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是否促进了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效率的提升?
2017-08-27李晓莉
◎ 李晓莉 陈 健
市场化改革是否促进了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效率的提升?
◎ 李晓莉 陈 健
2003年,广州市实施了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实践已经13年了,它是否促进了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效率的提升?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6-2014年广州和41个城市的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进行测算,对2014年广州和41个城市的污水处理行业效率进行测算。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化改革确实促进了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主要来源于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目前,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行业效率并不高,在42个城市中排名18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提高管网完善度和厂网适配性,提高行业的竞争程度,增强地方政府对行业的规制能力,增加对地方政府规制能力的再监督。
城市污水处理行业 数据包络分析法 全要素生产率 效率评估
一、引言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日益增多,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城市水环境的恶化迫切需要污水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体制下的政府供给模式已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为了促进中国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2002年,中国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在此背景下,广州市于2003年开始了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实践证明,市场化改革大大促进了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在总量上的增长。根据广州市水务局在《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工作报告》中的统计,广州市污水处理厂从2003年的7座上升到48座,日处理能力从2003年90.80万吨上升到499.18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从2003年16.45%上升到93.22%。但是,广州污水处理行业在总量上的增长是否等于效率提高,是否存在“规模大,效率低”的现象呢?效率测量是衡量行业绩效的重要标准,它可以真实直观地反映污水处理行业的资源利用效果,因此,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来评估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绩效。
从国外学者对水务行业效率研究的文献来看,他们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这两种方法,例如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学者有:Lambert等(1993)、Piyush Tiwari等(2011);使用随机前沿分析法的学者有: Bhattacharyy等(1995)、 Saal等(2007)、Filippini等(2008)。国内学者对于水务行业效率的研究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因为随机前沿分析法需要对水务行业的生产函数进行设定,目前,我国较为缺乏水务行业的生产函数和成本结构数据。而数据包络分析法只需要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数学规划技术便可计算出水务行业的效率,因此,国内学者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水务行业进行效率的研究。例如:励效杰(2007)对中国31个省份规模以上水务企业2004年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水价总体上促进了水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于良春和程谋勇(2013)对水务行业2004-2010年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水务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下降的情况;孙超平和苏雷等(2016)对12家上市水务公司的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上市水务企业整体效率不高,国有企业效率低于民营企业。以上文献的研究对象均为水务企业或水务行业,中国大部分水务企业既涉及供水又涉及污水处理行业,将水务企业或行业作为研究对象会混淆供水行业和污水处理行业的效率。目前,国内文献当中还缺乏专门针对污水处理行业效率的研究。
二、 广州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模式
(一)转变治理模式,从政府垄断治理转变为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
污水处理行业是城市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将污水处理行业从原来国家垄断治理模式转变为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模式。2003年以前,城市污水处理的治理模式是国家垄断治理模式,地方政府集污水处理行业规划者、管理者、生产者和购买者的角色于一身。早在1987年,广州市就建立了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开启了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1996年,广州市成立了事业单位性质的广州市市政污水处理总厂,隶属于广州市市政园林局管理,负责运营管理中心城区的已建和新建污水处理厂,运营和人员经费全部由广州市财政全额拨款。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垄断治理的模式裂变成为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利益或权益与某一项政策密切相关的个体或组织(世界银行,2012),污水处理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政府是污水处理行业的规划者和管理者,政府和企业形成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污水处理产品,政府和消费者形成成本分摊关系购买污水处理产品。
(二) 产业结构改革,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纵向和横向拆分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两个重要的环节,污水收集管网的完善度会影响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净化处理的量,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决定了城市总的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前期投资大、资金回收期长,污水分管网的铺设进入到城中村、街道、居民小区,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很难由一个企业来独立完成。因此,市场化改革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拆分,分别在管网和厂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各地区对于厂网分离的界限划分不同,有些地区厂部分只限于污水处理厂和泵站,有些地区厂部分包括厂、泵站和一级管网。实施横向分拆是指在厂网分离的前提下根据污水排放的区域性特点,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的片区,选择不同主体进行特许经营。如:广州市花都区共有4个污水处理厂,新华污水处理系统由花都区污水处理管理所负责特许经营,狮岭污水处理厂、炭步镇污水处理厂、赤坭镇污水处理厂由广东三新能源环保公司特许经营。管网的横向拆分是指根据行政区域将污水管网进行横向拆分,由各区政府选择不同的企业进行特许经营。污水处理行业实行产业结构改革目的是将庞大的污水处理系统拆分成较小的部分实施特许经营,从而降低进入门槛,增加竞争程度,扩大资金来源。
