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过记忆岁月物语

2017-08-29王庆芝

时代青年·视点 2017年8期
关键词:桐花花间深情

王庆芝

纯子说:那些年我在花间读书、写诗,只为遇见最美的你。那些年,人生里有多少难以消融的刺,如鲠在喉,幸亏你来了,我的疼痛才没那么多。

———题记

纵豆蔻词工,生花妙笔,亦难赋深情。

淡出QQ一年了,极少写字,极少翻阅,只是常常去一些文学群围观,自认为自己不是纯粹的吃瓜群众,在欣赏诗词歌赋的同时,还能够静下心来去思考,以欣赏的眼光学习。但仍因为不参与任何文学活动,一年来偶有群管将我踢出。很理解,徒然占据资源,是多余的。

一年前,常常有友提醒我疏远了文字,甚至逼着成文,至今想起,仍心怀感激。是呢,多少小字,多少碎语都源于这些不愿辜负的信任和喜欢。

前段时间有友微信:很久不见你写字了,整天忙着卖红糖,不务正业!

我的正业是什么?我一次次叩问生活。

我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

再不是当年的愤青,岁月无情的打磨,将自己浮躁偏执的性格,变得淡然沉稳许多,很多事和人看透了,也就看淡了;看清了,也就看轻了。同时被岁月干掉的还有青青梦想和烈烈热情,那些对生活状态的追求,对未来存在方式的幻想以及为此追逐的热情,都犹如这暮春的风,温暖而柔情的轻抚,再无强劲之力。

一度喜欢诗歌,简单明了的表达,数数几行可以融万千于其中,懂你的人自然读出深情,旁观者亦能享受意境。可惜笨拙的我却始终写不好,思维不能跳跃式的打开,使诗歌无力而狭隘。逃不出自我的束缚,怎能包容广袤的天地万物?终是负了皇天后土。

几乎所有的灵感,都来自行走中,各种方式的行走:爬山、徒步、骑行,坐车……孤独的灵魂在行走中,犹如二月春风中的草,慢慢复活。很多字的蹦出,思维的无限奔腾都是在行走中蜂拥而来,赶紧用手机记录下来的,所以备忘录和草稿箱里,静静的躺着几十篇断断续续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行走的结束而夭折,陈尸般被烟火生计掩埋。偶尔读起,亦会感慨,昙花一现的灵魂,何时能活的久一些,成全一篇小字?

你来了

以不懈之力

攻城拔寨

你的先锋打马而过

势不可挡

上旬柳树投诚

中旬杏花沦陷

下旬

枯竭的树丫和我一起

开始复活

这是去年这个时节的字,一直困于觅不到一句恰当的话一个广阔的词,而在草稿箱沉寂。面对盎然春季,眼看着万花筒般的变化着,字却蒙纱遁去,无力表达。

三年了

一直想以诗人的名义

歌颂春风的战绩

桃园沦陷,海棠投诚

梨树也挂起了白旗

可是

我丢了妙笔

这是前段时间的字,又是胎死腹中。游走在这勃勃生机的春色里,却无法挥毫泼墨,钝钝的痛常常会陡然来袭。犹如歌者哑声,无法深情表达心声;犹如行者断足,再无跋涉之能。

才学疏浅而情感丰富,是一种悲哀,于个人而言。

想起王家卫的电影,画面唯美,对话不多。是呢,大量的留白,恰恰是我们恣意幻想的契机,比如那场雪后的偶遇,比如溪水畔的欢声笑语,比如当初的白衣少年……这种欢喜,大概是为自己匮乏的语言表达能力找借口吧,而内心于无声处却气象万千。

每次走过那条街,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那棵泡桐树。树身微倾,枝丫刻意修剪过般,旁逸斜出,没有叶子,大串的花肆无忌惮的盛开着,淡紫,是很多人所爱的那种。

桐花也是留在记忆中最多的花,儿时的春季,乡下到处都是,偶有一株深紫或乳白,会引的一阵惊喜。院子里有两棵很大的泡桐,于是春季的很多时日,都会在满地落花中踏过,祖父每天会打扫很多次院子,尤其有风的时候。那样的时光,真是静和悠长。桐花淡淡的清香,在四合院中散去,至今想起,仍有一种安心的暖。

今日晴好,暮春时节,已隐约看到飞奔而来的夏。

穿了八分阔腿牛仔裤,是最喜欢的那款,颜色是水洗的白,有大大小小的破洞和若有若无的零星白点。一件休闲连帽衫,细细的横条纹,黑白相间,鹅黄色的帽子,袖及肘部。母亲说:哎吆~~这又脏又破的裤,哪点好看了?

可是,我偏偏喜欢呢。

昨天坐公交去看望母亲,快70岁的人了,还得为了政府的脸面,将一层平房改成两层楼房。一路上没看到任何花,此时,该是牡丹开得正茂,再宅几日,怕是一转身,会看到樱花落满地了。

晚春,适合喝一些酒,让思绪失重,好随花香飘走。

那些年,我们在花间读书,寫诗;谁能想到若干年后,我们读书写诗依然会眷恋于花间?那些年,我们如鲠在喉的痛,经年之后,早已变得风淡云轻。

起风了,待我斟上烈酒一盅,用灵魂与你说话,或彼此沉默!

猜你喜欢

桐花花间深情
深情
花间少年郎
深情的告白
桐花开了
花间仙子
又是一年桐花开
洁白桐花姐妹情——省妇联访问团赴台交流纪行
我有深情抛未得
丁学军作品
花间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