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装思想奋勇担当走好改革攻坚之路

2017-08-27山西一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澹台印玉

支部建设 2017年23期
关键词:古建山西改革

□山西一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澹台印玉

武装思想奋勇担当走好改革攻坚之路

□山西一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澹台印玉

作为山西建工集团下属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山西一建集团将主动融入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大潮中,因势而动、勇于担当,遵循改革规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企业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路径,团结带领全体员工统一意志、武装思想、迎难而上,坚决走好企业的改革攻坚之路。作为公司负责人,我深知带领全体员工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的责任重大、使命崇高、任务艰巨。

紧跟形势把握机遇

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施工期”,新一轮改革强音也为山西一建吹响了行动的集结号。公司上下反映迅速、敏锐把握,多次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论述,广泛传达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党委的总体部署和决策。按照集团总公司的要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以中心组学习的形式,认真传达贯彻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并向32个基层单位布置了学习任务,务求快速、精准、全面领会会议精神,为推动公司紧跟国资国企改革步伐营造氛围、备足功课,做好思想和行动准备。

从学习效果来看,公司上下普遍高度重视,有解读有研究、有讨论有思考、有态度有深度,形式多样,载体丰富,作用显现;能够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客观总结公司改制五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对照梳理出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清单;能够深刻领会改革的深意,进而启迪公司全员推进改革的紧迫感、方向感和自信心,从思想深处形成对全省国资国企改革重要窗口期的能动性把握。

立足当下创新实践

山西一建已经走过65年光辉历程,有着深厚的发展积淀和企业文化。当下,在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后,公司与众多国企一样,面临着改革乏力的尴尬局面和难以突破的体制机制弊端,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让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日趋狭窄。但是,困境面前,公司上下改革发展的愿望尤为迫切。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山西一建在多方面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改革实践。

着眼市场需求,开辟市场竞争的新通道。山西省副省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一新强调,国企的“每一个判断、每一项决策,都要学会从市场的角度去考量”。为此,公司狠抓市场经营工作主线,正视短板,开拓思路,谋求质变。

——成功取得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从资质硬件上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更宽广的视野布局省外乃至国外市场,让公司融入到更广阔的大市场,充分接受外部环境的考验,倒逼企业不断壮大抗风险能力,推动企业强身健体、固本培元,增强综合竞争力。如甘肃分公司多年来立足大西北,市场开拓效果明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力争展示更大的作为。

——重视投融资能力建设,把握投资热点。去年,参与晋中环城路改造工程,积累了PPP项目运营的长足经验。今年,公司与长治、晋城等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持续跟进,力争PPP项目合同额占到经营总额的20%,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换来了新成果的取得。实践证明,这也是符合当前国资国企改革规律的新路子。

做强优势专业,发挥技术和人才的硬支撑。创新驱动,是企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长期以来,仿古建筑施工是山西一建的传统优势专业,可谓“历经锤炼、品质弥坚”。公司较早承建的永济鹳雀楼修复工程曾获得“鲁班奖”和“詹天佑奖”两项至高荣誉,甘肃大云寺舍利塔、晋国博物馆荣获国优工程,霍元甲武术馆获民族建筑科技进步一等奖,涉及古建施工的国家级、省级QC成果、工法在行业内占绝对领先地位。近年来,山西一建作为主编之一参与编写的《国家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获得国家住建部和业内好评。通过不懈的积淀和创新,“一建古建”这张名片越发璀璨亮丽、引人注目,多地政府、企业慕名前来洽谈业务。

