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贝他的变形金刚时代
2017-08-29纪如泽
文/纪如泽
迈克尔·贝他的变形金刚时代
文/纪如泽
作为《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核心人物,美国导演迈克尔·贝始终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尽管随处可见的爆炸场面的“炫技风”和铺天盖地的广告植入,让他受到了不少影迷和影评人的吐槽,但我行我素的迈克尔·贝仍旧保持着自己对电影的认真和专注,对电影要求近乎苛刻的他被称作片场的“暴君”。迈克尔·贝在20多岁的时候,主要从事广告与音乐录影带的制作,但真正令他在中国影迷心目中树立地位的还是他一手打造的《变形金刚》系列电影。陪伴《变形金刚》系列走过十周年的迈克尔·贝在《变形金刚5》上映前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执导《变形金刚》,这次真的要跟擎天柱和大黄蜂说再见了。”
十年《变形金刚》,难说再见
迈克尔·贝早已不是第一次“威胁”要离开《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了,他首次说要离开是在2007年,然而就在宣布“我不会执导《变形金刚2》”的第二天,迈克尔·贝就跟派拉蒙签下了执导续集的合同;2009年他再次表示要离开:“在《变形金刚》电影宇宙待了三年半以后,我已经待够了。”2011年时,派拉蒙曾表示他们正打算让迈克尔·贝执导《变形金刚4》,结果他马上公开予以否认;2014年,迈克尔·贝又说自己希望尝试新的冒险,同时将《变形金刚》的导演之位让给其他人,但最终《变形金刚5》的导筒还是交到了他的手中;2016年,迈克尔·贝又说《变形金刚5》将是“最后一部”了。但《变形金刚5》的结尾仍给观众留下了新的悬念,续集似乎依旧有可能性。直到迈克尔·贝今年年初在个人社交网站发表长文表示了“辞导”的决心:“我热爱打造这些电影,这部电影的拍摄格外有趣,但是可能真的是时候了,所以我要将最棒的一部《变形金刚》带给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么一个时刻,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变。大黄蜂需要一个更了解他的导演。”
对于《变形金刚5》,迈克尔·贝将它看作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章,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他的合作伙伴兼电影男主角沃尔伯格也对迈克尔的“辞导”声明发出了回应,“他说这是他最后一部《变形金刚》电影,那我们等等看,这到底是不是真的。至于我,我不知道,如果他愿意继续拍,我也愿意继续演,电影圈里没有多少个迈克尔。”但是,在英国伦敦为《变形金刚5》举行试映会时,迈克尔·贝现场透露派拉蒙正在打造14部《变形金刚》的衍生片,而且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执导其中的一部衍生片。
从2007年诞生开始,《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炫目的视觉效果、紧张刺激的情节设置以及一众无可取代的汽车人,都令影迷为之疯狂。迈克尔·贝在全世界各地也收获了一大批粉丝。说到“再见”,迈克尔·贝几次表示“很难过”:“这么一部系列电影我很难跟它说再见,很难跟大黄蜂说再见,我很享受拍电影的过程。”尽管迈克尔·贝没有透露原因,但在外媒看来,他之所以不想真正离开“变形金刚宇宙”,一来是因为对这个系列电影感情太深,二来则可能是因为“钱”。据美国财富杂志《福布斯》统计,迈克尔·贝执导《变形金刚1》到手的各种费用就高达8000万美元,而且从2009年开始,他还获得了跟《变形金刚》电影有关的玩具系列8%的销售分成。外媒估计,在过去的8年来,《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各种收入肯定让迈克尔·贝赚得盆满钵溢。
