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只是教与授,更是启发
2017-08-29李佳瑜
李佳瑜
今年二月,我有了一次前往纽约圣约翰大学游学的机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收获的,不止是学科方面的基本知识,更是自己学习思维和观念的更新。
一、师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陶行知却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那么,在美国的教育体系里,老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身份呢?此时,在屏幕前思考这个问题的我忍不住笑出声来。我的老师Susan(下文中简称“苏”)对于我们来说,更像一个朋友,一个敢于对其他老师的规矩提出质疑的伙伴。
苏有14年的CNN记者经验,当过百老汇演员,当过社区学校的教员……她告诉我们,她有过7份工作,而大学教师对于她来说是最有挑战性的。不可否认的是,她的确将前几份工作的所学发挥到了极致。比如上课说到莱克星顿的枪声,苏说完了莱克星顿的历史故事之后问我们:“你们对莱克星顿还有什么别的印象么?”我们迷惑地摇了摇头。苏突然走到教室中间,“嘎嘎———”只见她一手比划鸭嘴,一手比划着尾巴开始学鸭子的叫声。大家哄堂大笑,原本沉闷的美国历史课变成了一场口技演出。老师又用手比划出照相机的样子,口里发出“咔嚓———”声,随后拿出几张莱克星顿田园风景的照片给大家看。
“Im really good at it.”她站在教室里和大家说下一段历史。
当然,这个老师不止会表演,她的社会阅历比其拥有的“老师”这个头衔更有说服力。说起“9·11事件”,苏和我们说起她的丈夫———一个纽约的消防员,出事后带领团队马上加入了抢险救援工作。当时作为CNN记者的苏一边要整理消息,一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更让她担心的是丈夫的安危。她几乎是含着泪地和大家说起那段并未远去的过往。当时消息封锁,没有任何人可以得知消防员们的生死。直到第三天的凌晨,她接到的电话也只是消防局人员的一句通知———“活着”。直到她丈夫安全地走回家,她才放下心来。她曾远远地看到最高的建筑物倒塌———那是所有人都不愿意再想起的“恶梦”。
除了是一个经历者,她更是一个疑问者。
在美国的最后两日,中方的老师提出要进行“结业测试”,类似于开学时候的几百个选择题的水平测试。而苏听说之后,则疑问道:“为什么你们总是需要这样奇怪的、没有意义的考试?你们来这里学习的东西并不是如何考试呀?口语和生活方式你们都已经做到很好了,你们不需要考试了,太无趣了。”后来,在苏和中方老师的辩论之下,终于将测验修改成了根据作业和平时的交流打出等级。由此,我反思到的,是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只是一味的考试吗?
考试固然重要,但人更是社会的产物。我们需要的更是人格的塑造、思想的培育。或许美国教育学家的观点比我所言更简洁些———“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
在美国上学时,给我印象深的还有一位老师,便是Dianna(以下简称戴安娜)。我们在她的课上都不得不大声说话,不过她倒不至于听力退化得那么厉害,我们看她手上的老年斑和有些佝偻的背影,猜她或许和我们的祖母差不多大的年纪了。其他老师对她也很客气尊重,大约是非常老的一位教师了。但她还是坚持比所有人都先到教室,化妆,换高跟鞋,并礼貌地和我们每一个学生打招呼。我从她身上看到的是对自我的尊重,对我们这群毛孩子的负责,更是对老师这份职业的热爱。
美国的教师,或许说到底,就是启发者。
二、友
在国外读书,不可避免的就会有新的同学、新的朋友。我们的课堂较分散,有时会和当地学生一起进行口语交流,和平时的交流不同,大家一点都不扭捏。我们学会各种各样的俚语,了解到了我们一直以为的“美国孩子”的生活。我的很多当地同学,一说起中国便联想到唐人街、法拉盛的中国美食,有些则问我们爱不爱吃左宗棠鸡(一种美国菜,甜的,糖漿鸡肉块)。
Julia是美国西部长大的女孩,来到纽约上学之后更多的感受是,纽约除了繁华、热闹之外,还有比家乡更高的物价、更拥挤的人群。说起课余生活,她们并非真的从小就没有作业,相反,在美国学生要上大学是非常不容易的。她们需要的是更加认真地寻找研究方向、完成课业和考试。至于没事就唱唱歌、跳跳舞这种生活,她们也就在电视里看看。
不过有一点,是我所羡慕甚至不得不承认的,就是我在美国结识的朋友比我们更加具有“幸福感”。并不是说生活比我们好多少,而是她们对人生的追求或许没有那么多物化的东西。
当我在国内介绍“我来自文学系”的时候,不熟的人总会问我:“你们文学系出来了能干嘛?老师?公务员?秘书?”而我第一次在美国的同学、老师中间自我介绍时,她们和我谈论的都是她们喜欢的诗人和诗歌。她们对文学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见解,她们很好奇你用专业的思维会如何解读,而不是你毕业后能赚多少钱。她们认为文学带来的就是思考,一本《草叶集》就能让她们觉得幸福。
休谟认为:“幸福与其说是用任何其他方法,不如说是用情感的这种敏感性来达到的。如果一个人具有了那种能力,他由趣味的愉快中所得到的幸福,要比由欲望的满足中所得到的幸福更大。”他从一首诗、一段推理中获得的欢乐要比昂贵的奢侈生活所能提供的欢乐更大。
这便是我从我美国朋友们身上学到的。
三、游
因为选课的关系,我们一周大约有3天的休息时间,有时会去周边的城市参观。从学校出发,坐穿梭巴士转地铁,不用多久就可以到达纽约最繁华的第五大道。
而大都会博物馆就位于第五大道82号街。与我国许多博物馆不同的是,这家博物馆真正做到了“博物”。不是一国之物,更不是一类物品。它涵盖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所有物品甚至是所有的国度文化。上万件展品,不同的保存方式,把历史缓缓展开在游客的眼前。
纽约除了博物馆,更有帝国大厦、自由女神像等极具地域特色的景点。纽约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界限。当你踏上这片土地,你就是一个美国人了。因为没有人会因为你的黑头发、黑眼珠子,觉得你来自异国,也不会如一些电视剧一般歧视黄种人。这座城市,没有原住民的概念,也没有你想象中的枪支弹药肆意横行,它是非常热情前卫的纽约。
地铁站一样有无家可归的人在乞讨,街头有艺人在卖艺。
不过我发现,美国的公共场所没听到过小孩的哭闹声,包括去美国的飞机上,我旁边就坐着两个金发碧眼的小朋友,他们的“领地意识”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场合里小朋友大多背着小书包乖乖地站在父母边上,如果小一点的会带奶嘴,不叫不嚷。
纽约的华人其实很多,有时我在想,这群彬彬有礼的人,回到自己的国家之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