图1 中国污水处理治理模式的变化
(三)产权结构改革,允许非国有资本进入污水处理行业
污水处理行业的产权结构改革通过事业单位转制,引入民营或外国资本,改变国有资本垄断经营的局面,从而增加竞争、提高效率。政府对污水处理行业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地方政府采取直接授予、招标等方式选择特许经营主体,并通过合同协议方式明确特许经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倘若该市或区政府下辖事业单位性质的污水处理厂,政府会将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改制为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一般会采用直接授予方式将特许经营权授予国有企业。2003年11月,广州市政府将事业单位性质的广州市市政污水处理总厂转制为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并采用直接授予方式将广州市中心城区的污水处理权授予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广州市中心城区的9座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维护。2008年12月,广州市政府成立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统筹负责广州中心城区的供水、污水处理、河涌综合整治、滨水土地开发等涉水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广州市政污水处理总厂划归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管理,并改名为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倘若市或区政府下属没有与水务相关的国有企业,一般会采用招标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如:花都区采用招标方式,将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授予民营企业广东三新能源环保公司;增城区采用招标方式,将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授予广州科美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图2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三、研究方法
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实践14年了,需要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和反思市场化改革的成败得失,找出进一步提升绩效的路径。转变污水处理的治理模式,采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污水处理产品,政府有可能会出现“缺位”和“错位”现象;纵向分离和横向拆分的产业结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污水处理系统的完整性,可能会影响污水处理行业效率;市场化改革后的广州污水处理行业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力量,它不一定会促进污水处理行业效率的提升。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改革绩效,我们需要对市场化改革的绩效进行认真的评估和审视。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广州和全国41个城市的污水处理行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从而检验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绩效。
(一)数据包络分析法
为了刻画一个企业的生产技术,Malmquist(1953)和Shephard(1953)分别提出了用以描述多投入和多产出生产技术的距离函数,该函数的表示公式如公式(一),d0代表生产距离,x代表投入,y代表产出,(x,y)代表投入为x和产出为y的生产点,P(x)表示生产可能性集,d0(x,y)表示生产点(x,y)相对于生产可能性集“前沿”的径向产出距离,生产可能性集的 “前沿”是由生产可能性集中效率最高的生产点所组成的一条曲线。若生产点处于生产可能性集的“前沿”,代表生产点是有效率的,d0(x,y)=1;若生产点不处于生产可能性集的“前沿”,代表生产点是无效率的,d0(x,y)<1,因此,通过企业的技术距离可了解企业的效率。1978年,Charnes,Cooper和Rhodes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9],该方法使用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对各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计算,找出样本中效率最高的决策单元作为参照,测算出各决策单位效率的相对有效性,它最早用于测算企业效率,后来延伸至行业效率测算。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条件下,还可将效率指数分解成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
为了进一步弄清效率变化指数的来源,可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条件下,进一步将效率变化分解成规模效率变化和纯效率变化,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纯效率变化。在规模报酬可变假设条件下,利用锥技术所测量的规模效率如公式(四)。表示在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利用锥技术所测量的产出距离,表示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所测量的产出距离。决策单元下一期比当期的规模效率变化测算如公式(五)。表示下一期(t+1)的规模效率,表示当期(t)的规模效率。
(二)样本、指标和数据来源
本文将城市的污水处理行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采用广州和中国41个城市2006-2014年面板数据测算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采用广州和中国41个城市2014年数据测算污水处理行业的效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所测算的行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因此,它需要将广州市与其他41个城市的投入产出数值进行分析比较才能测算出来。污水处理行业需要大量的投资,包括:污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如:建设一个日处理8万吨的A2/O技术中型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需要耗资约3亿元人民币,这些固定资产投资约占污水处理行业总投入的75%,而用于日常维护和运营的其他费用约占25%。因此,本文将选取污水处理行业的固定资本作为投入要素,忽略人员、燃料、管理等其他投入要素对效率的影响。在投入数据选取方面,由于污水处理行业包括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环节,在污水收集环节选取污水管网长度代表固定资产投入,在污水处理环节选取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加上其他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量代表固定资产投入,因为日处理量越大代表固定资产投入越多。污水处理厂是指专门处理经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输送过来的城市污水的企业;其他污水处理设施是指那些不能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居民区、疗养院、度假村、旅游区以及其他人群聚集地排放的污水进行就地集中处理的设施。在产出数据选取方面,将选取该城市的污水处理总量作为产出指标,数据来源于2006至2014年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为了使测算的结果能更加显著地反映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本文将采用隔年的环比数据,即2014年与2012年相比,2012年与2010年相比,2010年与2008年相比,2008年与2006年相比。
