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I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路径研究
2017-08-27刘震,张宏
刘 震,张 宏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OFDI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路径研究
刘 震,张 宏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构建博弈模型证明OFDI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内生性因素,随后对OFDI促进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机理进行阐述,利用面板GMM方法从实证角度验证OFDI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装备制造业OFDI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国内外需求匹配度、扩大产业开放程度以及增强相关产业协同性四条路径促进国际竞争优势升级。
装备制造业;OFDI;国际竞争优势;博弈模型;系统GMM
刘震,张宏.OFDI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8):79-87.
一、 引 言
装备制造业作为一国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以及国防建设的支柱产业,具有高知识、高技术、高产品附加值以及高相关产业带动性的特点。在当前复杂国际经济形势下,且国内以结构调整为目标,经济下行压力严峻的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皆明确列入“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工作安排和规划中,同时高端装备制造业也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举措表明我国在寻求新经济增长点中,将装备制造业锁定为战略发展产业,集中资源发展装备制造业。同时该举措也契合全球经济疲软形势下,各国回归工业化策略,如德国“工业4.0”计划和美国“再工业化”计划等。在当前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我国装备制造业难以占据关键位置,无法获取相应利益,为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增强其国际竞争优势,我国曾以外资换技术,也曾致力于自主创新和技术提升,然而已有研究显示,效果并不显著。如何将装备制造业从以廉价劳动力为主导比较优势转变为以技术、资本、信息为支撑的综合优势即国际竞争优势,具有切实的研究意义与必要。鉴于已有研究途径效果不显著,我国需要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发掘装备制造业有效提升路径。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根据周边国家响应情况,可考虑将OFDI作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路径,既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提供有潜力的发展路径,也为学界带来特定的研究视角。
对国际竞争优势的研究,以国外学者对竞争优势起源研究为开端,如以Porter(2011)[1]为结构学派代表以及强调战略资源的资源学派Rumelt(1982)[2]和Prahalad、Hamel(1990)[3]为代表。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主要分析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联系和区别(洪银兴,1997;林毅夫和李永军,2003)[4-5],普遍观点认为两个优势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应该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发展,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之后国内外学者研究重点延伸至国际竞争优势升级,根据既往文献,可从三个角度进行总结:一是从集群角度分析竞争优势。如吴福象(2013)[6]从网络位置和知识转移两个角度,分析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结果显示显著正相关。赵玉林和汪美辰(2016)[7]测算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融合态势,并对量化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湖北省产业集聚与竞争优势间关系。二是从企业能力角度分析竞争优势。谢卫红等(2010)[8]在企业IT能力基础上加入技术和环境变量,分析竞争优势,证实两者之间正向关系。Chi和Sun(2015)[9]同样分析IT与竞争优势关系,通过建立模型,从微观视角进行研究。董保宝和周晓月(2015)[10]通过交互效应模型,借助微观企业调研数据,分析网络因素、创业能力与竞争优势间关系。三是从企业决策角度分析。Rechenthin(2004)[11]从企业安全的角度引入竞争优势的建立及升级,发现低事故率也是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方式和途径。Markley和Davis(2007)[12]考虑通过建立持续供应链,使企业能够注重潜在竞争优势,并描述可以使企业管理者使用的可能工具,结果表明更多潜在新领域的竞争优势需要被发掘。Krell和Matook(2009)[13]提到了政府规制的问题,认为企业应接受强制投资,通过结合强制性投资和非强制性投资,获取竞争优势。葛顺奇和罗伟(2013)[14]借助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分析微观企业OFDI与母公司竞争优势间的关系,发现竞争优势促进OFDI,竞争劣势阻碍OFDI。崔远淼(2015)[15]研究认为我国制造业需在整合资源、能源及劳动力等要素禀赋,占据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前沿空间,形成区域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均衡发展,并形成建立在比较优势及垄断竞争优势基础上的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张宏娟等(2016)[16]以传统制造业集群为对象,从低碳转型升级角度进行研究,该角度可看做竞争优势提升的决策方式。谢红军和蒋殿春(2017)[17]针对中国海外并购高速增长源自竞争优势提升这一假说进行验证,结论显示,价格假说和资产价格在该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OFDI相关研究从四个角度切入:第一,OFDI贸易效应。国内外学者观点普遍有两个,OFDI与贸易替代或互补。Mundell(1957)[18]同意替代关系,Helpman和Krugman(1985)[19]则支持互补论。Kleinert和Toubal(2010)[20]基于异质性模型,研究发现海外分支机构的建立,可以促进企业的出口与OFDI同向的增长。李波和游晓霞(2005)[21]对小岛清模型进行扩展,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贸易效应。