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翻译策略在学术著作中的应用
——以Language Planning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roatia为例
2017-08-28罗叶霞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94
⊙罗叶霞[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 210094]
厚翻译策略在学术著作中的应用——以Language Planning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roatia为例
⊙罗叶霞[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 210094]
阿皮亚提出的“厚翻译”不仅可以为译本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以提高读者的理解力,而且有助于提高译本的可读性。本文旨在探讨“厚翻译”在学术著作翻译中的应用策略,以Language Planning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roatia为例,该书是一本关于克罗地亚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学术著作。在这个图文并茂与电子信息发达的时代,将插图和视频应用到翻译实践,不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也为译本增添了趣味性。
厚翻译 策略 学术著作翻译
学术著作信息含量大,其承载的不仅仅是语言,还有历史背景与社会文化。在两种语言的转化过程中,往往存在理解障碍。因此,笔者将“厚翻译”运用到自己的翻译实践。选用此书是因为笔者近期跟随导师在做一个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国情与语言战略”的课题。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语言相通是一切交流的前提。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的格局下,厚翻译在翻译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翻译方法。
一、厚翻译阐释
厚翻译(Thick Translation),即深度翻译,由美国翻译学者克威姆·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提出。阿皮亚认为厚翻译是译者试图通过阐释和评注在语言文化内涵深厚翻译的语境中构建的译语文本(Appiah,1993),即通过各种注释和评注将文本置于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的翻译。阿皮亚“厚翻译”理论内涵的三个关键词便是意图(Intention)、语境(Context)以及差异(Difference)。“厚翻译”理论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翻译在跨文化的沟通中所发挥的阐释差异、体现差异、构建本土化解释的重要作用(Hermans,2003)。“厚翻译”理论对翻译语境和文化差异的关注,其实也是理论本身建立的一种读者意识。
二、厚翻译形式
阿皮亚认为,译语文本包含大量的脚注、译注、说明等阐释性文本材料,其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背景知识信息,从而引起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以便收到更佳的鉴赏效果。由此可见,“厚翻译”的内涵是阐释性文本材料,其表现形式为脚注、尾注、文内释义、文外说明、序言等延展手段,其主旨是为译文读者提供背景知识信息,便于读者的理解鉴赏。在翻译实践中,笔者将厚翻译策略分为两种形式:显性注释和隐性注释。显性注释,即通过诸如脚注和括号等标点符号将新增信息置于其中,读者自主做出选择是否要去参考这些新增信息。隐性注释,顾名思义,即读者不易察觉,它不借助标点的提醒即将新增信息融于文内。本文主要从显性注释来探讨厚翻译策略在学术性著作中的应用。
三、厚翻译策略
笔者基于对Language Planning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roatia的翻译实践,将翻译实践中出现的注释按分类做了一项统计:厚翻译策略在学术著作中应用
在翻译实践中,笔者将厚翻译策略分为两种形式——显性注释和隐性注释。显性注释包括脚注、文内注、插图与视频,隐性注释主要采用修辞手法和增译的翻译方法来体现。以下主要探讨显性注释在学术著作翻译中的应用。从该表格可以看出,对专有名词与背景信息做出的注释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注释。
(一)脚注
原文:Benedict Anderson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emergence of print-capital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languages and the“imagined community”of the nation.
译文:班纳迪克·安德森提出印刷资本主义的出现对民族语言以及该国家“想象的共同体”发展的重要性。
注:“印刷资本主义”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最早提出。安德森把印刷资本主义看作是民族主义构建的关键。印刷资本主义受资本主义市场规律的作用,以各地方语言为基础的印刷语言生成,进而转化成民族语言。他认为印刷资本主义是指面向大众的、商业的、世俗的、民间的、营利的文本生产。
对这种文化专业术语,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会产生疑问,将其误解为经济术语,以致扭曲原文的意思。笔者在翻译实践中采用脚注的策略,以提升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进而增加作者的百科知识。
(二)文内注
原 文 :In addition,the fact that newspapers and other media outlets typically employ copy editors and follow house-style guidelines gives an impression that the standard language is highly uniform,even though this is not characteristic of the usage even of highly educated individuals.
译文:事实上,报纸和其他媒体通常采用报馆编辑并遵循(出版社等书面材料的)特有样式的指导,给人一种标准语言是高度统一的印象,即使这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也不是惯用法。
在该例子中,“house-style”是一个专有名词,指出版社的编辑或印刷厂的印刷工遵循有关拼写、排版等的一套共同规则。笔者采用文内注的策略,有意将解释性的信息置于括号内。注释简繁、详略得当,便于读者理解,也不会造成读者阅读负担。
(三)插图
原文:Vecernji List
译文:晚报
策略:插图
笔者翻译的这一章节主要关于媒体在语言标准化和语言规划中的作用,原文自然会涉及各大媒体,但是这些媒体又都是我们不熟悉的。因此,笔者借用插图这一策略帮助读者理解。插图能够达到纪实性、证实性与实感性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可以为译文增添色彩。
(四)视频
原文:The aspiration towards linguistic purity is an endur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Croatian language.
译文:渴望语言的纯洁性是克罗地亚语言的内在特质。
策略:插入视频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加之处于“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语言沟通与文化交流必不可少,于是引发了人们对语言纯洁性的思考。作者在此插入视频主要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当代中国人的语言,以产生共鸣。插入视频主要能够达到动态性和视觉性的效果。在此,作为译者,我们需要进行读者定位,考虑读者群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四、结语
在这个图文并茂的时代,在这个电子读物时代,将插图和视频运用到我们的翻译实践,不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也为译本增添了趣味性。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读者群。如视频这个翻译策略,在电子版阅读中很实用,但是用于纸质版就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局限性。基于翻译实践,笔者通过个案分析,对使用“厚翻译”的策略、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及归纳。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未得出结论并提出如何有效使用注释传达原文的信息且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负担”。这也是后续需要研究的一个方面。
[1]Appiah,K.A.Thick translation[J].Callaloo,1993(4):808-819.
[2]Cao,M.L.[曹明伦].谈谈译文的注释[J].中国翻译,2005(1):88-89.
[3]Chang,A.W.The master’s voice:on reading,: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J].Review of Politics,2000(3):563-582.
[4]Geertz,C.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M].Selected essays.New York:Basic Books,1973.
[5]Hermans,T.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studies as thick translation [J].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African Studies,2003(3):380-389.
[8]Liang,Y.[梁艳].阿派尔的译学构想——厚翻译[J].外语研究,2012(1):255-276.
作 者:
罗叶霞,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编 辑:
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