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惩罚”
2017-08-29刘志冬
刘志冬
于永正老师在一次公开授课后的发言中提到他曾经也体罚过学生,他的坦诚赢得了在场老师的热烈掌声。一位白发苍苍的教育家,说出了许多老师都不敢承认的事实。是啊!惩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教育不可或缺。
一、教育惩罚的分类
所谓惩罚,无非是施以痛苦或剥夺需要。教育中根据需要,让被教育者有痛苦的经历或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都属于教育惩罚行为。目前的教育惩罚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是精神类惩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语言、精神、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惩罚,如扣操行分或纪律处分等都属于精神类惩罚。二是行为类惩罚。从行动中、肉体上对学生进行惩罚,如将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请出教室,对做卫生不认真的学生罚其重做,对迟到的学生罚扫地等。
二、教育惩罚的作用
(一)教育惩罚的积极作用。
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它与奖赏一样,是教育行为中常用的手段,目的是制止被教育者与群体目标不一致的行为。教师将惩罚行为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无可非议。惩罚的威慑力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得到遏止,也使其他学生通过“榜样学习”得到间接经验,不犯类似错误。如进行行为类惩罚时,让学生参加劳动或体育运动,可培养他们的道德感、荣誉感、责任感。
(二)教育惩罚的消极作用。
現在,不少教育者言及教育时没有惩罚,但在教育行为中却不乏惩罚;在面对学生的过失时,有的教师滥用惩罚,变为“体罚”。基于此,教育惩罚的消极作用有这么两点。
1.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我觉得最坏莫过于学校主要用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等手段进行所谓教育工作,这种做法摧毁了学生健康的感情、真诚的自信,它产生出顺从的人。”我班有一名男生,活泼好动,非常调皮,让父母和老师们伤了不少脑筋。没法子,我把他安排到最后一个角落里的单人座位,并且下禁令:任何人不许和他讲话。由于同学们的“敬而远之”,渐渐地,他变得老实本分了,可是在他转变的同时,我总觉得失去了些什么。
2.造成悲剧的发生。
过度惩罚给学生沉重的压力,以至心理超荷,有可能酿成不必要的悲剧。记得去年观看《师德启思录》中,一位老师要一位学生抄写作业500遍。开学时,这位学生因未完成作业怕再受惩罚而跳楼自杀。简单、草率的惩罚只是教师发泄情感的需要,但它却与真正的问题解决相背离。
三、正确对待教育惩罚
(一)让教育惩罚更加人文化。
在讨论要不要惩罚的同时,研究一下如何让教育惩罚更加人性化、人文化,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我首先想到两项游戏。一项是丢手帕,一项是击鼓传球。手帕丢在身后,你自己又没发现,被抓住是要罚唱歌的;鼓声停止,皮球落在手里,也是要被罚唱歌的。受罚前人人自卫、防备;一旦受罚,个个认罚,高高兴兴地唱歌。由此想到,教育惩罚,能不能借鉴一下上述两项游戏,让学生罚前人人防备,受罚时个个认罚,并且确实起到“戒”的作用呢?
其实,戒尺之“戒”,有一个义项是防备;还有一个义项,同“诫”,是警告或劝告之意。由此想到魏书生,他不是取消惩罚,而是思考如何让教育惩罚更加人性化,更加人文化。学生犯了小错,罚唱一首歌;犯了大一点的错误,罚做一件好事。他的学生受罚前人人防备,受罚后个个认罚;惩罚过程,确实起到了警告或劝告的作用。
以前,学生作业不整洁,我就撕下来,夹在作业本中,让他们重抄,结果学生感到很是委屈。学习魏书生后,我改变了策略,不再撕作业了,用商量的语气写上“重抄一遍好吗”,同时还展示学生自觉重抄并且效果好的作业。
(二)有时不罚胜重罚。
有这样一则故事:交警在十字路口拦住一辆违反交通规则的汽车,车里的女士说自己是小学教师,赶着去上课,马上就要迟到了。交警听了喜出望外:“太好了,几年来我一直再等,想抓一个小学教师。你给我过来!把‘我闯红灯这四个字抄三百遍──这是我上小学时就立下的志愿。”
这是一则很值得深思的故事。有些教师是如何惩罚的,惩罚的后果如何,从这位警察身上可见一斑。我不是说不应该惩罚,而是思考如何惩罚。
惩罚既是让犯错误的人记住教训,更是帮犯错误的人纠正错误。白居易有句诗:“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实,有时不罚胜重罚。
再举两则故事:
有位长老,夜里发现墙根有把椅子,知道有小和尚翻墙外出了,就在那里等。不久小和尚翻墙回来了,觉得椅子变得软绵绵,落地后才发现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小和尚只好等待长老的发落,可是长老对这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压根就不提及。小和尚从此发愤、刻苦,后来那个小和尚成为佼佼者,担任了这里的长老。其实长老对小和尚的做法不也是一种惩罚吗?只是方法更加巧妙而已!
无独有偶,有位小学教师,发现某学生不听课,而是在画画。走近一看,画的那个龇牙咧嘴的人正是教师自己。教师并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她要学生课后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从此那个学生不再乱画,上课专心听讲,后来成为一名造诣很深的漫画家。
在学生面前,“教育惩罚”是一个敏感的词语。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愿望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但是,如果犯错误屡禁不止就得请出“教育惩罚”了。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但在实施惩罚时,必须适当地、正确地、有艺术性地运用,要合情合理、入脑动情,这样才有教育意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请记住:如果学生不爱你,你的教育将是软弱的,即使是惩罚也没有用;相反,如果学生爱你,他自然乐意接受你的教育。
(作者单位:湘潭县中路铺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