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连顺反转喜剧人生
2017-08-29张雨虹
文/张雨虹
孔连顺反转喜剧人生
文/张雨虹
对于孔连顺来说,他因为在网剧《万万没想到》中的反串表演而一举成名,也因此获得粉丝们送的“孔女神”称号。不过他的烦恼却也因“孔女神”而起,“对于喜剧表演,我不想仅仅停留在靠外形和装扮来博得笑声”。如今,孔连顺“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在银幕上正大光明地表现男儿本色的机会,这位笑起来总是乐呵呵的男士谈起这事,再一次笑得眯缝了眼。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孔连顺最初其实是一名特效师,他的喜剧之路来源于一场“大意外”。不过他说他已经尝到了甜头,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再演一部更优秀的喜剧,然后让这场意外变得更“意外”一些。
脱下女装的乐趣
“一开始卢正雨导演找到我,说要和我讨论一下表演艺术,然后就把我叫到一个郊区的小宾馆,我就心想好像不太对吧?之后,他就给我看了《绝世高手》的剧本。”带着调侃的语气,孔连顺在采访的一开始就聊起了接下《绝世高手》的经历。看着坐在下榻宾馆的床上,因为刚刚结束化妆而松了口气的孔连顺,莫名有些笑意,下了银幕,生活里的他也懂得如何把对话聊得愉快。
孔连顺将他与啸天的缘分,归结于他和导演的不谋而合,“他问我,你觉得里面哪个角色比较像我?然后,我俩想的就是同一个角色。”在孔连顺看来,他和啸天的像,在于他俩平常都萌萌傻傻的,有种“天然呆”的气质。追问一句,他俩的不像之处,“和我不像的地方,就是我比他更聪明一点,哈哈哈。”收敛起玩笑,孔连顺对于这次的喜剧尝试有着他自己的考量,这个角色吸引他的地方正在于“没有那么搞笑”,“啸天不单单是纯搞笑的角色,他有自己的感情和思考,是个丰满实在的人物。啸天最大的魅力在于他的有情有义,虽然一开始跟着主角一起做坏事,但他有良心,他会在主角要走错路的时候,劝他不要这么做,甚至在主角遭遇打击的时候,他还会去帮助他。”
这个角色与之前的成名形象无关。从《万万没想到》开始,孔连顺在多部网剧中饰演过各式各样的女性角色,邻家女孩、古装贵妃、刁蛮贵妇……还有令他一举成名的微胖版“小龙女”。在搜索网站输入“孔连顺”三个字,跳出来的多是如此反差极大的女装扮相。那时候的他,反串成为最大的标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男性形象反而被有意忽视。在韩寒和周星驰的眼里,孔连顺不仅是靠反串来博取一笑的演员,他有着还在潜伏中的喜剧因子。《后会无期》里,孔连顺饰演的是一个深情而悲伤的男性角色,靠夸张化的手语动作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而周星驰在《美人鱼》里,则将“孔女神”的风情万种展现得淋漓尽致。回过头看,孔连顺自觉他带给观众的笑点其实并不取决于反串,“我觉得主要在于人物的属性,一般我演的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基本都是那些比较呆萌可爱的类型,能够得到观众的同情。”
女人演多了,想演回男人本色;呆萌演多了,想演带点心机的老爷们。用他的话说,“如果你问我想演什么样的角色,我的想法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有意思就行了。”拍喜剧,在为他人带去乐趣之前,先满足自己,这话听着一点没错。
喜剧是道难题
“二次元流派”,这句带着调侃的玩笑话,却能很好地形容出网剧《万万没想到》的喜剧表演带给观众的直观感受。网剧不好拍,走喜剧路线的网剧更不好拍,怎么把更为年轻化的观众逗乐,成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摆在孔连顺面前的难题。“我们做的是偏网络的喜剧,与传统的喜剧风格相比,它的难度在于要找到网络流行的笑点,找到网友喜欢的搞笑的方式。这需要很多我们自己的思考,所以我们会看许多动漫,借鉴动漫人物的表演方式,也会吸收当时流行的幽默梗,将它代入到表演中。”关于《万万没想到》,孔连顺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在他的话里,有一句话可以作为核心思想进行总结,“千方百计去贴近观众”。
从网络喜剧,到喜剧电影,贴近观众的这条主线虽然未变,但表演节奏却天差地别。从特效师半路出家的孔连顺,除了和前辈探讨表演节奏该如何把控,“观察”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绝世高手》的片场,范伟正在演戏,而在一边的角落里,有一双眼睛正在偷师。不止是前辈,和孔连顺搭档的演员也成了他观察的对象,“我得观察他们是什么样的节奏,然后再做一些调整。就拿这次和卢正雨搭档来说,我俩饰演的这两个角色就像相声里的逗哏与捧哏一样,要非常熟悉搭档的节奏,才能出彩。所以当时花了很多工夫在与卢正雨的沟通上。”