陈立敏等(2010)[22]采用面板模型证明中国OFDI对出口贸易有明显促进作用。胡兵和乔晶(2013)[23]基于引力模型,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证明中国OFDI促进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抑制对发达国家出口。第二,分析OFDI的区位因素。Wu和Chen(2001)[24]发现中国OFDI与海外分支机构的区位分布很不平衡。Buckley(2007)[25]借助1984-2001年数据建立模型,验证东道国区位因素对OFDI的影响。有学者认为一国OFDI区位选择涵盖经济、地理和文化等因素(Kolstad和Wiig,2010;Ramasamy,2010;Zhang和Daly,2011)[26-28]。张宏和王建(2009)[29]利用分量回归法,借助114个东道国数据,验证东道国区位因素对OFDI流量的影响,结果证明,东道国一系列因素皆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影响。王方方和赵永亮(2012)[30]从微观异质性企业层面研究OFDI区位选择,结果表明,选择OFDI的企业有更高的生产率,且在不同区位上表现出的作用不同。周昕(2014)[31]从中国企业以寻求服务为动机进行OFDI研究,分析该动机下区位选择。第三,研究OFDI与贸易结构提升间关系。陈小蕴和张水泉(2012)[32]证明韩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采用的要素寻求方式促使母公司有效整合全球资源,提升贸易品技术结构。陈俊聪和黄繁华(2014)[33]证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加速器。第四,着重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分析。通过出口技术复杂指数的测度、数理模型的构建等方式证明OFDI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显著正相关关系(张海波和李东,2015;莫莎,李玲,2015;刘洪铎等)[34-36]。
纵观以上文献,将OFDI作为国际竞争优势升级举措的研究较少,特别是从装备制造业角度的分析更是少见,本文研究拟弥补该领域空缺。具体研究如下:首先本文从装备制造业特定角度,借助博弈分析建立理论模型,根据该模型,证实OFDI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中的内生性因素,即OFDI可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然而,仅有此结论是不全面的,因此本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则是从路径角度,即OFDI是如何提升国际竞争优势角度分别进行机理和实证分析,以此得出结论。
二、 OFDI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内生性因素的博弈分析
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路径中,有两条路径,即主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或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分别记为OFDI和非OFDI。基于现有研究,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锁定状态,在发达国家获取关键核心环节利益之后,中国装备制造业依照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获取微弱价值增值。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可以选择非OFDI,以当前比较优势继续参与国际竞争,也可选择OFDI,主动出击以试图突破低端锁定状态,脱离比较优势陷阱,提升国际竞争优势。
(一) 同时博弈模型
假定中国装备制造行业中有两个企业,在OFDI及非OFDI间进行博弈。其中α和β分别为企业1和企业2选择OFDI的概率,相应地(1-α)及(1-β)分别为企业1和企业2选择非OFDI的概率;Ro1及Ro2分别为两企业选择OFDI的收益,Rn1及Rn2分别为两企业非OFDI的收益,且Ro1>Rn1;Co1及Co2为两企业选择OFDI的成本,Cn1及Cn2为两企业选择非OFDI的成本,且Co1 表1 两企业同时博弈支付矩阵 根据支付矩阵可知,企业1和企业2都选择OFDI时,支付分别为Ro1-Co1+T1和Ro2-Co2+T2,可以解释为两个企业选择OFDI的收益减去成本并加上选择OFDI所带来的外部收益;*包括在国外进行OFDI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等的引进。当企业1和企业2都选择非OFDI时,支付分别为Rn1-Cn1-T1和Rn2-Cn2-T2,解释为两企业都不选择OFDI时的收益减去成本,并减去不选择OFDI的外部成本;*例如不选择OFDI时,仅依靠自身比较优势,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并且当前比较优势(人口红利等)正逐渐减弱,带来外部成本。当企业1选择OFDI,而企业2选择非OFDI时,支付分别为Ro1-Co1+T1/2和Rn2-Cn2-T2/2,解释为企业1选择OFDI的收益减去成本并加上选择OFDI的外部收益,*仅有一个企业选择OFDI与两个企业都选择OFDI的区别在于,两个企业都选择OFDI时,可通过产业集聚或技术溢出带来相应的外部收益,而仅有一个企业选择OFDI时,外部收益要低于两个企业同时选择OFDI,因此,仅有一个企业选择OFDI时的外部收益(同时也为另一个选择非OFDI企业的外部成本)为T1/2。企业2选择非OFDI的收益减去成本并减去选择非OFDI的外部成本;同理当企业1选择非OFDI,而企业2选择OFDI时,支付分别为Rn1-Cn1-T1/2和Ro2-Co2+T2/2。 根据上述假设及同时博弈支付矩阵基础上,可计算得出企业1和企业2选择OFDI或者选择非OFDI的期望收益。企业1选择OFDI及非OFDI的期望收益分别记为Eo1及En1,企业2选择OFDI及非OFDI的期望收益分别记为Eo2及En2。 企业1选择OFDI的期望收益为: (1) 企业1选择非OFDI的期望收益为: (2) 企业2选择OFDI的期望收益为: (3) 企业2选择非OFDI的期望收益为: (4) 由于Ro1>Rn1以及Co1 (二) 序贯博弈模型 表2 两企业序贯博弈支付矩阵 企业1选择OFDI的期望收益为: (5) 企业2选择OFDI的期望收益为: (6) 企业2选择非OFDI的期望收益为: (7) 自国际贸易实践以来,各国产业便面临国际竞争,一国产业如何提升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在国际分工不够深化、经济全球化不够深入的初期,生产要素难以实现在国际市场上全面流动,各国国际竞争力主要源于各自的比较优势。中国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时间趋势图如图1所示,在贸易初期,比较优势主要包括生产要素以及对资源的垄断,此时中国装备制造业通过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同时促进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迅速发展,在图1中表现为T0到T1阶段,在此阶段,装备制造业获得李嘉图租金。 