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本强基,实现高校党建工作“双提升”

2017-08-26刘紫春江光亮贺明银

江西教育A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师生理论

刘紫春+江光亮+贺明银

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围绕发展模式与价值观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尖锐复杂的局面,从容应对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我们要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由 “服务”向“引领”提升、由“党务”工作向“党建”工作提升,固思想、政治、文化之本,强理论、组织、作风之基,使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一是实现由“服务”向“引领”的提升。高校党建是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做好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党建工作由“服务”向“引领”提升,指高校党的建设既要围绕教学科研等工作做好组织、发动和服务,又要站在理论和思想高度,做好领导和引领。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要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好务,让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为学校党建工作涂上浓墨重彩,增厚高校党建的底色。另一方面,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更需要的是“引领”。党对高校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引领,使高校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提升党建工作的亮色。

坚持党对高校的思想引领,关键要抓住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教師是传道者,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教师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同时,高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坚持党对高校的政治引领,始终保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的灵魂,也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要围绕办学中心工作把关定向,做好政治引领,引导高校师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决策部署看齐,并将其贯穿办学治校始终。

坚持党对高校的文化引领,增强青年学子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高校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我们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文化引领,使中华优秀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早日实现。

二是实现由“党务”工作向“党建”工作提升。高校党委作为一级基层党组织,处于党建工作第一线,是党在高校中的战斗堡垒。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往往更为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而投入到党的建设工作的精力却较少。党的工作由“党务”工作向“党建”工作的提升,就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既要做好党员培养、发展、教育和管理等日常具体工作,同时更要做好高校党的理论武装、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党的建设工作。高校基层党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党务工作,而是要在整个党建工作中全面作为,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既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又“引领”和全面推动学校各项其他工作。

加强高校党的理论武装。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从坚定理想信念的角度,对加强思想建设、抓好理论武装作出具体规定,明确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高校一方面要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抓关键少数,使其真学、真懂、真信,才会真用;另一方面,要创新方法、拓展平台,加强广大师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只有思想上弄通了,理论上清醒了,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才会接受理论,拥护理论,并把这种理论当成信仰,在政治上才会更加坚定,行动上才会更为自觉,才能占据思想的制高点,使高校党建工作获得强大的精神势能,在高校工作中形成契合时代要求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力。

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高校党委承担把关定向、凝聚人心、引导发展作用,必须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所以,高校组织建设首先是要建强党委领导班子,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建工作始终要把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作为关键,确保高校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其次,高校党建还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其堡垒作用。要加强党支部建设,根据高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需要,打破原来传统的院系支部模式,把支部设在科研、教学团队当中,设在学生社团当中,甚至建在互联网上、QQ群微信群中,确保党建全覆盖。要选优配强支部书记,推荐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党员任支部书记。通过他们的“双带头”(党建带头、业务带头)作用,基层的党建与业务工作的“两张皮”被整合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形成“党建带业务,业务促党建”的良好工作局面。最后,高校党建还必须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以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增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加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为此,高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培育并形成优良教风和学风。一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思想僵化,反对主观主义、本本主义。二是切实改进学风建设,深入贯彻“两学一做”,加强学习,善于学习,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同现阶段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指导高校科学发展。三是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必须积极践行“三严三实”,树立“依靠师生、深入师生,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的理念,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四是积极改进领导作风,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宗旨,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党政的有机融合,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五是重视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不但对其“八小时以内”进行监督,更要注重“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表现,使人民赋予领导干部的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约束,使各级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健康的生活情趣。

我国高校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需求;如何面对国内外日趋多样的思想舆论环境,更好地应对日益尖锐复杂的局面,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为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必须创新思维,纠正不合时宜的认识,推动高校党的工作由“服务”向“引领”的提升,由“党务”向“党建”的提升。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师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麻辣师生
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纪律建设亟待加强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湖南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