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暖冬“神器”今日收藏雅玩
——手炉的历史演进及其收藏价值
2017-08-28刘善文
□刘善文
昔日暖冬“神器”今日收藏雅玩
——手炉的历史演进及其收藏价值
□刘善文
隆冬时节,没有暖气的日子有些难熬,人们手握“暖宝宝”,不禁替古人担忧:他们不怕冻手吗?其实,古人也有自己的暖手“神器”——手炉,这种高雅精致的器物近年来在拍卖场上炙手可热。
手炉的历史演进
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它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手炉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因其小巧玲珑,盈盈可握,可置放于袖中或怀中随身携带,故又名“捧炉”或“袖炉”。又因其炉内装有炭火,也称“火笼”。
作为取暖工具,手炉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它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潮湿,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手炉。另一说是,源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天气寒冷,当地县官让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称之为 “手炉”。唐宋两代手炉已经十分普及,白居易曾在《岁除夜对酒》中写道:“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陆游也有诗云:“业力驱人举世忙,西林袖手一炉香。”
手炉在明清时期最为盛行,手炉的制作,在明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早期的银、铁、瓷材质大大减少,而广泛用铜。一是因铜的传热性较好,捧在手上更为暖和;二是铜材细致光滑,色泽晶莹,且柔中带刚,富有延展性,在制造工艺上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制成的手炉也不易锈蚀和裂坏。尤其是明代制炉工艺日臻成熟,涌现出了大批名家巧匠,其制作的手炉,格调高雅,精美绝伦,形、艺、韵、意俱佳,堪称工艺品中的珍品。如明末的嘉兴名匠张鸣岐,他的作品人称“张炉”,其作品花纹精细、铜质匀净,堪称工艺品中的瑰宝。尤其是它能掌控炉中炭火,可让热量恰到好处,让使用者倍感舒适。另一位明末铜器名匠是胡文明,他以纯正的皮色取胜,擅长铸造铜炉,并能按古式制造彝、鼎、尊、卣之类的铜器,所做手炉式样高古,人称“胡炉”或“胡铜”,时誉极高,为世人所珍重。除此以外,明清时制作手炉的名匠还有王凤江、周文甫、蔡家、蒋抱云、徐守素、王吉、潘祥丰、赵一大等,“皆名闻朝野,信令传后无疑”。手炉选材除水磨红铜、紫铜、银白铜、白铜、黄铜外,还有景泰蓝、玉质等。目前收藏的手炉,大部分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也有少量瓷器制品。在手炉制作工艺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花纹纷繁的炉盖。作为散热区,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寓意吉祥的图案,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而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腰形、花篮形、瓜棱形、梅花形、海棠形等各种手炉外形,更展现了传统工艺造型的绚丽多彩。
到了清代,手炉一跃成为皇室御用品,汇集了全国优秀匠人的智慧,其制作工艺更加多姿多彩,以铜质镏金或掐丝珐琅为主,装饰内容多为具有吉祥意义的鹤鹿、双蝠、花卉、寿字等。清宫珐琅手炉美在装饰,特点均是在腹部进行若干开光,开光内彩绘不同的写实花卉和动物图案,并富有吉祥之意,如鹤鹿同春、三阳开泰、吉庆有余等;开光外饰是色彩艳丽的缠枝花卉纹。
民国时期的手炉,制炉多用铸炉体,辅以焊接工艺,偏重实用。这一时期的手炉制作趋于简单,形状和纹饰也开始单一化。而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式取暖工具不断涌现,手炉逐步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收藏升温,价值凸显
随着收藏热潮的兴起,手炉的收藏价值逐步凸显,表现堪称惊艳。手炉家族中,较上乘的当数明代和清代早中期作品,尤其是名家制作的手炉,集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汇诗、书、画、印于一器,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斋房文玩,极富文人书卷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铜手炉开始在报刊和拍卖场上频频亮相,它奇异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在拍卖市场上,手炉身价也与日俱增。据了解,目前成交价最高的手炉,是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成交的一只明末局部鎏金人物纹手炉,估价80万至100万港元,最后以303.2万港元成交。这只手炉盖上的亭台人物栩栩如生,更重要的是上面还有“云间胡文明制”刻款。除了胡文明的款识之外,在目前拍卖市场上,较受追捧的还有 “张鸣岐制”“潘祥丰制”“王旭”等款识。如在2006年北京翰海春拍上,一只落款 “张鸣岐制”的小铜手炉,估价1.6万至2万元,最终以3.85万元成交;而在2015年的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只明代晚期 “张鸣岐铭”的带环铜手炉则拍出了103.5万元的高价。2014年西泠印社秋拍中,一件 “潘祥丰制”铜钱纹手炉以4.6万元成交。在2016年的秋拍中,北京翰海呈现的一件清初王旭款手炉以4.37万元成交,颇为引人注目。
此外,清宫铜手炉也备受关注,在2009年北京翰海15周年庆典拍卖中,一只 “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铜錾龙纹手炉拍得135.52万元。除铜手炉外,颇有清宫特色的珐琅手炉也表现不俗,一件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荷塘莲纹海棠式手炉,在北京保利2013年秋拍中,拍出了115万元的高价。
手炉鉴别
随着投资者对手炉的日趋关注,赝品手炉在艺术品投资市场也开始出现,特别是仿造名家制作的较为普遍,这需要收藏者特别留意。
1.看名款
明清时期手炉的名款,主要有“张鸣岐制”“潘凤祥制”“胡文明造”等,其字款大多在炉底正中处,錾刻而成,字体是阴刻小篆体,真品字体,遒劲自然,圆滑洒脱,刻工显得游刃有余。而清末仿品字体刻板、粗糙、呆板、浅浮、疲软。
2.看材质
明清时期,名家制作的手炉,大多用的是材质纯净的水红铜和紫红铜。清末,许多铜手炉虽仿造明清名炉,但由于材质限制,用料大多是黄铜和白铜,加之匠人的工艺水平较低,所以,清代中晚期以后仿造的铜手炉,工艺粗糙,器型不规整,炉盖和炉身结合不紧凑,间隙较大。
3.看包浆
名家铜手炉由于材质是红铜和紫铜,历经几百年的使用后,其包浆颜色铮亮油光,泛紫红、红黄或漆黑色。但清末铜手炉,材质用的是黄铜和白铜,其包浆显得干涩,没有油亮感。
(作者单位 湖北中烟工业责任有限公司武汉卷烟厂)
[责任编辑 孟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