但颇有遗憾的是,《变形金刚5》并没有同前作一样成功俘获观众的心。尽管制作方尝试在剧情上做出改变,最终带来了更为深入的故事《最后的骑士》,揭秘《变形金刚》与亚瑟王时期圆桌骑士团的渊源,还引爆了擎天柱与大黄蜂的反目大战。但其在美国国庆节档期依然表现不佳,国庆档周末票房为1700万美元,上映至今在美国本土共收获票房1.021亿美元。这是整个“变形系列”最低的首映票房记录—尚不及《变形金刚4》的一半。美国票房权威机构Exhibitor Relations的高级票房分析师杰夫·博克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关键是要脱离迈克尔·贝。他已经完成了他的工作,也带来了数十亿的收入。”博克说,“但是我们似乎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同样的内容。为了重振国内电影市场,必须换个人给这个系列注入新的活力。”
从广告和音乐出发
1994年,迈克尔·贝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作品《绝地战警》,这部由威尔·史密斯和马丁·劳伦斯主演的影片一经公映便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并获得了1.4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但此之前,迈克尔·贝始终在广告和音乐录影带领域活跃,20多岁的时候,迈克尔主演拍摄广告宣传片与音乐录影带。他制作的音乐录影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因此而获得了一系列MTV大奖的提名。除此之外,迈克尔还为诸多世界著名的品牌制作商业广告,并因此获得多项年度商业广告大奖的奖项。迈克尔为米勒啤酒制作广告宣传片而捧走了当年法国戛纳最佳啤酒广告宣传奖金狮奖,为Got Milk制作的宣传片捧走了该奖项的银质奖章银狮奖。他在广告制作上的卓越表现引起了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和唐·辛普森的注意,也开启了属于迈克尔·贝的动作大片时代。而这一切或许早在迈克尔·贝青年时期的经历中就有些许昭示。
1965年2月17日,迈克尔·贝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由其养父母抚养成人,父亲是书商和精神病医生,母亲则是一名会计师。13岁时,他就在家中用鞭炮炸毁了一辆玩具火车,并用养母的8mm相机拍下了火光四溅的一幕,“爆炸式”拍片的禀赋在少年时期便显现出来。这一炸把房子给点燃了,还惊动了洛杉矶火警,小迈克尔被禁足两周不许出门。1980年夏天,15岁的迈克尔·贝在卢卡斯电影公司实习,参与了《夺宝奇兵》的故事脚本完善工作,这部大电影的导演正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当时完成工作后,迈克尔感觉这部电影必定是个烂片,谁知在影院观看后却被彻底震撼,从此成为电影导演的梦想便在他心中生根发芽。9年后,当迈克尔·贝第一次与斯皮尔伯格正式会面时,他毫不遮掩地向前辈直言了这段不可思议而且改变他命运的经历。此后,他在卫斯理安大学学习英文和电影专业,毕业后又在帕萨迪纳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继续钻研电影。
《绝地战警》之后,迈克尔和布鲁克海默紧接着共同制作了第二部影片《勇闯夺命岛》。这部由肖恩·康纳利和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影片最终确立了迈克尔·贝的电影导演地位,在全球聚敛了3.4亿美元的票房,获奥斯卡最佳音响奖提名。迈克尔随后便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Bay Films”,并和迪士尼签下了两部电影合约。在1998年上映的《世界末日》获得了四项奥斯卡提名,也拿下了全球5.5亿美元的票房,让迈克尔·贝的导演生涯看起来顺风顺水。然而,虽然《绝地战警2》取得了前作两倍的票房成绩,但《珍珠港》和《逃出克隆岛》却未能获得预想中的成功,引来恶评一片,票房上的表现也不尽如意。批评声主要集中于质疑迈克尔的炫技,以及他缺少对战争和人性的反思,更有人说他把《珍珠港》拍成了自娱自乐的巨额爆炸游戏。
成也爆炸,败也爆炸
虽然迈克尔非常喜欢专注于拍摄日出和黄昏的镜头,这些优美的画面在《珍珠港》和《变形金刚》系列中都能够看到。但爆炸始终是“迈克尔式”电影不可或缺的画面,不管是处女作《绝地战警》还是经典的《变形金刚》系列,无论是美国军队、反叛分子,还是外星人,都在不停地被“爆炸”,而带有先天光环的主角们从爆炸场面中优雅逃脱也是他的固有模式。铺天盖地的爆炸,惊心动魄的追车场景,香车美女的完美搭配,以及活灵活现的机器人无疑既是迈克尔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亮点所在。迈克尔曾一度被称为“破坏王”,不仅仅是因为破坏性的场景之多,更多的是爆炸频率之高让人目不暇接。在迈克尔的观念中,不仅要向观众传达爆炸这件事儿,更重要的是要让观众感受到爆炸的过程。
