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型构建研究

2017-08-27谷紫藤陈兰杰

河北科技图苑 2017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数据管理科研人员

谷紫藤 陈兰杰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型构建研究

谷紫藤 陈兰杰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模式目前在我国还尚未成熟,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思考,探讨了其开展的必要性和发展机遇,并且从其人力支持、服务内容与技术环境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结合科研数据的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模型。提出了从上而下与由下而上相结合的基于基金及项目支持者与图书馆员合作的科研数据管理模式。

科研数据管理;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

1 引言

如今,数据作为新时代的“石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科研数据又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大数据时代,以科研数据为核心的E-Science、E-Research科研范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提供的服务,这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转型挑战。高校图书馆有着专业的信息人员、信息服务设施、信息服务空间以及信息资源基础,图书馆面向科研用户开展科研数据服务既能提高图书馆在新时代的价值,获得科研人员的认可与尊重,建立两者之间的合作共赢关系,也有利于组织机构知识文化的汇集与保存。

2 相关研究述评

近年来,对于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在对国外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研究方面,韩金凤[1]对加拿大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进行调研,从服务内容、基础设施建设、数据道德意识、数据管理教育、人才培养五个方面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拓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提出相关建议。唐燕花[2]总结出高校科研数据管理实践的几大要素:政策制定、基础设施、服务、利益相关者和资金模式。在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政策方面,魏悦[3]等人对于英国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了政策调研,提出在政策内容体系、动力机制以及责任细化等方面都可给我国高校的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经验与启示。周晓燕等人[4]通过对澳大利亚高校进行调研,发现在政策的类型、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制定时间、相关主体、内容要素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胡绍君[5]阐述了科研数据管理对学科馆员的能力要求,提出面向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学科馆员能力建设策略。但是对于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型的构建尚缺乏研究,本文通过对科研数据管理的人力支持、服务内容及技术环境三个方面的分析,结合科研数据的生命周期得出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型,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图书馆的要求进一步进行介绍,提出无论是在平台建设还是在原始数据组织阶段,都应将科研数据与其他资源实现语义关联。

3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分析与模型构建

在对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人力支持、服务内容与技术环境三个层面的分析基础上,结合数据的生命周期理论,包含从数据的产生、搜集、组织、再到存储、发布、交换、共享,最后到科研数据的深入分析、整合、关联数据、数据出版的整个过程,提出构建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型。

3.1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人力支持

图书馆应该具有相对应的人才,从嵌入式科研学科馆员到科研参考咨询馆员以及技术平台服务者最后到专业人才培养,对其用户提供符合整个生命周期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此外参与整个过程的还有科研人员、基金及项目支持者,只有这三方面机构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实现科研数据的高效管理。

3.1.1 学科馆员

科研数据在高校学术、实验研究中日益体现其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科馆员在数据时代又有了新的角色——嵌入式科研数据管理人员。科研数据是指科研人员在实验、研究、调查中所获得的具有一手资源特性的高价值的数据,文本,多媒体信息等资源。在当下传统服务日益消退的今天,图书馆应该担负起科研数据管理的任务,这既可以增强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体现图书馆员的价值。学科馆员应该嵌入实验室或者院系,一方面需要有专业背景的图书馆员与科研人员共同处理科研数据,另一方面要培训科研人员保存科研数据的意识,并且结构化存储和保存科研数据。学科馆员嵌入学院、实验室有助于后期的数据分析以及管理阶段的问题反馈。学科馆员对于科研数据的规范性以及收割便利性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科研数据的产生、搜集、组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1.2 参考咨询馆员

在面对科研人员在科研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时,参考咨询馆员可以提供相关帮助,由于科研数据管理在我国高校刚刚发展起来,科研人员的数据意识相对来说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作为图书馆员的咨询馆员应该注意科研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科研人员普及科研数据管理的意识及知识,从根本上改变科研人员自我数据保存的意识,改变观念向信息共享与交流方向发展。这样既有利于科研数据的开放获取,也有利于学术交流与传播,不论是对于机构内部知识库建立,还是整个行业都有根本性的颠覆。图书馆应立足其各项优势, 开展科研数据服务营销,促进科研人员对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优势的了解, 建立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发挥图书馆对科研项目数据管理的作用。参考咨询馆员对于科研人员的数据意识、数据交流,数据共享等有着很大的帮助。

3.1.3 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作为科研数据管理中的主体,其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科研人员应该提高在实验研究中的数据意识,在数据存储、 数据共享、 数据复用等科研数据管理流程中支持图书馆员的实践活动,这不仅关系到科研活动中的成果转化,同时对于机构内部甚至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流都有很大的帮助。目前,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数据的认知水平不是很高,所以科研人员应该和图书馆员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积极配合,提高数据意识,在科研数据管理方面加大其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数据利用率和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在科研数据存储、 维护、 传递和管理过程中,面对当下数据格式不规范、 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存储库的缺点,积极配合图书馆员实现高效科研数据管理。

