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

2020-09-14徐建祥

时代汽车 2020年15期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徐建祥

摘 要:道路交通是维护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对于交通安全的管理也给予了较大关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已经成为人们交通出行的必要工具。现代交通参与者数量快速增加,车辆在带给人们出行方便的同时,也提出了跟多的交通安全要求。车辆驾驶员在交通环境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需要全面分析,为解决交通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 人为因素 交通安全 交通秩序

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了驾驶员的攻击性驾驶行为、性格和情绪特征、疲劳驾驶行为、视力不良因素等方面,在提高交通安全水平中,需要加强对驾驶员行为的管理、提升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严控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以及建立驾驶员全面档案资料,避免交通参与中的驾驶员人为因素造成 交通事故发生,这对于强化交通安全运行体系来说也有着极大的价值。

1 维护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交通安全是维护国家交通出行秩序的重要基础,也是交通参与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出行便捷的需要,汽车拥有了大幅攀升,给交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压力和交通安全事故率。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对于交通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很多交通参与过程中,驾驶员没有严格遵照国家交通法规,出现了诸如酒后驾车、无证驾驶,还有近年来经常出现的边开车边打电话等,这些行为都是现代交通安全事故的最主要诱因,导致了很大的交通伤亡案例[1]。因此,维护交通安全有着极大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全面准确地分析驾驶员的人为因素来总结出规避交通事故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和应对交通安全问题,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2 汽车驾驶员事故行为的人为因素分析

2.1 驾驶员的攻击性驾驶行为

驾驶员作为交通的主要参与者,需要能够有效地控制自身的驾驶行为,避免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出现。这里所说的攻击性行为,就是驾驶员的没有按照交通规则,对驾驶过程中所遇到的交通情况采取了粗暴的方式进行应对,从而带给其他交通参与者极大的威胁[2]。在交通驾驶行为中,一个典型的攻击性驾驶行为就是故意打开远光灯,干扰对方行使车辆的行为,或者在人流较为密集或者交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减速慢行等,这些人为因素都成为了现代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需要驾驶人员给予更多的重视。

2.2 驾驶员的性格和情绪特征

驾驶员的性格和情绪等,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驾驶员如果性格较好,情绪稳定,在交通行为中就能够更好地控制好自己的驾驶操作,即便遇到交通冲突行为,也会秉着谦让的原则,从而有助于净化交通环境。而如果驾驶人员性格暴躁或者情绪不稳,当在交通驾驶过程中遇到一些较小的事件,也会在其眼中进行放大,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3]。如现代交通环境中的车辆数量急剧增加,道路拥堵情况也较为严重,在一些车辆密集的道路上驾驶车辆时,经常会遇到前方车辆行驶缓慢的情况,如果驾驶员情绪焦躁,就会不断鸣笛甚至进行危险超车行为,从而会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率。

2.3 驾驶员的疲劳驾驶行为

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达到一定的时间后,身体就会出现疲劳信号,这时驾驶员的反应速度等都会明显下降,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率。我国交通安全规则中也对驾驶员的驾驶连续驾驶时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很多驾驶员在驾驶行为中忽视了这些交通安全规定,疲劳驾驶行为屡禁不止[4]。当驾驶人员过于疲劳时,对交通路况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无法做出及时和正确的反应,同时对于道路交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认知和判断不足,造成交通事故问题频发。

2.4 驾驶员的视力不良因素

驾驶员对外界交通环境的判断,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视力作為保障。在交通驾驶过程中,视力结合听力,可以更好地掌握车辆所处环境,帮助驾驶员快速地做出正确反应。如果驾驶员视力不良,如近视或者色盲等,就会对交通驾驶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5]。如果驾驶员患有近视,却没有进行矫正,那么在车辆驾驶过程中视线范围就会受到限制,稍远一些的物体模糊,从而导致刹车等行为延迟,最终导致交通事故。如果驾驶员患有色盲,则无法准确判断交通信号灯情况,容易出现闯红灯等问题,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3 提升汽车驾驶员交通安全的途径

