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艺术的贵州表达
—— 访“阳明的故事”参展艺术家陈加林
2017-08-28李屹邬建玲
文/李屹 邬建玲
人文与艺术的贵州表达
—— 访“阳明的故事”参展艺术家陈加林
文/李屹 邬建玲
问:请您介绍一下您的书法风格。对您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是哪几位,产生了什么影响?
陈加林:我一向追求雅拙、古意、遒劲……“笔墨当随时代”,即社会的认知,对文化的认知,来感知解读古人,亦古亦新,有情感精神的审美诉求、或者说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期待。影响我的书家,首推王羲之、王铎、张旭、怀素等等,还有许多民间写手。
问:在这幅以“阳明的故事”为主题的书法创作中,能聊聊您创作它的故事吗?在创作过程中,对“阳明心学”有何种体悟?
陈加林:“阳明的故事”是本次展览的主题,主要书写阳明先生的文句,就本幅作品是命题而作。大多书家都是惯性而为,没有太多的“意指”和“专为”。只是平时练习的书风追求,在具体的纸上流露。因是命题,我写了很多幅才觉得稍稍自己满意一点。
我正好挑选的是阳明先生《传习录》里“良知”的具体述说。的确越写越有深一步的理解,慢慢体悟。阳明先生说的:“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一念之始,应是良知良能,若是正心、道心所在,必是心灵之声。艺术更应发乎于最接近“心灵”之态,才有真善。这是我的一点粗浅体悟。
◎贵州 陈加林 尺寸:138×68cm
问:对于“阳明的故事”这样具备学术性与文化性的专业展览,您有何期待和看法?
陈加林:我认为应该称呼为“主题”展,至于阳明之学,只是书写者依托的载体。这不是书法艺术本身专业学术展,而是一个主题展,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
期待的是,这种主题文化专选与书法艺术的结合,更强调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这是书家的一种理想期待,艺文兼备,内容与表达一致。更应期待的是这类主题活动,是人文与艺术的贵州表达,发出贵州之音,讲好我们的故事。
责任编辑 邱奕 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