打铁还需自身硬,强基固本再创新。乘着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东风,公司从“板块专业化”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位古建专业的改革发展路径。一是人才为基,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坚守传统技术质量优势的基础上,大胆学习创新施工工艺,开展导师带徒和劳动竞赛,传承精湛技艺,打造几支自有古建“工匠”队伍,以匠心的时代精神建造一批精品工程,不断攀登更高的创优目标;二是文化融入,紧盯文化旅游市场发展。当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对PPP项目模式有着浓厚的兴趣,合作共赢已成为社会潮流,各地政府以古建修缮为载体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及招商引资的过程,也为我们发挥古建专长提供了重要契机;三是加大宣传,提炼工程亮点占据品牌高地。去年,公司发动宣传人员实地采访并撰写专题报道,对丁陶风情街、绛州市场等古建项目进行了有力的宣传,挖掘提炼施工亮点,突出公司古建专业优势,产生了积极反响,今后将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山西一建坚实的古建品牌在潜移默化中深植人心,产生广泛的社会认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公司在做强房建古建专业的同时,经过长期对建筑新领域的探索和培育,市政、铁路、房地产、幕墙等多元板块强势突起、百花齐放。当前,公司市政专业队伍已初具规模,经营业务逐步延伸到全省;铁路项目由小做大,与中铁三局深度合作;旗下房地产公司开发任务稳中有升,这是资本由生产向投资转型的新路径;公司与阳煤化机合建的怡建幕墙公司,现已成为山西唯一一家能独立生产、加工、安装单元式幕墙工程的企业。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借助山西建筑产业园区建设的平台、制定了全面质量管控及物资集中管控等多项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粗放到集约化、精细化的管理变革。这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培育,用创新驱动了效益,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了活力。

创新考核机制,用好监督改革成效的指挥棒。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郭保民指出,业绩考核是企业经营的指挥棒、发展的风向标,要按照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会议要求,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确保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山西一建自整体改制为集团公司以来,在体制机制的变革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实践。一是推行分公司层面的“模拟股份”,这是一项惠民机制,各分公司根据年度经营状况和员工年初的入股情况,依据审计结果兑现员工收益;二是在营项目施行“建造成本+酬金”管理模式,确定项目责任成本,保证项目成本达到预控目标,并严格考核兑现奖励,有奖有罚、权责明晰,体现“效益决定收益、公平不等于平均”的基本精神;三是推行全员绩效考核,面向全体员工,建立岗位工资+绩效考核+分红的薪酬模式,加大绩效考核的薪酬比重,打破平均主义。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运用创新的考核方式、坚持正确的考核导向,其宗旨是将考核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管理效益、实实在在的员工福利,真正让考核成为企业监督改革发展成效的指挥棒。

党建引领形成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党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面对新一轮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新战略新方向,公司正在全力投入、紧张备课,让党建引领为企业改革攻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动员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和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明晰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战略目标、方向路径,以全新的姿态做好改革前的思想和行动准备,进一步刷新认识、凝聚共识,形成助力改革的强大合力。

二是把党的领导自觉融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把党委会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在改革中凸显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

三是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面向全体员工开展“两个要有”(即做人要有境界,做事要有底线)特色主题教育、“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和项目党建等等,用组织纪律引导员工的行为规范,营造“党政和谐促生产、群团合力建家园”的发展新景观,努力实现加强党建和培育改革成果的相互转化、互为促进。

四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通过经常性的集体廉政谈话,加强警示教育;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决遏制,抓早抓小,织密制度之网,筑牢纪律防线,使得公司政治生态总体保持良好,为把“改革之窗”敞得更大持续净化风气。

五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为班子“一把手”,扮演好“班长”的角色是我本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当前改革的艰巨任务,我必须勇做改革的冲锋队长,带领班子成员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抓最难的落实。按照王一新副省长的讲话要求,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入手,着力破除班子成员思想上、作风上、职责上、业务上的“主观改革阻力”,把责权清单明确到人,把培训教育、开展批评融入干部日常管理,把“四讲四有”融入干部人格修养。同时,大胆选拔优秀青年人才进入班子队伍,改善干部结构、激发班子活力、稳步推进改革。

六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像宣传特级资质、鲁班国优、抢工大会战一样,不断鼓舞攻坚士气,提振改革信心,弘扬家园文化。不断宣传企业塑造精品、开拓创新、重信守诺的市场化形象,为企业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李克强总理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在我看来,改革是“爬坡过坎,闯关夺隘;逆水奋楫,激流勇进”,改革是“无限风光,尽在险峰”,改革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改革的必然规律和光明前景。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我们理应乘着新一轮改革的东风,因势而动,刷新思想,奋勇担当,走好山西一建集团的改革攻坚路。

猜你喜欢

古建山西改革
关于园林古建设计施工数字技术研究
我在山西等你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
三晋古建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塔•楼之韵
古建军
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