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革新

2017-08-29陈璐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21期
关键词:基础计算机微课

陈璐宇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贵州550018)

试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革新

陈璐宇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贵州550018)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学校的公共必修课,是为了能让无论哪个专业的同学在走出校门时都能将计算机的使用深入到自己的工作领域。而如今,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止步不前,无法满足日益进步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该文章针对本校的情况,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并试着提出了采用分层教学,结合专业方向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以及通过举办竞赛来改善教学的方案。

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微课;雨课堂

当今时代是一个IT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因为计算机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也因此便捷、高效、有趣了许多。学会计算机的基础应用是当今大学生的必备基本技能,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就相当于半个文盲。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家一进入大学的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公共课。但是这门课程从开设之时到今日,不管是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没有突破性的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还是走马观花,并没有实际掌握并加以应用。而这个状况完全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问题分析

1.1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和某些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所学内容出入不大。由于生源的不同,地区差异太大导致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特别近两年信息技术列为高中会考科目之后,这个状况尤为明显。很多次的入学测试中,有同学只考了几分,但也有个别同学考到90多分的。下图为2016级文学院学生入学测试的成绩分析,总人数为372人,30分以下的所占比例最大,但其中上90分的3人,上80分的5人。60分以上有34人,这都属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虽然能够及格的同学只是少数,但如果统一安排教学,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不能满足所有同学的学习要求,也不能最大化的发挥每位同学的学习潜能,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图1 2016级文学院入学测试成绩分布图

1.2 课程内容单一

我们现在采用的教材内容还是只包含了最初的最基本的内容,计算机的简介、windows的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Internet的基础知识。并且大纲要求的内容远达不到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掌握的内容。再有全校这么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实他们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方向也是不同,但是教学中没有相应的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上,顶多就是采用的案例不同,但并没有针对各个专业、各个行业不同的需求,对教学内容有所深入的增加。

1.3 教学方式传统

现在教师在讲课时,都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广播教学,老师边讲解学生边练习的方式。这种方式长期采用就显得很乏味,不能提起学生兴趣,完全没有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教师对知识的注入也很平铺直叙,完全没有和学生的互动,长此以往学生很难接受这种满堂灌。

1.4 对学生的考评单一

目前本门课程的考核就是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方法,期末考试倒是全上机操作,比较接近计算机等级的方式。但是平时的学习,没有太好的激励方式和考核方式。很多同学对平时作业置之不理。平时成绩全靠四次随堂测验的成绩来体现,还是不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去学习。

很多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教会学生开关机和学习简单的办公软件,其实这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认识计算机。计算机是现代人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基础课应该培养学生这样几种能力:一是培养如何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有效的使用这一工具。二是培养如何利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计算机是开放性的产物,能够帮助我们学习其它学科。三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式的计算思维,能够把计算思维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一定会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2 解决方案探究

2.1 分层教学

为了体现各个学科对计算机学习的不同需求,计算机教学对学生的分层要在各学院实施,不能在全校打乱学科进行。学生进校后都先进行入学测试,根据学生的成绩,初步划定不同的基础层次。教师在教学中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进行知识的详细讲解,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习兴趣,相当于入门教学。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注重探究能力和时间能力的培养,适当增加计算机语言类的程序编译,提高计算思维能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学习完本课程后直接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

2.2 结合同专业进行教学

教学在各学院进行分层,就是为了能针对各个学科进行专业化的教学。以往的教学都千篇一律,并不能满足各专业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例如文科类的学生使用的更多的是WORD文档的编辑,理科类学生更需要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师范类的学生更需要用PPT做好课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教学时就要针对性的补充一些更多对他们学科有帮助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3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

就在这个各领域都因信息技术而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前行。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上同样可以采用很多现代教育的技术。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微课教学。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这个“微”时代,微课也应运而生。对于微课的定义有很多,我们可以将他理解为微型视频课程,它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精干的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教学,其实我们在两个学期前就开始采用这种方式对Windows这一章节进行试验,但是两个学期下来,发现教学效果不太满意。原因是学生自主性太差,而学生学习与否,并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学习完毕也没有及时的习题可以操作加以巩固。所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还要完善对学生的奖惩激励机制,提供能够实践的平台,加强练习。

现在,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了一个智慧教学的工具——雨课堂。微信平台是现代人广泛使用的一个外交平台,雨课堂就是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将带有微课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通过微信平台推送到学生手机,老师方便发送任务,学生及时反馈,能有效沟通。课堂上实时答题、弹幕互动,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雨课堂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自动任务提醒,让教与学更明了。现在我们中心已有老师在推广使用,效果良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希望能够恰到好处的利用起来。

2.4 通过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虽然可以通过测试体现,但仅凭几次甚至一次测验也未免有些武断,有些能力还可以通过一些竞赛体现出来。而更能激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还是竞赛。例如针对计算机基础专业可以开展利用WORD文档进行图文并排的设计比赛、利用EXCEL进行在线的数据分析比赛、PPT设计制作比赛、程序设计比赛等。成绩优异者可以推荐参加全国性的大赛,这样不仅可以为评优评奖加分,激励积极参与,更能将所学知识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更有效地提升学习本门课程的能力。

3 结束语

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深入骨髓的今天,只教会学生使用一些简单的办公软件知识已经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了。特别是在师范类院校,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带到课堂,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那如何更有效的使用这些技术,都是与计算机分不开的,更是计算机基础要为学生打下的基石,也是考验计算机基础教师的难题。所以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相信这门课程慢慢地将变得更顺应时代发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空间。

[1]杨乐乐,李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2016(24):144-145.

[2]李昕.分层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3(3):129-131.

G64

A

1009-3044(2017)21-0158-02

2017-06-10

陈璐宇(1987—),女,贵州省遵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基础计算机微课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