影片《珍珠港》中,飞机从云层中投下炸弹,接下来的几个镜头全是特写关于炸弹下落的经过,切换不同的角度,表现战舰所受毁灭性之大。此外,关于追车,这是影片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场景,由于车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车与电影的结缘无疑可以碰撞出不少火花。车的速度是人向往的,当追车的镜头从观众眼前闪过,激动的情绪无疑被充分调动。为了满足观众最大限度的视觉满足和感官刺激,迈克尔在影片中更多使用的是破坏性追逐。在《珍珠港》中,这种追逐进一步升级了,变成了空中的追逐战。在枪林弹雨中飞机在空中一闪而过,这种对于速度的奇观追求不停挑战着观众的观影期待。
值得一提的还有迈克尔快速凌厉的剪接。在迈克尔的作品中,这种快速的剪接时而出现,在《绝对战警》中马丁·劳伦斯与威尔·史密斯所饰演的两个活宝级拍档在与敌人周旋的过程中,追车场景的拍摄可以用炫目来形容,更多的是看到镜头不停的跳切,由不同的机位同时拍摄,最终选取最为震撼的经典镜头进行拼接,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使故事更为紧凑。炫目的运动镜头、快速的剪辑模式和火爆的特效场面,这些都是迈克尔·贝电影里不可或缺的导演风格,并且已经融进了他的血液。喜欢他的观众可以赏心悦目地欣赏“爆炸贝”的视效风格,反对他的影评人则把迈克尔打造的精美画面当成漫无目的的“炫技”。
缔造“变形金刚时代”
无论外界如何争议,《变形金刚》确实让迈克尔·贝走向了更广阔的电影世界。2005年,迈克尔接受“电影启蒙恩师”斯皮尔伯格的邀请,接下派拉蒙全新打造的真人版科幻电影《变形金刚》的导演工作。“变形金刚”的动画版曾在1986年登上大银幕,却在影评人的口水中黯然退场。但独具慧眼的斯皮尔伯格坚信自己的眼光,力排众议终让擅长商业动作片的迈克尔和这部机器人电影完美结合。当派拉蒙与梦工厂下定决心要将《变形金刚》重新提上拍摄日程的时候,无论是斯皮尔伯格还是迈克尔·贝都发现所要面临的难题绝非简单的改编。他们要理清众多巨型机器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与“变形金刚”有关的千丝万缕的历史线索。原因在于自“变形金刚”诞生以来,它在全球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任何对细节的不谨慎处理都会引起忠实粉丝的围攻。因此在电影开拍前,迈克尔还专门到孩之宝公司总部去上过 “变形金刚基础知识培训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变形金刚”首部电影的首日票房就打破了《蜘蛛侠2》创造的纪录,并最终在全球获得了7亿美元的票房。亮眼的成绩让梦工厂决定继续由迈克尔担任续集导演,也开启了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时代”。动感的画面和火爆的场景让观众在电影院里大呼过瘾。此外,由于迈克尔·贝与美国国防部有着长期愉快的合作关系,《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拍摄得到了美国军方的大力协助,影片中出现了真实的空军基地、五角大楼。军方还出动了CV-22鱼鹰旋翼机、F-22猛禽战斗机、F-117隐形战斗机、C-130和C-17等高端装备。与此同时,《变形金刚》电影的成功也为美军做足了宣传,美军先进装备得以展示,双方达到了共赢的目的。时至今日,虽然《变形金刚》的全新定位依然招致不少粉丝的非议,但无法否认的是它确实却创造了电影界的票房神话。2009年8.36亿美元、2011年11.23亿美元、2014年11.04亿美元,而它在中国的票房更是水涨船高,其豪放的吸金能力也促使孩之宝与派拉蒙有了打造“变形金刚电影宇宙”的计划。
然而,在商业上获得空前成功的迈克尔·贝在影评舆论场中却始终没有得到太多正面评价。“爆炸贝”自成一派风格鲜明的镜头语言也成为其“过度商业化”批评的例证。有粉丝和影评人批评迈克尔为了卖广告赚钱,让剧情被削弱,人物角色脸谱化,逻辑漏洞更是层出不穷。德克萨斯大沙漠里可以用中国的银行卡取钱,在美国喝中国乳制饮料也不成问题。《变形金刚》第一部的烂番茄新鲜度57%,还没跨过及格线,但观众给出的爆米花指数却高达85%,可见电影的两极化口碑分化之严重。不过从第二部开始,不论是烂番茄新鲜度还是爆米花指数都没能跨过60%大关。被植入了生硬中国广告的《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则更为惨烈,影片在北美多地遭遇密集的口碑差评轰炸,部分美国媒体甚至给该片打了零分。