四、研究结果分析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产出导向模型,使用DEAP2.1软件对中国42个城市的污水处理行业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2006-2014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得出2014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效率指数。通过广州与国内城市的对比分析,实证分析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改革绩效,科学研判广州市目前的污水处理行业效率。
(一)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析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马姆奎斯特指数来测算中国42个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在2006-2014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情况。若马姆奎斯特指数>1,表示当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比上年提高了,若马姆奎斯特指数<1,表示当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比上年降低了。根据表1数据显示,从中国42个城市的平均水平来看,2006-2014年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为1.048,可见,市场化改革确实促进了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是,从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来看,市场化改革对各个城市的促进程度是不同的,33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9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多的是厦门,马姆奎斯特指数平均值达到1.680;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最多的是海口,马姆奎斯特指数平均值为0.920。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下,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主要来源于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看,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效率变化为1.017,技术变化为1.030,技术变化略多于效率变化。为了进一步分析效率变化的来源,可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前提下,将效率变化分解为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效率变化的来源主要是纯效率变化,而非规模效率变化,纯效率变化为1.042,规模效率变化为0.976,即规模效率没有上升反而下降。污水处理行业技术变化的主要途径是:采用更先进的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纯效率变化的主要途径有:提高厂和网的适配性,完善污水收集管网;而规模效率变化的主要途径有:扩大或减少生产规模,使之达到最优的产出。
表1 2006-2014年42个城市污水处理行业马姆奎斯特指数及分解指标
(续表1)
(二)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根据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2006-2014年马姆奎斯特指数的测算数据可知,马姆奎斯特指数平均值为1.104,广州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幅度在42个城市中位列第7位,可见,市场化改革大大促进了广州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2006-2014年期间,市场化改革对广州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的程度并不相同,全要素生产率在2008年和2012年的提升幅度较大,而全要素生产率在2010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来源看,广州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也主要来源于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效率变化为1.065,技术变化为1.030,效率变化略多于技术变化。广州的效率变化主要来源于纯效率变化,而非规模效率变化,纯效率变化是1.124,规模效率变化是0.947,规模效率没有上升反而下降。
2008年,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效率的提升,主要是由于广州市暂停使用了一些使用率不高的其他污水处理设施,并将这些原来没有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旅游区、居民区、度假村、疗养院、郊区、城中村的污水通过完善污水处理管网的方式,输送到附近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从而提高了行业的效率。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10年有较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广州市在2010年承办了第16届亚运会,为了营造一个干净的水环境,广州市对污水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2010年与2008年相比,广州市的污水管网长度增加了47%,污水处理能力增加了145%,但污水处理总量只增加了44%,在投资规模加大的同时却忽略了厂和网之间的匹配性,导致了行业总量在提升而全要素生产率却在下降。2012年和2014年,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和提高厂网之间匹配性来提升。
表2 2006-2014年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马姆奎斯特指数及分解指标
(三)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效率分析
从上文分析可见,市场化改革确实促进了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那么,目前广州市的污水处理行业效率是否有效率呢?为了求证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于2014年中国42个城市的污水处理行业效率进行测算,采用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条件下的综合技术效率指标来衡量。倘若综合技术效率=1,说明该城市的污水处理行业是有效率的,在所选样本中效率最优;综合技术效率<1,说明该城市的污水处理行业是无效率的,数值越低表示效率越低。表3的数据显示,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中国42个城市之间污水处理行业的效率水平相差较大。污水处理行业效率最高的城市有银川和南宁,效率最低的城市是合肥,其他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处于区间 ,42个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平均水平是0.729。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效率为0.784,在42个城市中排名18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无效率的来源可能是纯技术无效,或者规模效率无效。倘若将假设前提从规模报酬不变放宽至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可将综合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等于1,表示效率最优;纯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小于1,表示无效率,指数越低表示效率越低。从表1数据可知,在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纯技术效率是0.980,规模效率是0.800,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可见,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无效率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而非纯技术效率。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说明目前广州市的污水处理行业规模过大,导致行业效率降低。在中国42个城市中,污水处理行业投资规模过大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在42个城市中,有37个城市的污水处理行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说明污水处理行业投资规模过大,导致效率的降低。
