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7-08-26李珺崔巍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19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李珺 崔巍

[摘要]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评分、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 结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住院时间缩短、护理质量评分升高、护理缺陷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预见性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降低,预见性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7(a)-015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c failur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c failure treated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 score, nursing defects scor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r and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was higher and nursing defect score was lower i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when compared with routine nursing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nursing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ere lower than before nursing,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was more pronounced than routine nursing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The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lie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c failure can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and satisfaction, reduce negative emotion, when compared with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ailure; Nursing satisfaction; Negative emotion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作為临床上一类较为严重的肝脏疾病,主要发生在乙型肝炎病毒长期感染的基础上,易引起大量肝细胞坏死同时导致肝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不小影响[1]。由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症状,且呈进展趋势,为其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往临床工作中实施的常规护理仅能满足患者需求,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负性情绪方面的效果较差,且部分患者仍存在一定并发症[2]。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干预,旨在探究后者的临床优势,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均符合2012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订的《肝衰竭诊疗指南》[3],排除了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肝肾功能障碍者、代谢性疾病者、免疫性疾病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7岁,平均(52.3±3.2)岁;病程1~5年,平均(3.1±0.4)年。预见性护理干预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2~69岁,平均(53.4±2.6)岁;病程2~6年,平均(3.2±0.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实验的知情权同意书,本次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监测各项生理指标、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等基础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下方法,①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整理与科学评估,采用语言、宣教、手册、视频等途径向患者讲解乙型肝炎肝衰竭的发病原因、疾病进展、治疗及预后,请治疗护理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面对患者所提疑问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予耐心解答;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以获得其支持,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打扰。②用药护理干预:在使用药物前,向患者解释药物治疗及遵循医嘱的重要性、向患者讲解用药期间常见并发症的类型及发病原因,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一旦出现指标异常等情况立即给予处理[4]。③饮食指导干预: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多进食营养丰富的新鲜水果、蔬菜等,避免进食刺激性较强、油腻、辛辣的食物,调整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少食多餐;针对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对进食的次数及食物配比进行调整,出现水肿时需给予低盐饮食,保证每日摄盐量在2 g以下;出现腹水时需给予无盐饮食,并对自然食物中的含钠量进行控制,保证每日摄入钠的含量在0.5 g以下,禁止食用碱类制品;出现血氨偏高时,需限制对蛋白质的摄入,确保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在30~40 g;对于合并发生肝性脑病的患者则需要禁止食用蛋白质。④并发症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易合并肝性脑病,护理人员加强观察患者的性格以及行为变化,加强对夜间护理期间观察患者语言、定向能力、睡眠能力等,注意观察患者大小便、尿液性质及尿量;在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药物治疗期间,对出入液体量加强观察,避免出现输入量过多引起的水肿,必要时给予扩血管药物及扩容治疗等;另外,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护理人员每日注意对患者的药物的补给量,根據其生理指标的变化适当对钾、氯及钠等溶液的应用,一旦患者出现变态反应,根据表现给予口服阿司咪唑等[5]。⑤运动锻炼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制订适当的运动锻炼方法,包括有氧运动、太极拳及散步等有氧运动,每日1 h,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及睡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评分、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①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及护理缺陷评分量表进行评价,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操作技能三个方面,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护理缺陷考核标准包括护理高危因素、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环节缺失三个方面,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缺陷越多。②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包括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服务水平、服务态度、患者耐受度及舒适感,满分为100分,得分>80分评为非常满意,得分60~80分评为满意,得分<60分评为不满意。护理满意=非常满意+满意。③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价,每个量表中均包括20个项目,4级评分制,SAS得分 >50分为焦虑,SDS得分>54分为抑郁,得分越高,说明焦虑及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缺陷评分比较

