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缘何被称为『红军之父』
2017-08-28□李钢
□ 李 钢
朱德缘何被称为『红军之父』
□ 李 钢
在中国革命早期,与周恩来等人相比,朱德在党内资历较浅,地位不高,职务也不显要。在参加南昌起义的三支队伍中,贺龙和叶挺的队伍人数最多,而朱德率领的军官教育团,只有三个连参加了起义。可是,在革命的危难关头,朱德凭着对革命的坚贞热忱,凭着他宽宏大度、与士兵同甘共苦的优良品德,凭着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多次挽救了起义军,保存了革命火种。也就是从那时起,朱德在革命队伍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受到人们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从而成为红军的总司令,被誉为“红军之父”。
一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的一个农民家庭。6岁时,朱德被送到私塾读书。他的老师席聘三先生为人正直,是一个“对外部世界有卓识远见的学者”。在先生的引导下,朱德萌发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开始有意识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20岁那年,朱德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他回县城当了一名体育教员。由于看到社会的黑暗和时局的动荡,他立志投笔从戎,报效祖国。行前,他赋诗《赠诸友》:“志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
1909年,朱德离开家乡,徒步跋涉三个月来到昆明,考入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他参加了同盟会,并参加了辛亥革命。毕业后,朱德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由于战功卓著,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的主张。后来,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旧军队的将领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张申府、周恩来介绍,朱德加入了共产党。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
1926年,朱德被中共中央抽调回国。回国后,他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还主持创办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并在所属部队中秘密建立起共产党组织。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军官教育团的三个连参加了起义,起义部队编入第九军,朱德任第九军副军长。
二
南昌起义后,按照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决定,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7日分批撤出南昌,向南进发。周恩来任命朱德为先遣司令,率领第九军教育团为先遣队,比大部队早两天踏上南下的征途。当时,先遣队的主要任务是做政治工作、宣传发动、找寻粮食等。
起义部队经抚州、宜黄、广昌、宁都,最后到达瑞金。休整几天后,准备经会昌向广东进发。这时,国民党已在会昌集结了大批部队,意图阻拦起义部队并一举歼灭。8月30日,起义部队主动向驻守在会昌的钱大钧部发动攻击。会昌的敌人有万余人,而且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战斗力很强,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最终,起义部队攻下了会昌,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会昌战役后,周恩来召集前委会议研究下一步的行动,决定以主力取潮汕,留一部分兵力于三河坝监视梅县之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河坝分兵: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领第二十军和第十一军的二十四师等主力,直奔潮汕;朱德率领第十一军的二十五师和第九军教育团共计四千余人留守三河坝,以防止敌人从梅县抄袭进军潮汕的主力部队的后路。
三河坝地处广东大埔县的南面,是一个位于汀江、梅江和韩江三江口的大镇子,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朱德接受任务后,率领部队连夜构筑工事,准备随时迎击敌人。刚布防完毕,由钱大钧率领的三个师约两万余兵力,就向三河坝扑来。面对敌众我寡的悬殊局面,朱德发挥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指挥部队先后三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整整坚守了三天三夜,出色地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的任务。为了避免陷入众多敌军的包围,减少无谓的牺牲,朱德果断决策,率领部队撤出三河坝,日夜兼程赶往潮汕会合大部队。
三
当朱德率领的部队到达茂芝时,遇到了一支从潮汕退下来的二百多人的队伍,一问方知主力部队在潮汕已经失败,人员已被打散。这个消息使大家不知所措,许多人流露出悲观的情绪,有人甚至提出要解散部队。这时,部队不仅身处强敌包围之中,而且势单力薄,孤立无援,随时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就在这关键时刻,朱德挺身而出,毅然决定部队必须尽快离开这个险恶的处境。他召开骨干会议,介绍了起义部队在潮汕失利的情况后,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有责任把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有决心担起革命的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的队伍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和同志们团结在一起,一直把革命干到底。”朱德铿锵有力的话语,无疑给大家巨大的信心和鼓舞。
经过热烈的讨论,朱德最后总结了四条意见:(一)尽快找到上级党组织。(二)保存好这支军队,找到一块既隐蔽又有群众基础的立足之地,湘粤赣边界地区是理想的地点。(三)敌人正从四面向我合围,东北方向相对比较薄弱,应尽快从东北方向穿插出去,由于弹药不足,行动上尽可能隐蔽。(四)对全军做艰苦的政治思想工作,发挥党团员和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扭转对革命失去信心的混乱思想,安定军心,防止自由离队、拖枪逃跑,甚至叛变投敌的严重事件发生。
朱德的这几条意见,无疑为这支处于绝境而又陷入混乱的部队指明了方向和出路。在朱德的带领下,部队继续向福建进发,一路上不断与敌人遭遇,一路走一路打,部队消耗很大,到达福建武平时只剩下一千五百多人。这时官兵是饥困交加,一无给养二无援兵,还四面受敌,部队再一次陷入了绝境。不少官兵对革命失去了信心,因此离开部队去寻找一条生路。
在这危急的关头,又是朱德站了出来,他在赣南的天心圩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在这里,朱德向广大官兵进行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说。他说:“我们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我们还要革命的。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1917年的,只要保存信念和实力,革命就有办法!”
朱德的讲话令人信服,使大家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增强了胜利的信心。陈毅后来回忆说:“朱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了革命的前途,增加了群众革命的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当时如果没有总司令的领导,这个部队肯定地说,是会垮的。”
经过天心圩的整编,虽然有大约300名官兵离队了,但留下来的人革命的信念更加坚定。天心圩整编是起义军余部转战的一个转折点,它统一了官兵思想,扭转了思想混乱和人心涣散的局面,也极大地振奋了革命精神。可以说,朱德在革命生死攸关的时刻,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多次挺身而出,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把部队带出了绝境,保存了中国革命最初的火种,这才会形成日后的燎原之势。
后来,朱德率领这支部队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中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他也一直被人们誉为“红军之父”。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朱德为人民军队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时,朱德名列十大元帅之首。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