表3 2014年广州市与全国41个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效率测算指标比较
(续表3)
五、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DEAP2.1软件对中国42个城市2006-2014年污水处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对中国42个城市2014年污水处理行业的行业效率进行测算,得出以下结论:(1)市场化改革确实促进了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广州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幅度在42个城市中位列第7位,马姆奎斯特指数平均值为1.104。(2)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主要来源于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效率变化为1.065,技术变化为1.030。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前提下,广州污水处理行业的效率提升主要来源于纯效率提升,而非规模效率提升。(3)目前,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效率为0.784,在42个城市中排名18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条件下,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无效率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而非纯技术效率。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 提高管网完善度和厂网适配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效率提升,而效率提升的主要来源是纯效率提升,即通过提高管网完善度和厂网适配性来提高行业效率。虽然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投资的增加,但是规模扩大对效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从上文的分析可见,在2010年前后,广州市为了迎接亚运会对污水处理行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但是,结果却带来了行业效率的降低。从2014年行业效率的评估结果也可看出,广州市的污水处理行业规模处于规模递减阶段,说明了投资规模过大影响了效率的提升。目前,广州市老城区管网基本上是雨污分流制,新城区管网基本上是雨污分流管网。合流制是指雨水和污水混合在一起经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后直排自然水体;分流制是指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不经处理可以直排自然水体,污水经过污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自然水体。由于存在“错接”或“混接”情况,一些污水会经雨水管网直接排入河涌,未经净化处理直接污染自然水体;每当雨季来临,广州雨水过多,大量雨水排入污水管网,给城市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广州市提高污水处理行业效率的主要途径在于进一步提高污水管网的完善度和厂网适配性,例如:加大对合流制污水收集系统的改造,实施雨污分流的方式,对城中村的污水进行截流,根据污水处理量调整污水处理能力等。
(二) 提高污水处理行业的竞争程度
竞争压力是市场机制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效率的强大驱动力,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就是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行业效率,从而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最优定价。在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市场的竞争程度会直接影响污水处理行业的效率。污水处理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只存在于招投标阶段,是属于生产前的竞争,而非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竞争程度十分低。倘若地方政府采用直接授予方式确定特许经营者,根本就不存在竞争,影响特许经营权确定的因素为政治上的关联和信任。因此,市场化改革后的广州污水处理行业竞争程度非常低,可能会虚增污水处理的总成本。为了提高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竞争程度,让竞争因素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在污水处理行业引入标杆管理法。标杆管理法是指通过第三方机构在污水处理行业建立起广州市与全国范围内同行比较竞争机制,将广州市的污水处理企业与国内众多公司进行特定指标的对比和分析,从而找出差距,并建立起纵向和横向的历史数据,为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运营管理和特许经营者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
(三) 增强地方政府对污水处理行业的规制能力
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将污水治理模式从国家垄断治理转变为利益相关主体协同治理的模式,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拆分,污水处理服务的提供由多个独立的企业协同完成,单个企业效率高并不等于行业效率高。例如:广州市有许多的城中村,城中村的管网基本属于雨污合流管网,原设计是直排附近河涌,目前,广州市已经对中心城区的部分城中村实施了污水截流工程,将城中村的污水输送到附近污水处理厂。但是,由于资金的缺乏,还有很多处于郊区的城中村没有实施截污工程。城中村居住着大量城市的流动人口,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它会大大降低该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收集率,因此,一个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效率不仅仅取决于每个特许经营企业的效率,更取决于地方政府对行业的规制能力。规制能力是指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城市污水治理目标,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个人以及其他利益主体活动进行干预的行为,它具体包括城市污水治理的规划和管理能力。市场化改革并不是政府将污水处理的提供抛给市场中的企业就可以了事,政府从生产者角色抽身出来,应该更加专注于污水处理行业的规划和管理角色,增强对污水处理行业的规制能力,例如:科学规划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管网的完善度,增强厂和网的适配性,加强对污水处理企业特许经营行为的监管,增强对排污行为的监管等。
(四)增加对地方政府规制能力的再监督
