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农村留守人口更有幸福感

2017-08-26李邦熹

人民论坛 2017年23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李邦熹

【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继而产生留守人口这一特殊群体。提升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指数,需要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农民收入;需要丰富农村精神文化活动,提升农村留守人口精神幸福感;需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留守人口权益保障工作。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留守人口 辛福感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市需要的就业人口多,提供的收入可观,致使我国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年迈体弱者则驻守农村,成为农村留守人口。农村留守人口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庞大,因留守人口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复杂。

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偏低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适龄青壮年劳动力参与城镇化建设,为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与此同时,农村成了所谓的“9961部队”,只有老人和儿童驻守。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一些农村土地闲置,村庄呈现一片凋零的景象。更为重要的是,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物质生活困难、经济拮据;精神文化生活空虚、精神慰藉缺乏。

农村留守人口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农村留守人口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数量和规模庞大。留守人口主要是老年人、儿童和妇女,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应当得到更多关爱。然而,留守人口也是最易被忽视的群体。现阶段,留守人口权益遭受侵害的案例时有发生。由于留守老人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一些乡村成为不法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除此之外,留守老人防范意识不强,成为电信诈骗等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一些留守老人在其权益受损后,精神上也遭到极大的打击,往往一蹶不振,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监护不到位,留守儿童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留守人口问题并非小事,能否妥善解决相关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和谐发展。解决留守人口问题,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偏低的表现形式。相较于其他群体,留守人口幸福感偏低。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低主要表现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方面。在物质需求方面,由于留守人口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的子女,而这部分经济来源数额有限,且收入来源不固定,直接造成留守人口物质生活拮据,影响留守人口物质幸福指数,进而影响留守人口精神幸福。在精神需求方面,留守人口生活孤单,缺乏照顾与关爱,精神慰藉匮乏。

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低的诱因

造成留守人口幸福感低的原因颇为复杂,主要有物质基础保障薄弱,精神文化活动匮乏以及社会治安环境差等方面的原因。

物质基础保障薄弱。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并且呈逐步拉大的趋势。幸福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幸福需要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农村留守人口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收入主要依赖于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外出务工子女拮据的生活费,因此部分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依然坚持在田间劳作,承担过重的农活,给其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除此之外,由于留守老人年老体弱多病,经济上的不宽裕,常常使得其小病能拖则拖,小病拖成大病,最后导致其身体出现难以治愈的状况,严重影响留守老人的幸福指数。对于经济困难的留守人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之予以救助,然而在救助的范围与力度上仍十分有限,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留守人口幸福感的物质基础保障薄弱的问题。

精神文化活动匮乏。相较于城市,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匮乏。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多数农村缺少悠闲娱乐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使得留守人口精神文化活动无从开展。现阶段,一些农村意识到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性,逐步在村委会办公场所设置一定的场地供村民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但是仍然缺少像样的设备设施。还有的村庄,借助当地小学的场所,开展一定的休闲娱乐活动。一些村庄,设立了自己的图书室和留守人口之家,但其设备设施等硬件过于简陋,无从满足广大留守人口的精神文化活动需求。一些休闲娱乐场所,由于缺乏相关人员的协调组织,设备设施也处于闲置状态。精神文化活動的缺乏,直接影响留守人口精神幸福指数的提高。

社会治安环境差。农村留守人口防范意识不强,一些犯罪分子将留守人口作为其实施犯罪的对象。近年来,频频发生留守老人以及留守儿童权益受侵害的案件,究其原因,社会治安环境差是主要原因。某些地方,社会治安环境差,使得针对留守人口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农村老年人所受教育程度不高,对诈骗等犯罪活动难以识别,待其发现后,其权益已经造成严重损失,并且出现难以挽回的局面。农村社会治安环境差,使得不法商家在农村市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包括生活日用品以及食品,严重损害留守人口权益。

如何提升农村留守人口的幸福感

农村留守人口的数量和规模庞大,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升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指数至关重要。提升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应当加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激发农村活力,从根本上解决留守人口问题。针对留守人口精神文化活动匮乏的问题,应逐步完善精神文化活动设施,丰富留守人口精神文化活动。对于侵害留守人口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留守人口合法权益。

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偏低的现状没有捷径,唯有加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激活农村经济活力,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让广大的农村老年人和儿童不再留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人口问题。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一方面使得农民收入增加,夯实保障幸福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实现就地创业和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人口精神慰藉缺乏的问题,实现留守人口的精神幸福。因此,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是实现留守人口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最为重要的措施。

丰富精神文化活动。在留守人口幸福感知中,精神幸福感尤为薄弱。受文化娱乐设施条件的限制,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农民的休闲娱乐活动主要以拉家常、串门为主要内容。提升留守人口精神幸福感,需要从精神文化活动领域着力。一方面,精神文化活动设备设施是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留守人口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的基础,因此,填补农村文化娱乐活动设施空白的状况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村民委员会应当发挥其职能,做好村民精神文化活动的集中组织与管理工作,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现阶段,一些农村村民也开始跳起了广场舞,反映了留守人口对精神幸福的追求。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环境差是影响留守人口幸福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提升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指数的关键。当前,一些留守老人及儿童权益受侵害,留守人口权益保障不力,部分留守人口社会救济款项被私吞、挪用,农村留守人口也是电信诈骗等犯罪的重灾区。造成侵害留守人口权益犯罪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差,农村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空白地带,主要因为农村留守老人防范意识不强。因此,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农村留守人口治安防范意识,是增进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指数的重要保障。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留守人口的数量和规模增加。提升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提升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需要加强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留守人口防范意识。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①杨永志、王琳:《从共富到共享和共赢:习近平“利益共同观”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