责上只承担教书的工作,忽视了在大学生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上起到的重要育人作用。由于一些高校缺乏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专业教师没有和辅导员交流沟通的平台,无法给学生的第二课堂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工作上的长期疏离也让大学生在求学问道的路上充满疑惑,使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二、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现状
1.协同育人理念不统一,难以摆脱定势思维
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岗位职责依旧被严重割裂,二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共识,甚至互不信服。部分高校只重视学生在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忽视德育效果,认为学生工作可有可无,在协同育人的理念和目标上尚未达成一致。
2.协同育人流于形式,缺乏交流平台
尽管一些相关文件对协同育人的机制和职责有了一些界定,二者在协同育人中只是有了表面上的接触,例如高校辅导员对第一课堂只是进行了不定期抽查和听课,没有科学参与;专业教师对第二课堂的指导没有注重学生实际情况,非常片面,二者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有效平台,高校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要求。
3.协同育人缺乏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关于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协同育人工作没有形成可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二者的职责不清,缺乏共同目标,尤其是专业教师,学校对其的考核没有包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上没有硬性的要求,使二者在协同育人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科学构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
1.加强协同育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保障
为加强对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日常管理,应建立有效的领导和组织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以制度推进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形成合力,促进两支队伍合力育人的协同配合有章可循、扎实推进和有效落实[3]。探索推行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的模式,协同辅导员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并纳入专业教师职称评定体系。
2.搭建协同育人互动交流的有效平台
协同育人工作队伍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互动渠道,高校应定期召开教学和学工联席工作会议,畅通交流平台。辅导员和教师在联席会议上对学生第一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动态进行跟踪探讨,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交流并交换意见;其次二者还可以搭建网络平台,利用QQ、微信、微博等与学生共建教育阵营,这种交流平台可以打破三者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3.建立健全协同育人考核评价机制
協同育人工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工作实效进行可量化的评价,制作考核的细则,兼顾过程与结果;同时引入激励机制,将协同育人的工作计入专业教师的工作量,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专项奖励,将考核评价的结果计入二者的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
参考文献:
[1]吴刚,高留才.高校实践育人内涵的多维解读[J].教育探索,2013(8):13-15.
[2]孙娟.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协同工作模型的探索与构建[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09(4):113-114.
[3]宋静,何惠君.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