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苑书香

2017-08-28

21世纪 2017年8期
关键词:公义法学书香

法苑书香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著者:苏力

推荐人:陈妙媚(广州大学研究生)

荐语

苏力先生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主要阐述了对盛行的法制建设“现代化方案”的反思以及对现行一些不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法律制度的挑战。

苏力先生用鲜活的例子,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的重要理论问题。主要包括: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问题,以及最后他自己对法学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1978—2014影响中国法治图书评委会评价这本书说:“面对概念法学和政治哲学充斥法理学研究的时代,苏力另辟蹊径,强调学者要‘理解中国’,重视‘本土资源’,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合理之处,并暗示域外的‘法治’要在中国落地生根,必须考虑‘中国土壤’,而探求这种东西是法治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迷信与暴力:历史中的宣誓、决斗、神判与酷刑》

著者:[美]亨利·查尔斯·李(Henry Charles Lea)

译者:X. Li

推荐人:刘义(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荐语

这是一部奠基于19 世纪理性主义精神的历史著作。作者丰富的证据资料,很容易使人们忽略其背后鲜明的历史观。基督教主宰的中世纪不但被视为一个黑暗的时代,甚至是对之前野蛮时代的强化,而且历史在这里也陷入了一种循环——迷信与暴力。反之,作者也高估了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如果再多活几年,经历了一战的残酷与破坏,作者是否会加入斯宾格勒关于“西方没落”的论调呢?最起码,他可能会赞同汤因比,人类的精神文明总是在原地踏步。

它还是一部研究西方法制进程的重要参考书。作者记述了西欧各主要民族和国家的法律中对宣誓断讼、决斗断讼、神判断讼、刑讯逼供等各种古老司法程序的规定,并介绍了相关著名案例,同时对西方法学充斥着迷信和暴力的、不为人知的黑暗过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比以往更加清晰地阐明一些渐趋消亡的旧俗和迷信的来源。就司法而言,公义是原则,是理想。但司法的历史,总是为了满足现实的需求,解决现实的问题。“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看似公平,却更多表现为一种赔偿的心理需求。现代政治制度固然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但我们却无法忽视政治本身作为一种权力机制的特点。而且,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强权总是压倒公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应了黑格尔的论断——现实的即合理的。

猜你喜欢

公义法学书香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辛公义爱民如子
书香何来
公平正义视野下对洞穴奇案法学思想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