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探讨

2017-08-28王永红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学管理以人为本策略

王永红

摘要: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指的是管理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与协作,对传统模式学生、老师与校领导三方主体,有清晰界限划分、相互对立僵局予以打破,构建和谐平等融洽关系。在小学学校管理时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小学教改必由之路,亦是对小学管理相关问题加以解决的关键。而想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靠学生、老师与校领导团结协作,要重视学生需要与个性表达,最终促进管理质量的大幅提升。合自己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管理 以人为本 策略

现代社会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管理者只有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对小学管理工作的要求。

一、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1.教师评价机制落后。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学校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管理细则,教师根据细则安排日常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限制颇多,制约了其创新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尝试,抑制了其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学校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也相对落后,多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考核依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教师不得不为了提高学生整体分数而加大课业量,教师的创新教学意识被大大制约,使得教学管理模式越来越僵化。

2.教学评价标准不科学。近几年,小学生减负呼吁之声不绝于耳,但现在似乎是这种负担不减反增,小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体现不出教改成效,对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开展落实具有一定消极作用。小学生想要升入好初中,也必须通过题海战术求生存,在社会各方成绩为主思想影响下,学校管理中学生只能扮演被迫听从安排的角色,学习热情较低,不得不接受事倍功半的效果。小学阶段是孩子培养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学校应注重其个人素质的养成,不应让孩子过早承担沉重的课业压力,着力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和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能力。而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学校和教师都习惯了以分数论成败,从此处不难看出,传统学校管理模式会使教师创新发挥缚手缚脚,学生个性发展也得不到保障,学生课堂上与课堂后思想与行为都明显受限,当学生思想与行为不符学校管理规定时,就会被老师勒令停止。在成绩为主环境中,老师与家长也是不停在给学生洗脑,认为成绩是万能的,艺术课程明显要给主科课程腾地方,学生综合发展在此环境下也仅是空喊口号而已。

由此可见,小学教学管理亟需变革,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入学校管理,将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还于师生,实现多方位高度统一,才可有效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水平。

二、“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

1.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校领导是制度的制定者以及制度的实施者。对于管理者而言,首先,应当在思想上加以改变,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始终放在首位,尊重教师以及尊重学生,更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充分的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切实的进行实际的调查,尊重实际,充分的接纳学生以及家长的需求,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深入对学习事务的政务工作进行公开透明的展示,真正的做到学校管理的和谐。

2.评价机制实现多元化。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学校的评价机制也亟需改善,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应改变以往学生成绩的单一标准,采用更为多元的评价模式和机制,多角度入手,降低领导的评价权重,并开展教师互评和师生互评活动,作为评价结果的参考依据。

3.管理制度实施与人性化和谐统一。学校管理制度是刚性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柔性化,渗透人本的管理思想。不能将制度作为制约管理发展的桎梏,将人性和关怀更好的糅合到管理过程中。学校对于教师的成长应当时刻关注,需要对教师进行不断的培训,关注教师的自我成长以及自我完善。校领导需要集思广益,虚心的对教师的意见进行吸纳,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地落实,教师在这种环境中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一种被尊重以及被信任的满足感,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努力完成,充分落实,全力投入到学校的教育事业之至。

4.情感投入,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情感投入作为“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表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需要彼此之间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和谐。教师都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上进心,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及时把握他们的动态和心理活动,为教师进修、评优、评职等创造条件,关心老教师、退休教师,下大力气解决教师生活中的困难,需要利用节假日进行旅游活动的组织或者是集体聚会,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营造一个大家庭的和諧氛围,极大的提升在今后工作效率。

三、以人为本思想下学校管理策略

我国小学教学缺少以人为本现象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学校领导习惯性地扮演着学校管理所有环节安排者与控制者,更有甚者某些小学中校领导还有一言堂一说,就是校领导说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师生只有照做的份。而小学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是养成学生学习主动与终生学习思想的阶段,如果让学生感觉不到压力,反而非常享受学习过程,那么学生未来一生都会对知识感到孜孜不倦,相反的,学生个性得不到抒发,学习压力只增不减,长时间下来就不会再愿意学习,或者是对学习感到厌烦,对学生一生发展都会有不利影响。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小学学校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方针,才会异常重要。以人为本注重校领导、老师与学生三者有机融合,提倡给个性以绝对尊重与人性关怀基础上,展开小学学校管理的相关工作。所以,小学学校管理之中务必要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校领导应当看清以人为本的重要作用,对以人为本相关概念加以了解,并在进行学校管理时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将民主性发扬光大。同时,新时期教学也与以人为本密不可分,校领导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时,也需要全方位考量学生、老师或家长需要,让学校管理变得更为民主,使学生、教师与家长也更乐于扮演好本身角色,成为科学开展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助燃剂。

总之,在当今的小学学校管理中,转变思想观念,打破旧有僵化、教条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应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学生人格,关心他们的情感,注重其价值实现,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共建科学、民主、平等、自由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苏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J].学周刊,2014,(11).

[2]刘晋云.探索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实践路径[J].新课程学习,2014,(02).

[3]王丽香.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2013,(11).

[4]张国华.“以人为本”与小学学校管理[J].内蒙古教育,2012,(9).

猜你喜欢

小学管理以人为本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谈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管理工作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