图1 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时间趋势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中国为巩固获得的李嘉图租金,在国内市场,通过发展重点产业,如对装备制造业实行规模生产,产生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以及生产效率提升;在国际市场,通过扩大装备制造业贸易规模,引进外资,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此时随着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国际格局面临新趋势,即全球价值链建立,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下进行产品内分工,中国在此背景下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各产业关联度增强,相关产业发展拉动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强化比较优势,在图1中表现为T1至T2阶段,在此阶段,装备制造业巩固李嘉图租金。 图2 OFDI促进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作用机理 但是由于中国难以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主导地位,且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较落后,使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锁定状态,关键环节被发达国家控制,而中国仅能分到微薄利益,同时装备制造业在深化比较优势过程中面临瓶颈,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比较优势在无法突破的同时,由于国内人口红利等优势逐渐衰弱面临下降的风险,在图1中表现为T2时刻之后。装备制造业如何突破低端锁定,走出比较优势陷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国际分工深化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生产要素实现在全球流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大环境下,需把握时机,主动出击,创造竞争优势,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成熟管理经验,通过逆向溢出效应,将比较优势升级转型至国际竞争优势,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根据现有研究,结合Porter钻石模型以及当前国际竞争现状,本文认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国际竞争优势升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国内与国际需求匹配度提升、产业开放度提升以及装备制造业与相关产业协同性增强。OFDI促进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四条路径以及两个效应。其中四条路径为促进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需求匹配度提升、产业开放度提升以及相关产业协同性增强;两个效应为学习效应和创新效应。 OFDI为中国以一定诉求向其他国家投资,根据OFDI的流向,可分为顺梯度OFDI和逆梯度OFDI。顺梯度OFDI目的地为技术水平落后于中国的国家,其诉求包括获取稀缺资源或资金利益;逆梯度OFDI目的地为技术水平发达的国家,其诉求为战略资产获取,包括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先进市场等。顺梯度OFDI为装备制造业进行逆梯度OFDI提供资金资源,中国装备制造业借助逆梯度OFDI在发达国家建厂或建科研中心,通过借鉴、引进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先进技术、领先仪器设备、优越管理经验以及庞大市场份额,发挥学习与创新效应,逆向溢出到国内装备制造业,在国内装备制造业生产要素和生产进程中注入技术及资金,促进生产要素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随着逆梯度OFDI的进行,借助学习与创新效应引入国外先进技术与产品,改进国内生产流程,改善产品结构,生产与国际需求匹配的多样化产品,促使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匹配度增强,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逆梯度OFDI促进中国与国际接轨,吸引FDI,增强产业开放度,促进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逆梯度OFDI还能增强装备制造业与国际间联系,深化国际分工,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产品内分工深化促使装备制造业与相关产业协同性增强,以此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学习效应带来升级的李嘉图租金,创新效应带来熊彼特租金,最终获取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带来的垄断租金。 (一) 实证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1. 实证模型构建。结合本文第三部分作用机理相关研究,以作用机理为假设基础,构建实证模型。上述作用机理部分从四个维度衡量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即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国内与国际需求匹配度、产业开放度以及装备制造业与相关产业协同性,因此实证模型考虑OFDI分别对装备制造业四个维度的影响,同时在模型中加入相应控制变量,进而证实装备制造业OFDI对其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 本文以衡量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四个维度为基础,对装备制造业OFDI是否分别对四个维度有影响建立模型(模型1至模型4),分别以(8)-(11)式表示,具体设定如下: CRSit=α1+β1LNOFDIit+γ1LNPERGDPit+θ1LNINSCALEit+ρ1LNENSCALEit+μit (8) MATCHit=α2+β2LNOFDIit+γ2LNPERGDPit+θ2LNINSCALEit+ρ2LNENSCALEit+εit (9) OPENit=α3+β3LNOFDIit+γ3LNPERGDPit+θ3LNINSCALEit+ρ3LNENSCALEit+φit (10) SYNit=α4+β4LNOFDIit+γ4LNPERGDPit+θ4LNINSCALEit+ρ4LNENSCALEit+ωit (11) 模型设定为面板模型,被解释变量为CRSit、MATCHit、OPENit和SYNit,分别表示四个维度,即第i个装备制造业中细分行业在t时期的生产效率、国内与国际需求匹配度、产业开放度以及与相关产业协同性;解释变量包括四个被解释变量各自滞后项,第i个装备制造业中细分行业在t时期的OFDI的对数值(用LNOFDIit表示)以及三个控制变量LNPERGDPit、LNINSCALEit和LNENSCALEit,分别控制研究对象国经济发展水平、行业规模以及企业规模。 2. 变量选取。