3.1.4 基金及项目支持者

基金与项目支持者属于科研数据管理中具有主动地位的群体。他们可以在科研项目、课题研究等整个研究过程中,对相关科研成果给出明确的标准和规定,使得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项目或者课题研究时能够强制性地按照标准来完善相应的科研数据,这一步可以极大地促进科研数据管理活动的进步,实现由上而下的控制,加之图书馆员自下而上的培训与指导,上下结合推进科研数据管理的发展进程。2010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开始要求所有的基金申请者必须在申请材料中一并提交对该项目开展数据管理的计划( data management plan,DMP) ,以实现对基金研究成果的共享与传播[6]。

3.1.5 技术平台服务者

技术平台服务者是科研数据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成员。通过开发利用现代化的技术,管理系统,操作平台,使科研数据从闭塞的研究者所有过渡到标准化结构化数据的共享与传播,实现了数据资源的长期保存。可以根据各领域科研人员的不同需求,逐渐完善数据平台,从数据收集到数据组织再到元数据描述,最后实现数据数字化存储,再到后期的数据分析——数据重用,这些过程需要的工具以及技术设施都离不开技术平台服务者。面对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复杂的数字化形式的科学数据,研究人员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与设施来辅助其进行科学数据管理,提供稳定可靠且易于操作使用的科学数据管理基础设施,为平台配备相应的技术平台服务者,是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中重要的任务。技术平台服务者通过完善的系统化服务,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发布、交换以及深入分析整合。

3.1.6 其他专业人才

在科研数据管理日益发展的今天,除了本身致力于科研数据管理的图书馆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可以参与这个过程外,为了使科研数据管理更加科学化、完整化的发展,在现在图书馆学专业技能方向之外,应在原有专业知识培养人才的基础技能上,致力于培养新型的面向科研数据管理的人才,使得图书馆把科研数据管理做得有声有色,并且要想把科研数据管理做得好,这不仅仅需要图书馆学的专业技能,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学科背景也是必须的,可以参考国外相关实践,开展硕士阶段的图书情报教育,并且主要面向本科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开放。这样,针对图书馆嵌入式科研数据服务的专业人才可以更好地帮助用户实现科研数据管理。

3.2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内容

图书馆应该提供相对应的服务,从科研数据管理推广,科研数据管理指导到科研数据的长期保存再到科研数据的开发与共享、科研数据的重用与出版,对其用户提供符合整个生命周期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提供完善的科研数据流程化管理,才能实现科研数据的高效管理。图书馆应该建立统一的科研数据管理标准,便与其实现交流与出版传播。

3.2.1 科研数据管理推广

目前,国内的科研数据管理还不成熟,学者对于科研数据的概念以及其作用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其概念推广是很重要的基础。图书馆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应该致力于提高科研人员的数据意识以及数据素养,并且使他们认识到科研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配合图书馆员以及其他利益机构实现科研数据的高效管理。例如,澳大利亚的高校图书馆做了很多工作,他们主要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置专门的数据管理服务版块,或印制宣传资料,分门别类地向读者介绍什么是科研数据、科研数据管理的意义以及数据管理的相关概念。如墨尔本大学图书馆网站分别从 Why、How、Benefits 等方面详细地对科研数据管理进行了阐述,点击率非常高[7]。

3.2.2 科研数据管理指导

科研数据管理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的发展,科研人员对其接受度及其熟悉度尚未成熟,所以除了帮助科研人员认识科研数据管理之外,还需要在实践中帮助科研人员制定科研数据管理规划,及时解答在科研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科研数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数据提交模板、文件命名规则、数据类型与格式说明、数据的所有权归属、数据的相关理论与版权许可、数据存储与共享要求等问题进行培训,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咨询馆员的工作量,还可以给科研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在同领域内发现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细致完善的数据标准,更好地发展科研数据管理模式。图书馆员可以围绕数据分类、上传、存储、维护和共享获取等环节,主动了解科研工作者的数据管理需求[8],解答他们在数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他们提供贯穿整个科研数据生命周期的针对性服务[9]。

3.2.3 科研数据的长期保存

有价值的科研数据是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积累基础资料。图书馆在资源保存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通过扩展自建的机构知识库功能或与学校相关机构及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存储平台,为科研数据存储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平台和良好的硬件环境[10]。此外,实现科研数据的长期保存,可以为科研用户自身或者相应科研领域积累知识成果,实现知识的结构化保存,为后期的数据增值开发与数据出版奠定基础。