预见性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的住院时间缩短、护理质量评分升高、护理缺陷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预见性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常规护理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肝衰竭由多种原因引起,多发生在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病率较高,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情凶险,治疗难度较大,可合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50%以上,临床上可出现肝性脑病、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7-10]。近年来,医疗护理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护理服务作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以往临床工作中实施的常规护理仅能满足患者基本需求,部分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影响下多属于被动工作,无法认识到潜在的、无形的护理风险,无法确保护理服务质量,甚至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治疗及护理结果造成影响[11-12]。因此,我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法,通过将整理护理作为指导原则,将预测作为护理人员判断病情的标准,以此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与步骤,将护理工作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对并发症的出现给予早期处理与预防[13-14]。由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并发症较多,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为患者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了不小的负担。预见性护理通过进一步强化常规护理对策,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发泄心理的不平衡,建立家庭与社会良好的氛围,树立患者面对疾病治愈的信心[15-17]。通过饮食护理干预与运动锻炼等,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对可能出现的症状进行早期处理与干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加重病情[18-20]。由于肝脏作为人体代谢与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当患者的肝功能受到损伤时,对糖原的合成也必将减少,开始合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质及脂肪代谢方面的障碍。预见性护理中给予的饮食护理能够促进改善营养情况,有效促进肝细胞再生,帮助肝功能得到促进与恢复。值得注意的是,若肝衰竭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情况,护理人员不应该立即强迫患者进食,需进食清淡、易于消化并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加强对其消化道症状、进食时间与情况的观察与记录。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给予休息与活动护理、皮肤护理等,其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取直立位可帮助促进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产生刺激与激活的作用,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导致水钠潴留增加。但平卧位则能够有利于促进增加肝肾的血流量,促进改善肝细胞的影响,达到提高肾小球滤过率的目的,明显降低机体代谢率,促进缓解水钠潴留的情况。尤其是患者处于病情较重的时期,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采取绝对卧床的方法,并根据其自理能力,决定判断是否给予更换体位以及肢体被动运动等帮助,同时针对患者病情恢复程度,制订每日所需进行的活动,对休息及运动时间给予合理化的分配。有部分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由于黄疸较为严重,胆盐对皮肤引起了瘙痒等不适症状,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减掉长指甲,避免抓伤皮肤,同时指导患者穿上棉质的内衣裤,并注意避免采用碱性的肥皂液对皮肤进行清洁,必要时可通过采用炉甘石洗剂对搔痒处皮肤进行清洁,以充分缓解不适。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住院时间短、护理质量评分高、护理缺陷评分低、护理满意度高,结果提示,预见性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完善并提高了各项护理服务,更易于被患者接受认可,患者耐受性也较高,可获得更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20-21]。对比负性情绪可见,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预见性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提示预见性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更加重视患者在情感方面的障碍,给予其暗示治疗,给予理解支持与帮助,更好地帮助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22-23]。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有限,未能进行长期随访,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大量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和.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7):51-53.

[2] 钟静,成莹.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2,2(14):232-233.

[3] 耿建章,范晓红,李静,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初始联合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8):837-843.

[4] 李娟,雷毓宁.护理风险管理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8):1524-1525.

[5] 章亚颖,赵锐炜.应用PDCA护理模式对晚期肝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23-124.

[6]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10-11.

[7] 陈静.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0-91.

[8] 周惠霞,曹丽萍.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79-1080.

[9] 何艳玲.延续护理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135-137.

[10] 孔霜婵,谢楚玲,郑智鑫,等.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170-172,175.

[11] 朴顺梅,于洪博,王盛楠,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应对方式和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 30(2):415-416.

[12] 于玉琴.综合护理敢于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9):102-103.

[13] 王秀玲.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2,35(6):88-89.

[14] 范媛媛,卓蕴慧.中西医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9):222-224.

[15] 段娇博,付菊芳,宋漢歌,等.原发性肝癌病人的需求评估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8):2176-2178.

[16] 侯俊侠,王维利,李成,等.肝癌病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5):1249-1250.

[17] 杨洪霞,邓彩苗.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2):192-194.

[18] 陈彩红.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8):34-35.

[19] 高丹凤,王岚.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10,17(22):17-19.

[20] 李丰衣,张琳,王立福,等.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病例预后研究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4):324-326.

[21] 王楼蕾.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护理干预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8):12-13.

[22] 王海莲.浅谈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工作中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3):45-46.

[23] 李才.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3):110-111.

(收稿日期:2016-11-27 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慢性乙型肝炎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老年乙肝及HBV相关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IL—17、α—SMA及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48例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探讨亲情护理应用于焦虑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