根据现有研究,考虑《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装备制造业的分类,并结合与我国投入产出表行业的对应关系,将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分为六个大类,即金属制品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和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研究区间为2003-2015年。 (1)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指标。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被广泛用于生产效率分析的两种前沿方法之一,该方法为非参数、线性规划方法,结合Malmquist指数可计算我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在研究区间内生产效率。本文选用我国装备制造业六个细分行业总产出为产出变量,以资本存量和从业人数为投入变量,利用Deap2.1软件求解六个细分行业的Malmquist指数,以技术效率CRS指标作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指标,产出、资本存量及从业人员数据来自2004-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2)国内与国际需求匹配度指标。国内与国际需求匹配度指标由行业出口值与国内销售值比值衡量,国内销售值为各行业销售总值减去出口值,行业销售总值及出口值来自2004-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3)产业开放度指标。产业开放度指标选用FDI指标,鉴于FDI指标衡量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各细分行业引进外资的水平,本文对于引进外资的指标不仅注重于外资的量,更注重引进外资的质,因此,以三资企业销售收入与该行业销售收入的比值作为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在我国FDI指标。各行业与三资企业销售收入数据来自2004-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4)相关产业协同性指标。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相关产业协同性度量可选用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指标,该指标表明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以及与其他产业关联程度,垂直专业化指标源自Hummels(2001)[37]所设计的VS和VSS值,计算公式为: VSSt=VSt/EXt=λAM[I-AD]-1X/EXt (12) 其中VSSt为垂直专业化比率,VSt为垂直专业化份额,λ为元素为1的1*n维向量,AM=[mij]n×n为各行业单位产出进口消耗系数矩阵,I为n×n阶单位矩阵,AD=[dij]n×n为各个行业单位产出国内消耗系数矩阵,里昂惕夫矩阵[I-AD]-1为一个无穷几何级数,X为n×1维出口向量,元素EXt为行业i在t年的出口。 式(12)使用的投入产出表源自Lau(2007)[38]建立的投入产出模型,本文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投入产出表,因投入产出表年份不连续,因此以已有年份代替相邻年份,对各行业各年份总产值,以相应年份GDP增长速度近似计算。按照盛斌(2002)[39]整理的对国内各经济部门与SITC Rev3.0的对应关系,计算各行业各年份进出口贸易数据,数据来自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来自UNCOMTRADE数据库,网址为http://comtrade.un.org/data/.以各年度平均汇率将美元换算为人民币。 (5)OFDI指标。采用中国装备制造业2003-2015年间,六个细分行业的OFDI流量数据的对数值,考虑数据可得性,仅有制造业2003-2015年间的OFDI的数据,因此,为获得装备制造业六个细分行业的OFDI数据,对各行业赋予权重。首先,以装备制造业与制造业工业产值的比重为权重,得到装备制造业OFDI数据;其次,以六个细分行业与装备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为权重,得到六个细分行业OFDI数据。OFDI数据来自2003-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产值数据来自200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 (6)控制变量指标。控制变量设定为三个,分别为研究对象国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的对数)、行业规模(行业工业产值的对数值)以及企业规模(行业工业产值与行业中企业数量比值的对数值)。人均GDP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网站,行业产值与企业数目来自200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二) 实证检验 1. 估计方法。本文构建了四个实证模型,考虑到OFDI可能与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四个指标之间具有双向促进作用,进而带来内生性问题,因此,首先对模型进行检验,验证OFDI指标是否具有内生性,为保证结果稳健型,分别采用豪斯曼检验及DWH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 表3 LNOFDI指标内生性检验 注:通过Stata13.0计算而得,考虑5%显著性水平。 根据表3可知,模型1和模型3存在内生性,模型2和模型4不存在内生性。为保证结果稳健型,模型1和模型3选择GMM方法进行估计,对于模型2和模型4,选择固定效应估计方法。 2. 检验结果。分别对模型1至模型4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实证结果 注:AR(1)、AR(2)为自相关检验,Hansen为过度识别检验,对应值均为P值。***、**、*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 实证结果显示:四个模型中,LNOFDI系数皆为正,即中国装备制造业OFDI对其国际竞争优势的四个衡量维度都有促进作用,但是OFDI对国内外需求匹配度的正向作用不显著。根据结果可看出,中国装备制造业OFDI对四个维度影响效应有差别,其中LNOFDI对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最明显,其次是对产业开放度提升作用,而对装备制造业与相关产业协同性的影响系数最小。因此可得出结论:中国装备制造业OFDI会促进该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国内外需求匹配度的提升,促进产业开放程度提升,并能够带动装备制造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相关协同性。因此,结合作用机理分析,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OFDI水平增强能有效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 本文建立博弈模型,从同时博弈和序贯博弈两个角度对装备制造业OFDI为其国际竞争优势提升的内生性因素进行阐述;剖析了装备制造业OFDI能够有效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实证方面借助面板模型GMM方法证实了这一理论假说,即装备制造业OFDI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国内外需求匹配度、扩大产业开放程度以及增强相关产业协同性四条路径提升国际竞争优势。 