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
2017-08-29叶晓燕
叶晓燕
落笔纸上,是六月的下午。倘若是农耕时期,六月正是麦天,在一地金黄里挥舞镰刀,一茬茬的麦子渐次倒伏,像一行行风雨锻造的文字镌刻于书页。此刻,如果你我回眸,将会看到金色的麦带绵延,将去年与今年的空白填补。
时间便是踏着这样一条金色大道飘忽来去,拿什么来铭记?我们的祖先用绳结记事、刻契记事,然后衍生出了符号,再往后,楔形文、象形文刻上岩壁和龟甲,帛绢、莎草纸、牛皮卷依次闪现,又被历史的大浪卷走。弥留至今的文字,看似单薄,却书写了整部人类文明史的层层进化。今年有两个农历六月,长达384天的年份,在行到折中的时难免有些疲累。站在一年的岔路口,前望是漫漫未知路,回顾是再熟悉不过的风景。农人埋头收割谷物,我们收割的,便只有一茬茬的文字了。
经历了一年的沉淀与打磨,固始散文年选再度与读者见面。2016年的年选,相当一大部分篇幅侧重于人文历史的傳承与记叙。城市乡村,遗墟故址,炊烟升起过的地方就是一个家园。把沉沉的建筑赋予人类的精气神,风骨与风貌便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徐徐袒露。翻开书页,赵主明的凤凰古镇,陈峻峰的韶关纪行,胡亚才的石佛小镇,曲尚英王治学笔下浓浓人情味的固始等大幅篇章,都是以作者最诚恳的眼睛将砖瓦楼宇扫描成像,再以心灵和大脑的复杂加工,春蚕一样吐出一篇篇锦绣文章。除却这些人文篇幅,家庭、校园、社会真情等也是永恒的文学主题。其中,文坛新秀们如笋般崛起,他们虽年纪轻轻,却已笔力非凡,将丰沛的情感和灵动的思考融入不疾不徐的文字里,实在后生可畏。更多的文字虽未经点评,但每一篇都经过了编辑团队精心挑选,反复比较,可视作2016年固始散文的梳理与概览。最终入选的这些文章,或许有一些略显粗糙稚嫩,未经字斟句酌,不够优雅灵动,但每一字句,都是这片土地的人以笔为轴,抓一把生活砂砾认真打磨的粗瓷,触手皆是普通人颦笑间自带的毛糙感。贵在真实,贵在质朴,贵在以诚动人。
写作是一项自我对话的心灵检视,于无声处听惊雷。将每个人的生命轨迹抽丝剥茧,拣出最洗练的碎片印刷成铅字,成为固始在历史长卷中踏出的脚印之一。这是固始人每年一度的收割,也是每年一度的自省。愿书卷前的你,能够读懂这份心思和诚意。愿固始的文学,能在老中青三代人手里薪火相传,在麦香里走向下一个累累丰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