3.1 加强对驾驶员行为的管理

驾驶员教育培训工作,是规范驾驶人员行为,维护交通安全秩序的重要措施。在驾驶人员驾驶教育中,需要对驾驶员的性格进行全面测试,对于存在攻击性行为的驾驶员,需要开展行为纠正,避免出现不安全行为。驾驶员考取驾驶资格证后,也需要进行不断的监管[6]。在驾驶员上路驾驶过程当中,相关部门要结合交通数据来分析驾驶行为特征,对于存在攻击性行为的驾驶员需要给予特殊的疏导,提高驾驶员对自身不安全行为的认识。通过积极的心理建设,让驾驶员可以更好地控制自身的行为,严格履行交通行为准则。

3.2 提升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

驾驶员对于交通安全需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交通安全关系到“你、我、他”的生命财政安全,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就会成为几个家庭的灾难。驾驶员的性格和情绪,需要得到良好的引导,在驾驶车辆上路后,要对交通环境有一个预先的判断,对于交通拥堵等情况,要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驾驶员还要提高自身的交通意识集中度,在驾驶过程中避免接打电话等行为,时刻关注交通路况,防止出现追尾或者刮碰等事故。驾驶员也要积极总结交通驾驶经验,根据自己的驾驶实际或者性格特点等,认真对待驾驶行为,提高安全意识。

3.3 严控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

疲劳驾驶行为对交通安全危害较大,在驾驶员驾驶过程中,需要对于疲劳驾驶情况进行有效规避。很多疲劳驾驶出现在长途驾驶中,对于长途驾驶员来说,应道严格遵照交通安全法规,当连续驾驶时间达到四个小时后,要在专门设立的高速休息站进行休息。虽然交通安全法规中对疲劳驾驶时间做了硬性规定,但由于驾驶员自身身体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驾驶员也要根据身体情况灵活调整。如果未达到疲劳驾驶时间临界值,但已经有明显的疲劳反应时,驾驶员也要及时休息。驾驶员需要重视休息和睡眠,尤其是需要长时间驾驶时,需要在前期保证睡眠质量良好,从而在驾驶操作中才能够有精神[7]。驾驶人员要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如果在驾驶车辆前身体出现不适或者没有充分的休息,应当避免上路行驶。尤其是驾驶员服用了会导致疲倦或者困倦的药物后,是坚决不允许驾驶车辆出行的。

3.4 建立驾驶员全面档案资料

驾驶员的资料档案建立可以更好地促进交通管理规范化。驾驶员档案中应当包括驾驶员身体状况,如是否近视以及是否已经有效纠正,是否患有不易驾驶车辆的疾病,如色盲或者其他问题等,这些记录有助于对驾驶员的素质和能力做出有效评价。驾驶员档案资料的完善中,还要将驾驶员驾驶记录等进行详细记载,如是否发生过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情况等。在驾驶员档案资料中将所有的驾驶行为和所涉及到的其他方面全面准确的记录,可以有效约束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警醒驾驶员要时刻遵守交通安全。驾驶员的档案中,还要包括交通安全教育的参与情况。随着交通环境日益复杂,对驾驶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交通部门应当积极开展公益性的交通安全教育和讲座等,通过实例教育来增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4 结语

汽车驾驶员是交通的主要参与者,交通安全水平与驾驶员的人为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在构建全面积极的交通安全环境时,需要驾驶员对自身因素带来的交通安全影响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从而可以促进驾驶员提高自身驾驶能力,约束驾驶行为、提高安全意识水平,保证道路交通安全规范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清超.淺谈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2):59+20.

[2]张保国.浅谈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05):115-116.

[3]马鑫俊. 驾驶人换道行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2019:7.

[4]王军.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06):88-89.

[5]冯芳芳. 浅析如何做好酒驾的交通安全宣传[A]. 北京市法学会、天津市法学会、河北省法学会、山东省法学会、辽宁省法学会、山西省法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环渤海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法治保障——第十四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论文集[C].北京市法学会、天津市法学会、河北省法学会、山东省法学会、辽宁省法学会、山西省法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山西省法学会,2019:3.

[6]桂林涛.剖析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分析[J].时代汽车,2018(12):19-20.

[7]雷财林,蔡晓禹,彭博,唐小勇,高志刚. 基于驾驶行为数据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展望[A].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下)[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中国公路学会,2019:14.

猜你喜欢

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浅谈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
新时期汽车驾驶员的基本素养及培养对策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民航空中管制中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