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各国为寻求经济增长点,必将在工业化回归过程中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及智能装备制造业。如何借助OFDI有效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根据前文研究,可证实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OFDI确实可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因此,应加强我国装备制造业OFDI,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充分利用对周边国家投资机会,参与基建项目建设,将技术成熟的相关产业引致欠发达地区,将技术亟待发展的新兴产业转至发达国家,通过学习效应和创新效应,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第二,根据前文研究,在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四个衡量维度中,OFDI对生产效率和产业开放度提升作用最显著,因此,应继续加强该类OFDI,注重OFDI对行业生产效率提升作用的发挥,例如加强完善国内逆向溢出作用链,提升母公司吸收引进技术并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OFDI对产业效率及产业开放度的提升作用,促进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第三,实证结果显示,OFDI对装备制造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度间联系提升效应最小,这也许是由于我国相关产业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不完善,因此,应加强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深化装备制造业与其相关产业间的联系,使OFDI对该维度提升作用得到改善,以进一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1]PORTER M.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011:32-46. [2]RUMELT P.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profitabilit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2,3(4):359-369. [3]HAMEL G,PRAHALAD K.Corporate imagination and expeditionary marketing[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9(4):81-92. [4]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6):20-26. [5]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7):21-28. [6]吴福象,蒋天颖,孙伟.网络位置、知识转移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一项基于对温州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12):48-57. [7]赵玉林,汪美辰.产业融合、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基于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26-32. [8]谢卫红,王永健,蒋峦,等.IT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组织技术中介效应与环境不确定性调节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2):122-131. [9]CHI J,SUN L.IT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a study from micro perspective[J].Modern Economy,2015,6(3):404-410. [10]董保宝,周晓月.网络导向、创业能力与新企业竞争优势——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南方经济,2015(1):37-53. [11]RECHENTHIN D.Project safety as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4,35(3):297-308. [12]MARKLEY J,DAVIS L.Exploring futu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7,37(9):763-774. [13]KRELL K,MATOOK S.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mandatory investments:an empirical study of Australian firms[J].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9,18(1):31-45. [14]葛顺奇,罗伟.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母公司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2013(6):28-42. [15]崔远淼.“依赖陷阱”下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再平衡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2):75-84. [16]张宏娟,范如国,张应青.传统制造业集群低碳转型升级的演化机理及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6):64-72. [17]谢红军,蒋殿春.竞争优势、资产价格与中国海外并购[J].金融研究,2017(1):83-98. [18]MUNDELL A.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47(3):321-335. [19]HELPMAN E,KRUGMAN R.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increasing returns,imperfect competition,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M].Massachusetts:MIT Press,1985:57-89. [20]KLEINERT J,TOUBAL F.Foreign sales strategies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Tübinger Diskussions Beiträge,2010,31(6):257-262. [21]李波,游晓霞.