3.2.4 科研数据的开发与共享

科研数据的存储是为它的开发与共享服务的。对保存的数据开展分析、整理与评价,挖掘这些数据与其他相关信息的关联,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数据增值,并通过一定的共享渠道,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方便地使用这些有价值的数据才是科研数据管理的最终目的[11]。在数据实现共享之前,需要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编码、结构化处理,并形成系列的数据导航与数据资源平台,实现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语义关联,通过结合各自领域的学科语料库形成关联科研数据的网络,从而实现资源的关联与覆盖。

3.2.5 科研数据的重用与出版

科研数据出版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共享出版模式,其对当下学术科研活动的数据传播与流通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现学术发表优先权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客观数据,证明其学术成果的科学性,同时也为数据重用实现必要条件。目前,科学数据出版面临的问题有数据授权、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数据集成和数据稿源问题[12]。在科研数据重用与出版的基础上,应该注重与科研单位及学术期刊的合作,多方合作共同推进科研数据的出版进程。

3.3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的技术环境

目前,科研数据管理存在于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很多面向环境的技术产生在这个时代,在科研数据存储方面,有大数据管理平台、机构知识库、特色馆藏资源等等;科研数据分析,云计算及其他相关分析也层出不穷,为科研人员提供大数据预测以及其他数据关联及实验服务;在科研数据出版方面,数字图书馆技术迅速发展,面向结构化的元数据资源著录,与本学科的学科语料库结合,面向关联数据的科研数据出版,正在实现同领域内、不同领域间的数据交换与借鉴,实现真正的数据网络。

3.4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型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型,见图1所示。资源数据化是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之一,在人、服务、平台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基于科研数据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其适用于目前环境下的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有利于科研数据的规范化、流程化的处理,又为其数据的共享与传播奠定了基础。

图1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型

通过对数据的产生、搜集、组织,数据交流,数据共享等过程进行分解,并且对科研数据开展嵌入式管理,提高科研人员的数据意识,并且形成自上而下的控制,在科研人员的配合下,实现高效规范的科研数据管理;在面向的服务方面,要提供科研数据管理的推广、指导、长期保存、以及开发共享和重用与出版等服务。在面向的技术环境方面,结合目前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出版平台中应用的技术环境,提出了大数据平台、机构知识库、大数据关联与预测、语义关联等发展环境。

4 结束语

总之,在科研变革的推动下,科研数据管理逐渐搭建起科研人员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这对于科研人员和图书馆来说都是一个机遇和挑战,所以,只有把握好科研数据管理的内涵,对其所需的人力支持,服务内容与技术环境进行了研究,明确技术环境下图书馆、科研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群体的职责,才能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推进高校科研数据管理的进程。

[1]韩金凤. 加拿大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调研及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1):38-46.

[2]唐燕花.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实践研究及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6,(24):130-138.

[3]魏悦,刘桂锋. 英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政策内容调查及启示[J].图书情报研究,2016,(4):35-44.

[4]周晓燕,宰冰欣.澳大利亚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政策制定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2):63-70.

[5]胡绍君.面向科研数据管理的高校学科馆员能力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22):74-81.

[6]NSF. Dissemination and sharing of research results[EB /OL].[2016-01-26].http: //www.nsf.gov/bfa/dias/policy/dmp.jsp.

[7]蒋丽丽,陈幼华,陈琛.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馆员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7):56-61.

[8]初景利,孔青青,栾冠楠.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2):11-17.

[9]黄红华,韩秋明.英国大学科研数据的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2015,(3):103-108.

[10]熊文龙,李瑞婻.基于科学数据管理的图书馆数据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2):48-53.

[11]黄如花,邱春艳.图书馆参与科学数据管理中的元数据应用实践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5):65-69.

[12]吴立宗,南卓铜,王亮绪.科学数据出版——促进数据共享的一种新模式[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4,(5):72-78.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odel of Research Data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Gu Zi-teng Chen Lan-jie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od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our country is not yet mature at the moment. 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n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university research data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big data, this paper discusses its necessity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alyzing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object oriented, service oriented and technology oriented, combined with the life cycle theory of research data, the author built a management model of research data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Moreover,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mode based on the fund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project supporters and the librarians.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University Libraries; Management Mode

G258.6

A

10.13897/j.cnki.hbkjty.2017.0068

谷紫藤(1995-),女,河北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数据资源管理。

陈兰杰(1978-),男,博士,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科技政策评价、信息计量学。

2017-05-12 责任编辑:张长安)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数据管理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海洋环境数据管理优化与实践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