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通用自动化事业部副总裁 陶君:
2017-08-29袁春妹,墨影,徐盼盼
汇川通用自动化事业部副总裁 陶君:
为了一探印度市场状况,陶君曾专门在印度进行了一个星期调研。陶君表示,印度市场的容量很大。印度有5000万锭环锭纺,同时正在大力发展化纤制造业,拥有接近10万台细纱机、接近300万台各种织机,加上各种纺织工序的设备,形成了印度特殊的纺织全产业链制造。其中以朗维为代表的印度本土环锭纺设备公司在印度本土拥有超高的市场占有率,接近70%,仅变频器一年的需求就有好几千万,并在不断的扩大中,而且整个纺织产业链在印度已经基本建立。随着印度中产阶级的群体不断壮大,印度纺织服装的要求会从一开始的有没有,变成美不美、好不好,在这个过程中印度的纺织装备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对自动化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从这点看,印度的纺织自动化市场容量会很大。
需求很多
调研期间,陶君接触了各色各样的客户,明显感觉:需求很多。“你跟这些客户沟通的时候,总能发现他们问你这个能不能做?有没有方案?在中国你们是怎么做的?”陶君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印度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懒,反而很好学、很有冲劲和活力。
仅仅一个织机设备的自动化升级,三个客户的想法和需求就有三种,“而且当他们感觉你对纺机自动化很专业的时候,他们会拿出很多很多设备的照片给你看,来问你这些设备能不能改造?能不能他们自己造?”陶君说,其中包括很多中国过来的设备。看来印度人已经完全学会了中国早几年发展的思路了。
陶君在印度发现了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基本上接触的所有客户都想跟你合作,这要是在国内那是不可想象的!”陶君表示,正因为需求多,看到的机会就多,所以但凡看到一个对纺机自动化还比较熟悉,并且在中国已经做了很多有特色的解决方案的公司来跟他们谈的时候,他们的眼神是渴望的。“就如我拜访的一个在当地比较有实力的老板那样,恨不得明天你就跟他合作,把方案拿给他。”以至于后来我们海外的同事提醒我,跟客户交流的时候一下子不要跟他讲那么多我们在纺织行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你会发现他们什么都要,什么都有兴趣。
印度客户到汇川技术车间参观现代化生产线。
陶君还讲到了一个小插曲,“我们一个当地的系统集成商,已经在印花行业跟我们有合作,在交流过程中得知我们对喷水织机比较了解,马上下午就拉我去一个喷水织机终端现场,发现一台中国的喷水织机电控的伺服坏了,要我马上给他出一个换我们伺服的方案。”于是,陶君现场给出对方一个更换方案,结果客户马上就说要下50台伺服订单,以后专门给他们当备件改造更换。陶君感慨,如此效率,在中国都少见。
参差不齐
别看印度纺织业发展如火如荼,装备制造业蠢蠢欲动,但是印度纺机的各个板块发展也是参差不齐的。
比如,环锭纺设备,在印度基本上朗维一家独大,早几年还有很多印度本土公司跟朗维竞争,后均已失败告终。陶君这次跟朗维交流中发现其对自动化产品的解决方案要求非常高。“你拿通用产品过去,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
织造板块,有的厂说要生产喷水织机、喷气织机,但走访现场足以发现其工厂实力及周边配套在现阶段生产设备的可行性很小。
整体来看,印度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参差不齐,强的很强,强到没对手,弱的很弱,弱到扶不起。
基础薄弱
印度整体的制造业基础非常薄弱,人员素质水平也很低,这两大因素直接限制了印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虽然他们模仿能力很强,但是纺机设备零部件多且复杂、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很高,加上人员素质不高,所以有些设备即便印度能造出来,成本未必会比国内便宜。正如有一个客户对汇川技术所说,他不看好印度自己造喷水织机,造出来成本肯定比中国高,没有人能造的比中国人更便宜,这是一个客观现实。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非常长的板块,印度要补的课还很多。
陷阱太多
陶君指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印度的纺机自动化市场容量可能很大,需求也很多,到处是想要合作的客户,但如果不深入分析印度的国家政策、当前产业链的状况、终端用户的需求趋势,甚至是合作客户个人的作风和性格,也很容易被忽悠。
“在跟很多印度客户沟通过程中,谁都会告诉你他能做很大,谁都会告诉你只要你支持他,给他好的价格,他一年能卖几千台机器。在他们眼里感觉不忽悠你说能把市场做个几千台,都不好意思跟你聊一样。而且动不动就要跟你合作,就要找你买,让你过来支持。”印度客户看似“胃口”都很大。
陶君表示,虽然汇川技术在印度本土有公司,有技术支持团队,但是也经不起这么折腾。陶君认为,要在印度做自动化生意,要经得起诱惑,同时也要受得起折腾。同时,他们自动化基础也很弱,未来真做起生意来,本土化的技术支持也是一个大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