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的效果分析
2017-08-28王巧菊
王巧菊
(新疆福海县人民医院,新疆 阿勒泰 836400)
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的效果分析
王巧菊
(新疆福海县人民医院,新疆 阿勒泰 836400)
目的 分析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的效果。方法 以2014年4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8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患儿为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4例,其中,每组包括37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与37例肺炎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肺力咳合剂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疗效显著。
肺力咳合剂;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起病急,常伴随有高热症状,若诊治不及时,可诱发心、脑系统炎症,严重时,可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及时诊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为患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院以148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患儿为对象,经肺力咳合剂治疗,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4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8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患儿为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39例男,35例女,年龄为5个月~12岁,(6.3±2.49)岁为平均年龄。研究组,41例男,33例女,年龄为9个月~11岁,(6.1±2.68)岁为平均年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并不明显差异,但两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例如,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半合成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肺力咳合剂治疗,按照0.5 ml/ kg的标准,口服肺力咳合剂(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136)治疗,3次/d。所有患儿均连续用药2个疗程(1个疗程为7d),完成2个疗程治疗后,评估患儿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至正常状态,无肺部湿罗音,经X线与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体温基本正常,伴有少量肺部湿罗音,经X线检查,肺部病灶呈减少趋势。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x2)检查,用(±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 果
通过不同方式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x2a=9.523,x2b=8.381,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分析 [n(%)]
3 讨 论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与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临床上患儿以气短、咳嗽、高热、咳痰等为主要症状,且伴随有不同程度上的肺部湿罗音、喘息性湿罗音等。婴幼儿,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肺弹力组织处于发育阶段,血管丰富,肺泡少,易出现充血现象,加之黏液影响,造成阻塞。同时,婴幼儿免疫防御功能差,一旦发病,病情较重[1]。西医认为,病毒与细菌感染是造成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的关键病因,多以患儿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予以诊断。一旦确诊,便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联合抗病毒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病情,改善临床症状,但总体疗效并不显著。中医认为,体质虚弱、内热湿重以及邪风入侵,造成痰饮阻塞,进而诱发疾病。因此,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治疗期间,应坚持化痰燥湿、清降肺热的基本原则[2]。肺力咳合剂,是一种中成药,包含黄芩、前胡、百部、梧桐根、红花龙胆等药物,且不同药物功效有所不同。例如,红花龙胆,主要功效在于解毒、清热、利湿。梧桐根,具有祛风除湿、调经止血的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是百部的基本功效。前胡,主要功效在于降气化痰、散风清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是黄芩的基本功效[3]。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肺力咳合剂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1] 李 逵.肺力咳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80-81.
[2] 赵 昱.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4):119-119.
[3] 张 红.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4-15.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25.6
B
ISSN.2095-8242.2017.033.64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