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君的书法之美
2017-08-28文/李晶
文/李 晶
王烈君的书法之美
文/李 晶
◎王烈君作品
女书法家王烈君对书法如痴如醉的热爱,让人十分敬佩,在年仅22岁的时候,她就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让许多人望尘莫及。她是贵州省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书画院书画师,贵州省青联常委,贵州画院特聘书画师,贵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她说,自己并非名家之后,也没有天赋异禀,能获得今日之成就,完全靠的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勤奋的耕耘。
如此的执着,正和她的名字相符合:烈君,热烈的君子。这原本是一个男子应有的名字,但用在温婉质朴的王烈君身上,更是相得益彰。既有热情的一面,又有谦和的一面;既有对现代时尚的追求,又有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她的书法作品也是,既不失大气磅礴,又不乏细节钻研,经历了习书的青涩,寻求自我风格的突破,到如今她需要的是从书法里展现她对中华文化的别样理解。
4月14日—5月14日,王烈君书法展在贵阳花溪板桥艺术村开展。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烈君的书法世界,体会一下她用情、意、理书写的世界吧。
情趣之美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形式,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艺术的抒情性是任何作品都无法逃避的,情趣之美正如张旭主张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人的情感、心态发生了变化,书法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情趣。“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这样的描述,虽然讲的是书写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引起的书法情趣之美的变化,但放长远了看,一个人对于美的认识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必然会影响书法作品的创作。观王烈君的书法,干练、利落,笔墨之间有一股大气流露,与时下流行的率意潦草、任笔而为的“流行书风”大相庭径。不追求噱头,也不追求夸张,而是内敛、沉静,于稳健中求突破,于传统中寻创意。这种情趣之美,既有浪漫主义的真情流露,又不乏古典主义的笔墨自然,少了些许浮躁之气,多了几分纯任之美。
意趣之美
书法史上有所谓的“宋人尚意”之说,“意者,理想之追求,意蕴之流溢,个性之抒发,风神之呈露也。”崇尚意趣之美,必然少不了个性的表现。当今的书法审美,已经从相对狭隘的庙堂之书、文人之风,扩展到了通过展厅进行交流的民间书法。正是因为书法从高阁走向了日常生活,这更需要书法家们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塑造不一样的书法风格。王烈君的书法时而有浪漫的放逸之气,时而又有严正的韵味之致。这些都不是随意得来的,而是源于她对书法艺术的深刻思考,不追求人云亦云,也不追求标新立异,而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孜孜不倦的学习和领悟中获得自己独特的意趣指向。这种意趣之美,如静静流淌的河水从光滑的青石上趟过,不动声色,从容不迫。
◎王烈君作品
◎王烈君作品
理趣之美
说如果王烈君视书法为生命,应该是不为过的。内心有着对书法如江海般激切的飞扬灵魂,外在却彰显出书法家的沉默清寂与从容淡定,这就是书法艺术里的“理性派”。王烈君的作品很注重书法的结构秩序和审美规律。在创作时候也一定是“绝滤凝神,心正气和”,而完成后的作品也必定是“点画调匀,上下均平”。理性派表现出来的规律美正是因为着眼于书法的气势变化,偏重动态,而获得的韵律之美。这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律动,充分发挥了文字的造型性,增强了书法的表现力。正如我们所说,王烈君就是这样一个热情的君子,她绝不会追求哗众取宠,而是通过理性的表达来获得书法的理趣之美。
责任编辑 陆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