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也有沉思处
2017-08-29郭正芳
郭正芳,笔名:郑华,懒惰,走出一片蓝天,1959年2月20日出生,大专。1977年参加工作,现在河南省濮阳县国家税务局工作。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委员会副会长、中华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濮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有散文集《论风俗习惯》《走进生活》等,诗歌集《岁月无痕》《梅兰竹舍》等,在媒体上发表文章200余万字,所著作品多次获奖。
初春的傍晚,迎着夕阳西下的光线和友人在田间悠闲自得。走在田埂上,看到出土三四个叶的麦苗被微风吹拂,就像人们欢迎宾客将至,双手合十做着礼敬的姿势。停下脚步,慢慢品尝着各种味道俱全的风味,静动有致,清爽宜人。经过深冬寒冰的融化,每走一步都有一个脚印,踩在脚下的浮土不时会向脚印四周分化。唯恐惊吓或破坏那些可爱的幼苗,小心奕奕的向前迈进。
漫漫细语间听到嘎嘎作响的声音,不知从何处飘来,好似有人在诉说什么。观望四周没有发现可交流的人,再看看友人会声的一笑,继续讨论着不着边际的话题,很是惬意。可是,凡是在停顿的空间总能觉察出有一种细微而真切的呼唤。不禁蹲下身细细抚摸着鲜嫩的麦苗,无不动容地说:“是你在给我说话吗?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在那一望无际低矮有序的群体中,有许多小团体。集中精力观察每一团体,发现同是一条根,所长出的叶子有很大区别。有直立、有歪斜、有相互攀沿、有亲密无间,虽然各色各样,都是自由自在飘然物外,让人羡慕不已。被抚摸的麦苗恳切地说:“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自从出生以来就经历了寒冷的侵袭,这是我应该享受的历程。……”再听听另外的说:“大雪为我送来了棉被,让我们有了足够饮食。……”有的说:“只要没有人类故意的破坏,我会健康地成长为顶天立地的麦子,会产生出许多优质种子。……”
当我听到这些发自内心深处的言论,思索着如何回答这些至高无上、至诚至切的肺腑之言。是它们供给了人类品尝的饮食,驻足在这里,守望着家园的安宁、幸福。如果,我说的是如果没有它们的茁壮成长产生出不知多少可供饮食的原料,这里的人类还能在这片土地上坚持多久。正因为有它们的无私奉献,历经四季寒暑的往来,才促成人们智慧的延续。
面对热情诚挚的诉说,我在反思自己也是这里的一员,在经历四季变换中就没有他们那样大度。“你们能够保持着这种状态,在大自然的侵袭面前没有一句怨言,总是自得其乐的走着自己的路,而人类却有许多的奢望。”我说。
仰望夕阳射向东方的万条光线,衬托出清新浪漫的气息,只有脚踏实地的悠闲,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不要望眼欲穿的探询深层次的人际关系,只就看看高低不平的田间小道比及宽敞笔直的公路尽管微小,而有真实、有人间情味。
“你们只看到我成长、成熟的外表,其实,我也有不如意处。需要水肥的时候得不到及时补充,病虫害侵袭时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等,个中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知道。……”麦苗不无惆怅的诉说着意想不到的经历。这也许是看到人们悠闲自得时的反向思维所致。
本来与友人交谈甚欢,被这些有着人生体验的另类作伴,沧桑物化,吸引出话外沉长。致使忧绪在这大好时光里坦然面对生活的隧道,多了些许话题。在这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发出生命动能的量化冲动,经历风雨滋润,雷霆袭击,阳光普照,星辰观望,无不展现出生命渴求中漫长的路。
“你应该及时召唤相关操作人员给你及时补救。”我不无调侃的说。
麦苗听到我不着边际的话,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认真地说:“只要细心观察,谁都会知道对方的需要是什么,何必对方提出请求时才被动应付,岂不是多此一举。……”
我对着远处长啸一声,以发泄久违的郁闷。回头将本来抚摸的麦苗仅仅地抓在手里,唯恐跑掉,又担心揉碎。等回过神轻轻地放开后说:“你的苦衷我不明白,只有当我走过,才会体悟到每个个体都有心理忧思。我会告诉天下人,为了更好生活,尽心尽力的善待你。为你着想,为你劳作,为你及时补救。”
“谢谢你的好意。不要太过在意,只要需要的时候过来就行。”麦苗轻轻的仰起头说:“其实,我与青草之间没有多大区别,就是因为人们的需要才显得重要了。只不过没有草的生命纹路更长。……”每一条纹路都有历史记忆,占居了被充实的诚真,那是付出的见证,价值的趋向。但是,这不是用价值衡量的现实,取决于曾经占有过,欢快过,含盖了更迭的年轮。任凭汗水流失,江河不变,沉寂才是本真。
经过这次不经意间的交流,使我感到被遗忘忽略的角落总是有奇迹的存在。让人流连忘返,久久站立在那里,回味着人生旅途的坎坷只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产生的自闭。等回过神来,对着将要离开的麦苗深有所思地说:“好啊,等你成熟时,我会来看你。那是收获的季节。”这是我似懂非懂的回答,也是自身倾慕自然界永远有敞开的怀抱,就看自己是否能够适应那久违的关怀。
光线已经收拢,天色将要降下暗色,远处灰蒙蒙挡住了遥远视线。只有麦苗相互摩擦的声音在耳边不断回应,不知有多少情结等待着发现。很想继续攀谈下去,只是露水的侵袭把他们的兴致扫去,已没有刚才的精神面貌。也许,这就是人生抵牾的一部分,对于每一生命的诉求在于淅淅相印,而不在经常打扰或创伤。
与谈友相拥,谈天说地,无拘无束,没有矛盾的冲突,没有精神的糟践,没有投机的预防,只有珍重、关爱。有多少寻觅不到的情怀就在此时都得到了释放。这是生命的群体体现,是自我价值的散失,是偷懒躲避的藐视,是敬畏人生的偶然。
只有來到这里才会体会出旷野的韵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