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外规范化管理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8-28陈冬云

关键词:心肌梗塞出院规范化

陈冬云

(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医学广角·

院外规范化管理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冬云

(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目的 探讨院外规范化管理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3月82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应用院外规范化管理干预,观察两组出院后的遵医依从性、生存质量及终点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遵医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外规范化管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明显提高遵医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院外规范化管理;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塞在临床中较常见,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患者在疾病得到控制后,往往会选择出院康复休养,但是,在康复过程中,由于患者的依从性低,不良习惯等因素,往往导致不良事件发生,从而对康复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患者实施合理院外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82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探讨院外规范化管理对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3月82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0.15±5.26)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17例,Ⅳ级11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0.63±14.92)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2例,Ⅲ级17例,Ⅳ级12例。2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采用包括一般资料收集,扩血管、抗血小板、改善心脏重构等对应的基础治疗,发放疾病知识宣传手册,出院前1d叮嘱患者按时复诊、按照医嘱服药、合理意饮食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

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院外规范化管理干预,注意包括:①档案建立:在患者入院后应及时收集患者详细信息,按照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管理档案。②饮食指导:积极与与患者沟通交流,使之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疾病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帮其制定合理的饮食食谱,尽可能应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食物,规避油炸、高糖类食物。③运动、生活指导,通过宣教使得患者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运动对疾病的作用,使之能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改善睡眠,并合理进行有效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不适。④用药指导:通过宣教,使得患者了解详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消除其因长期用药而产生的不安、焦虑感,并明确用药注意事项及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缓解其因不良反应时的产生不良情绪。⑤心衰管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因肺瘀血或肺水肿导致低氧血症,造成心肌缺氧的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造成呼吸负荷提高,促进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导致心肌耗量氧上升,使得心力衰竭更为严重,由此成为恶性循环。应及时住院治疗。⑥随访: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一般每月两次,每次10 min左右,了解患者是否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用药是否规范、药物副作用等现象,提醒患者遵医嘱用药,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如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应嘱其及时就诊,在此过程中应随时解答患者问题。通过定时地邮递使得患者了解传一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及用药指导。对患者实施家庭访视,长期护理小组可每月对患者进行1次家庭访视,如情况特殊则每周1次。

1.3 观察指标

随访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观察两组不良事件情况。生活质量通过生存质量调查简表(SF-36)评定,主要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分值越高,显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后遵医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遵医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后遵医依从性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后遵医依从性对比(±s,分)

组别 n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观察组 41 69.25±3.69 77.35±6.27 85.18±5.69 88.56±6.87对照组 41 60.48±4.69 68.85±5.28 71.73±5.18 75.56±6.81 t 5.693 5.821 8.657 8.473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生活质量均得到显示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41 47.29±3.69 81.69±5.27 6.952 <0.05对照组 41 47.18±3.28 66.28±5.71 9.587 <0.05 t 0.136 13.597 P>0.05 <0.05

2.3 两组患者终点事件对比

观察组终点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终点事件对比 [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心力衰竭与吸烟、大量饮酒、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不规范用药、不合理运动等均存在一定相关性。患者在出院后予以院外规范化管理可使得患者在家中也能够得到良好干预措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3]。通过研究可知,观察组在出院后遵医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显著,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明显。由此可知,院外规范化管理实施后明显提高出院后遵医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患者建立详细档案,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并由此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服务,饮食指导可使得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血液黏稠度等,预防再次梗塞;通过疾病相关知识、生活习惯及运动指导的实施,可使得患者了解良好生活习惯及运动习惯对疾病治疗的促进作用,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进预后治疗的提高[4]。

总之,院外规范化管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可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1] 何翠竹,梁 欣,曲银玲.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159-162.

[2] 朱小翠,潘寿玲,邹爱华.延续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遵医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15-17.

[3] 董欢欢,张玮玮.延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151-153.

[4]丁 芸,吕 媛.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61-162.

本文编辑:李 豆

R542.2+2

B

ISSN.2095-6681.2017.10.90.02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出院规范化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为什么心肌梗塞这么“可怕”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
糖尿病与心肌梗塞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