下了片场,孔连顺穿上舒适的家居服,和很多“宅男”一样喜欢窝在家里的沙发里,把时光消耗在美剧、日剧上,也会对着喜爱的漫画、动画嘿嘿傻笑。比起《万万没想到》里那个随时随地可以讲个冷笑话的“孔女神”,这时的他将闷骚表现得很极致。在他的脑袋里,以上这些带着些许娱乐大众性质的消遣物,有了新的生命,他像挖宝藏一样,挖掘其中的亮点,然后试图运用到日后的喜剧表演中去。孔连顺说,自己是一个平时想的比做的更多的人。
“我不想一直演纯粹搞笑的喜剧,但是我也不能‘嘎嘣’一下直接去演正剧,对吧?不然观众看到我就想笑,这也不行。”孔连顺对于自己的喜剧之路,还不能计划得很仔细,精确到每一步。但他偷偷地想过最为耀眼的目标,想要成为一代喜剧大家, 比如周星驰、卓别林。这都是私下里的小心思,落到实处,孔连顺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演出自己的喜剧风格,走一条自己的路。“现在有那么一点点自己的风格,但更多的还是在摸索当中,因为演戏的经历毕竟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琢磨。”
孔连顺将演戏比作人生路上“挺大的一个岔路”,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爱上了表演,大概是在发现有很多观众表达了对他的角色的喜爱之后。他和那些偏爱取悦自己的表演者有些不同,他更喜欢被观众取悦,“至于说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爱上表演,其实并不是在演的时候,那时候基本都在代入角色的状态。更多的是演完之后,自己觉得很惊喜,甚者是在演的片子上映之后,观众很喜欢,我就会很有成就感,就想继续去演更好的。这和做特效是同等的意义,做特效想做更精致的画面,做演员也想做更好的演员。”
“演戏真的会上瘾的。”说出这句话的孔连顺,大概因为发现了新的人生趣味,眼里都是笑意。自己正在做的,恰好是自己喜欢的,这条岔路走得很值。
TALK 对话孔连顺
Q: 你以前演过很多女性角色,这次演一个彻头彻尾的男性角色,有哪些不同的体验?
A:最直接的体验就是化男妆比化女妆容易得多。演女性的话,因为我本身是男性,需要去模仿和想象;而演男性,只要将自己的本色表露就可以了。
Q:这回在《绝世高手》中的表演与你之前演过的喜剧有什么区别吗?
A:之前演的喜剧都比较碎片化,大多是语言上或者外形上比较搞笑。而这部电影有条完整的故事主线和人物剧情,讲述的是一个更连贯的喜剧故事。
Q: 在拍戏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A: 有趣的事情很多,刚开始时以为范伟老师这样的老艺术家肯定会特别严肃,其实他很随和,蔡国庆老师也很幽默。我们在拍戏间隙,剧组会一起娱乐放松一下,比如“聚众打牌”。
Q: 从拍网剧到拍电影,你有思考过如何提高驾驭喜剧的能力吗?
A: 理论方面,我会看一些书来巩固基础。但实践方面,还是要靠自己去摸索,因为喜剧不光是讲几句好笑的台词,还有肢体、眼神、形象上的表达。在拍摄时,我也会和导演讨论应该怎么去诠释角色,这些都是我需要去做的。
Q: 你原来是特效师出身,那现在还会做特效的工作吗?
A: 现在不会坐在电脑机房里正儿八经地做特效,它变成了一种兴趣爱好。有时候去拍摄现场,我会多几句嘴,给导演提个醒。
Q: 贾玲接受采访时说过,她不减肥的理由其实是为了喜剧效果,那你会有这样的考虑吗?
A: 其实我和贾玲的处境是类似的,我演的角色大多是胖胖萌萌的,因为体形上的笨拙感会加剧一种喜剧上的表现力,比如说一个瘦子摔倒了,观众会说很心疼,一个胖子摔倒了,观众更多的会觉得好可爱。这就是一个演员为了角色做出的牺牲,当然之后要是有需求,导演说你要演一个瘦瘦的帅哥,我也是会很乐意,狠下心来减肥的。
Q: 那你自己想过去演帅气的角色吗?
A: 我想过是不是要去演个帅气的角色,但现在确实胖胖的角色演得比较多,因为观众比较认可。我的微博评论里,经常会有网友留言,“孔连顺你不能瘦,瘦了我就不看了”。所以说,现阶段的话,还是以胖一些的形象出现。当然,我是打算慢慢瘦一点,再瘦一点,让观众慢慢能接受我。
Q: 《绝世高手》前几场的路演,你都有吃很多当地的特色美食,这次来到上海打算吃些什么美食?
A: 我打算发布会结束以后就去吃美食,哈哈哈。听说上海有很多很著名的夜宵,比如耳光馄饨、豆浆油条,包括上海有很多非常好的日料店,还有很多,我给你数一下,黄鱼面、生煎……还在回忆中,好吃的太多了。
Q: 你会去电影院看自己演的电影吗?
A: 我们跑路演的时候,如果恰好碰上影片放映到一半,我和导演就会悄悄溜进去,看看观众们的反应。如果他们能开怀大笑,我就会很开心。
Q: 之前你有参加过一个约跑的活动,你个人喜欢运动吗?
A: 我是喜欢运动的,之前因为运动细胞不太好,只是做一些竞技性不强的运动,比如说游泳。最近有和同事去打篮球,找到一些成就感,发现大家都让着我,打起来很轻松,以后会多打打篮球吧,哈哈哈。
Q: 现在最能让你感到满足的是什么事?
A: 现在最能让我有满足感的,就是能够看到一个好本子。每次看到一个好剧本的时候,就会特别高兴,然后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想着怎么来演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