此外,迈克尔·贝影片篇幅一贯冗长,早年《珍珠港》长达183分钟,2014年的《变形金刚4》长达166分钟,《变形金刚5》也有将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长。面对批评声,身经百战的迈克尔却能够泰然处之。他表示自己从来就不读影评:“我很早以前就从杰瑞·布鲁克海默身上学到,不要读夸奖你的评论文章,也不要读批评你的文章。老实说我就是不读任何评论文章,有一篇某知名杂志写的关于我的文章,我朋友特别喜欢,我也没读过,我就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是这么看的,大概每部电影有一亿一千万的观众和六百个电影评论员,我不是给影评人拍的电影,我是给喜欢我电影的观众拍的。”
“片场暴君”VS“行业天才”
除了对外界评价毫不关心之外,迈克尔·贝在片场是出了名的严格,精力充沛的他常常要求剧组成员连轴转,对于影片制作细节追求完美,并且对电影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强烈的控制欲,这让许多演员都和他产生过过节,由此甚至获得了“片场暴君”的称号。在《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中,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英国机器人专家艾德蒙·伯顿爵士,他帮助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凯德·伊格尔准备开展人类的最后决战。迈克尔的“暴君”风格曾让年事已高的霍普金斯有些许担心:“我从澳大利亚的《雷神2》剧组到英格兰拍摄这部电影,我不知道会面对怎样的情况,我从外界的传言中得知迈克尔比较严厉。”迈克尔·贝的统筹力体现在各个方面,对于霍普金斯戏服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我在片场做好了造型等待拍摄,他想要保证我穿的是正确的衣服,决定让我再带个围巾并改造一下整个大衣的造型。当时我就知道,他才是这里的老大,电影要从他的视角展现,而不是我的视角。”虽然霍普金斯会有自己的想法,不过作为专业演员的他依旧接受了导演的建议。
迈克尔与他团队的专业、高超的技巧很快打消了霍普金斯一直以来的顾虑:“就好像一个优秀管弦乐队的指挥,导演必须严厉,才能统领他所有的力量,这对影片和剧组来说不是坏事。他的剧组成员都是和他合作过很多次的,所以很多事情都用不着迈克尔事无巨细的吩咐,剧组成员也会心领神会地自觉就位。迈克尔在拍摄过程中并没有暴怒的场面,他身上有很多活力,能让每个人保持生机,他工作非常有热情,速度也很快。”除了特效,迈克尔还需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实现最极致的瞬间,这就对演员的体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就连年近八旬的霍普金斯也“未能幸免”,一场开着兰博基尼飙车的戏份就让霍普金斯着实出了一把冷汗:“当时,我们必须在临近白金汉宫和海军拱门的一家购物中心里驾驶一辆时速121km的兰博基尼,迈克尔问我能不能亲自演。我告诉他我连进到这辆车里都困难,它看起来像是一台火箭。我的妻子也在场,连她都觉得不可思议,拍这场戏我几乎是抱着九死一生的信念去演的,好在那会儿有一个特技司机坐在我旁边,最后走了三遍才把这场戏份完成,那一刻我才觉得这次体验棒极了,还想着也许能开得再快点。”
身为“片场暴君”的迈克尔·贝在许多专业合作者眼里同时也是个“天才”。安东尼·霍普金斯把贝导与斯皮尔伯格、斯科塞斯等导演列为“同类人”。“他告诉我他对变形金刚小机器人做的改动,解释他怎么升级它们,去与特效师沟通然后设计,搞定金属上的所有光线细节。我心里就想‘这人是个天才,真的是天才’。”参演过四次《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杜哈明则惊叹迈克尔把剧本上的文字翻译成电影的超能力。即将告别“变形金刚”的马克·沃尔伯格表示迈克尔是非常有活力的导演,他拍电影的方式也让人着迷。“我从没有见过像他一样这么有天赋的人,也从没有遇到过像他一样能在电影制作的各个方面都能让我受益的人。”
事实上,“暴君”抑或“天才”,都无法掩盖迈克尔·贝在好莱坞影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开启了“变形金刚”时代的广告人出身的美国人,或许不是最优秀的导演,但无疑是最成功的营销策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