污水处理行业的效率取决于城市污水处理总成本的控制和污水处理总量的提高,而这又取决于城市污水管网完善度、污水处理能力和厂网适配性。纵向分离和横向拆分的产业结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完整性,企业之间的自发协调无法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完整性,只能依靠作为规制机构的地方政府来提高。在规制机构设计方面,污水处理行业的规制属于多重规制,包括:市级政府和区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分散,同级政府内部部门之间的横向分散。虽然,权力拆分有利于限制权力滥用,但是,机构之间相互掣肘也会造成规制效率的降低。例如:政府重“厂的建设”轻“网的完善”,政府对特许经营企业管理不严,政府部门对困难问题出现“踢皮球”现象等。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化改革将污水治理体制从国家垄断治理裂变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协同治理模式。目前,污水治理初步形成了“地方政府-企业”为主导的治理结构,但是,它却大大弱化了上级政府和消费者作为治理主体的作用,治理结构中缺乏对地方政府的再监督主体,即缺乏强有力的主体来监督地方政府的规制效率,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缺位”和“错位”现象。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规制能力,应该对地方政府施以监督和竞争的压力,如:加大消费者或第三方机构对地方政府规制能力的监督力度;上级政府在对下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中加大对污水处理行业规制能力的考核比重;中央政府可授权第三方组织建立衡量地方政府规制能力的标杆指标体系,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公布。
[1]DK Lambert,D Dichev,K Raffiee,1993,“Ownership and Sources of Inefficiency in the Provision of Water Services”,Water Resources Research,29(29):1573-1578.
[2]Piyush Tiwari,Manisha Gulati,June 2011,“Efficiency of Urban Water Supply Utilities in India”,WaterResources Devolopment,Vol.27,No.2,361-374.
[3]Arunava Bhattacharyya,Thomas R.Harris,Rangesan Narayanan,and Kambiz Raffiee,1995,“Technical Efficiency of Rural Water Utilitie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2):373-391.
[4]David S.Saal,David Parker,Tom Weyman-Jones,2007,“Determin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ical Change,Efficiency Change and Scale Change to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rivatized English and Welsh Water and Sewerage industry:1985-2000”,Published online:21 June 2007,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5]Massimo Filippini,Nevenka Hrovatin,Jelena Zori?,2008,“Cost Efficiency of Slovenian Water Distribution Utilities: an Applic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Methods”,pubblicazione internet realizzata con contributo della.
[6]励效杰.关于我国水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7(2):11-18.
[7]于良春,程谋勇.引入竞争与水务行业效率分析[J].当代财经,2013(3):106-112.
[8]孙超平,苏雷,徐本勇.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城市水务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6(6):204-210.
[9]蒂莫西.J.科埃利等著,王忠玉译.效率与生产率分析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
Did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greatly promote the efficiency increase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industry in Guangzhou?
Li Xiaoli,Chen Jian
In 2003,Guangzhou implemented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in the industry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reform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13 years now,did it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ity’s wastewater treatment industry? To answer this question,this paper use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 to measur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 index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industry in 42 cities from 2006 to 2014,and measure the efficiency index in 42 cities in 2014. The result is yes. According to the Malmquist index,the TFP improvement of Guangzhou mainly comes from the efficient and the technical increase. In 2014,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industry in Guangzhou is inefficient,and ranks 18th among 42 cities.From the above findings,we suggest that Guangzhou should improve the perfection level of sewage pipe network and suitability between pipe network and plant,improve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gulation,an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n the regulation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industry; DEA mode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evaluation
F294.1
10.3969/j.issn.1674-7178.2017.04.010
李晓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商研究中心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共经济。陈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
(责任编辑:李钧)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水务产业市场化改革绩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城市污水处理行业为例”(批准号:2014A03031014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中国水务产业市场化模式、绩效与路径选择研究”(批准号:GD14XYJ1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中国城市水务行业效率评价研究:基于跨国比较的视角”(批准号:GD15XYJ1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公共治理视角下广州污水治理体系的建构研究”(批准号:14Y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