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古茶香
2017-08-28樊园芳乔啟明
文/樊园芳 图/乔啟明
黔山古茶香
文/樊园芳 图/乔啟明
◎春到茶乡
◎普安县雪浦乡德依村古茶园中的千年古茶树
早在秦汉时期,贵州先民便开始种茶、制茶、饮茶,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和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
现在,贵州仍分布着大量树龄上千年的古茶树,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1980年,几位科研工作者在晴隆、普安两县交界的云头大山无意间发现一颗茶籽化石。这颗茶籽化石最终被鉴定为“新生代早第三世四球茶茶籽化石”,距今约100多万年。
全世界迄今唯一一颗茶籽化石的发现,再次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贵州则是原产地的核心区域。贵州,拥有世界级的古茶树资源,如何在保护好这些“活化石”的同时,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研究价值,成为摆在贵州茶人面前一个避不开的课题。
从贵阳市中心驱车往西行驶20余公里,便进入花溪区久安乡。久安乡有距离贵阳城区最近的古茶园。
在久安乡,目前仍生长着50000多株古茶树,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最大规模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古茶树,也是最大的灌木型古茶树居群。
距久安不远的党武镇掌克村,种茶历史已达百年之久,村中分布着500多亩82000多丛野生茶树,大多树龄在500年以上。
◎茶园之韵(瓮安)
◎发现于贵州晴隆的世界唯一茶籽化石
不止于花溪、党武,全境皆可产茶的贵州,是我国野生乔木大茶树和灌木古茶树保存最多的省份之一。
在茶籽化石发现地普安,生长着世界上范围最大、数量最多、树龄最长、保存最好的野生四球古茶树活体群落,数量多达20000多株。众所周知,那颗迄今100万年的茶籽化石,正是一颗四球茶籽,因而,四球古茶树又被人们称为茶树中的“活化石”。
习水县境内,目前发现千年以上古茶树有58株,800年以上的有300余株,500年以上的3000余株,200年以上的1万余株,多为乔木型,其中仙源镇古茶树最为集中。
在道真县棕坪乡,集中连片的古茶树面积近2000亩。最具代表性的古茶树,树干周长2.85米,树高12.8米,树冠9平方米,被当地人称为“茶树王”。
沿河古茶树广泛分布在7个乡镇28个村,1000年以上树龄茶树有300多株,100年以上树龄有40000余株。这些古茶树包括特大叶种、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有乔木型、半乔木型、乔木柳条型、乔木丛生型、灌木型等多个类型。尤其是塘坝镇的古茶园,是目前贵州省发现的最早人工古茶园,可追溯到唐宋时期。
普定县化处镇,树龄百年以上的有2000多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古茶树位于张家村。2008年,中国茶叶研究所的专家现场勘测,该树高3.2米,直径0.87米,占地50余平方米,是目前发现最粗、最大、最老的灌木型古茶树。
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气候条件,孕育和保留了全球最集中、最丰富的贵州古茶树资源。
这些历经千年的古茶树,不仅是记录贵州种茶史的活化石,也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库。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全省具有一定规模(10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古茶园达18处,200年以上的古茶树15万株以上,其中千年以上的古茶树万余株,在国内极为罕见。
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古茶树兼具“经济林木”和物质文化遗产双重属性。因大多分布在地处偏远的山区,群山阻隔道路难行,古茶树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如今,随着古茶树受到越来越多茶客追捧,过去不值钱不高产的古茶树变身摇钱树,出现了过度采摘、茶园管理不当、破坏茶树生存环境等诸多问题。
贵州,拥有世界级的古茶树资源,如何在保护好这些“活化石”的同时,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研究价值,成为摆在贵州茶人面前一个避不开的课题。
◎古茶树祭祀仪式
2016年11月,贵州成立省级古茶树保护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并启动古茶树保护地方立法工作,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将《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列入2017年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正式项目。
在普查贵州古茶树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古茶树资源,成为茶界专家的共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认为,古茶树是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需要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夯实贵州古茶树和贵州茶的竞争力,支撑起贵州作为世界茶树起源中心的地位,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传承好、发扬好。对茶文化的挖掘和对古茶树的保护与利用,一定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要把国内外、省内外以及各方面的资源集中起来,为古茶树的保护利用提供支撑。
贵州省农委副主任、省茶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说,保护古茶树,首先要做好古茶树普查工作,对一些重点保护的古茶树进行精确定位;要维护好古茶树的生物多样性。那些在深山的古茶树,我们就不要过多地打扰它们,我们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更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些好的基因,建立自己的基因库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 袁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