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对小岛清模型的扩展[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5):39-42. [22]陈立敏,杨振,侯再平.出口带动还是出口代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边际产业战略检验[J].财贸经济,2010(2):78-85. [23]胡兵,乔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方法[J].经济管理,2013(4):11-19. [24]WU L,CHEN H.An assessment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rom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J].Europe-Asia Studies,2001,53(8):1235-1254. [25]BUCKLEY J,CLEGG J,CROSS R,et al.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4):499-518. [26]KOLSTAD I,WIIG A.What determines Chinese outward FDI[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0(10):124 - 132. [27]RAMASAMY Y.Do newly oligopolistic reaction and host technology resources matter for MNC’s location?A study in China’s technology industries[J].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2010,33(4):171-183. [28]ZHANG X X,DALY K.The determinants of 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11(12):389-398. [29]张宏,王建.东道国区位因素与中国OFDI关系研究——基于分量回归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9(6):151-160. [30]王方方,赵永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贸易引致型vs.水平型[J].世界经济研究,2013(7):59-66. [31]周昕.中国企业服务寻求型的海外直接投资——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5):68-77. [32]陈小蕴,张水泉.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品技术结构提升:韩国的经验及启示[J].亚太经济,2012(2):43-48. [33]陈俊聪,黄繁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结构优化[J].国际贸易问题,2014(3):113-122. [34]张海波,李东.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5(2):43-51. [35]莫莎,李玲.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2):63-73. [36]刘洪铎,曹翔,李文宇.双边贸易成本与对外直接投资:抑制还是促进?——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6(2):96-108. [37]HUMMELS D.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1):75-96. [38]LAU L J.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5):91-103. [39]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社,2002:127-135. (责任编辑 毕开凤) Research of the Paths of OFDI in Upgrad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Industry’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LIU Zhen, ZHANG Hong (SchoolofEconomics,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A Game Model is built to prove that OFDI is an endogenous factor to upg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n the mechanism of OFDI enh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explored. The method of Panel GMM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mechanism for an empirical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OFDI can upg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enhanc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upgrading the matching degre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demand, expanding the industrial openness and enhancing collaborative degree of related industrie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DI;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game model; system GMM 2016-11-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异质性企业战略资产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竞争优势升级”(14BGJ043) 刘震,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投资研究;张宏,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投资研究。 F74 A 1000-2154(2017)08-0079-09 10.14134/j.cnki.cn33-1336/f.2017.08.008三、 OFDI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
四、 OFDI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实证分析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