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08-25张小娟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作风党员干部

张小娟

企业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企业的大局,事关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作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險、消极腐败危险,提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针对基层职工思想多元化的新形势,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如何提升自省素质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结合单位实际,就如何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提升境界,把握“三性”

一是正确把握作风建设的政治性。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谓作风建设的政治性,就是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来看加强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作为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对个人作风建设的政治敏锐性。历史和现实的反面教材一再告诫我们,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放弃了世界观改造,丧失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敏锐性,那么,不仅会葬送自己的前程,而且将沦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

二是正确把握作风建设的社会性。所谓作风建设的社会性,针对我们煤炭企业而言,就是矿井作风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整个班子的威信和人心向背,关系到矿区的和谐稳定。我们常说“公生明,廉生威”,就是群众对于一个勤政、廉明的领导班子的客观反映。古代君王尚且知道干群关系如舟水关系,我们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应注意执政为民的社会效应和群众的认可程度。也就是说,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为矿井谋发展、为职工谋福利。各级党员干部都应把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评价作为考核自身绩效的重要标准。

三是正确把握作风建设的现实性。所谓作风建设的现实性,对煤炭企业而言,就是当前矿井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表明加强作风建设确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近年来经过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开创了一个人心思进、经济发展、矿区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这种局面来之不易。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仍然有个别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正确面对,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切实营造好、维护好、发展好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把企业的发展大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勤于,树立“三观”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搞好自身修养。要崇尚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条规,时刻做到心中有党纪、脑海有条规。“源清而流清,源浊而流浊”。党员干部的风气正不正,直接关系和影响着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风气。实践证明,抵御诱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修养是第一道防线。一些原本合格的党员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往往是从思想道德这道防线失守开始的。所以,党员干部必须在端正党风、作风方面作表率,廉洁自律,加强自身修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抗得住诱惑,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来加强人生观的改造,切实搞好自我监督,自觉做到“慎初、慎微、慎独、慎友”。

二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勤政为民。“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党员干部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看待自身价值,重视从源头、从基层解决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摆正自己位置,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为职工群众诚心办实事、办好事,不断融洽和升华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矿井发展增添动力。

三是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保持清正廉洁。权力是一双刃剑,正确用权可以为民造福,建功立业;用权不当,则可能害人害已,祸患无穷。为此,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正确处理好权力、责任、义务的关系。权力不是谋私的工具,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能不能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是一个干部对企业的事业心、责任感强不强的具体体现,是对职工群众感情深不深的具体体现。只的这样认识,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做到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不任人为亲、营私舞弊,不弄虚作假、与民争利,切实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

三、真抓实干,做到“三实”

一是决策过程要“唯实”。每个矿井、每个采区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必须作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正确决策。决策正确与否,关键看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唯实”。实践证明,制定决策的过程也是推动思想作风建设的过程。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做到“唯实”,就要用全面的观点来认识本矿、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力戒主观片面性;用与时俱进的观点看待实际,力戒僵化的思维方式;用比较的观点分析实际,突破封闭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看清自身的优势和潜力所在,进而做出正确决策。

二是执行过程要“务实”。 改进作风与文化建设、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确保收到实际成效。有了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还必须发扬务实作风,真抓实干,把决策付诸实施、变成现实。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没有一种务实作风,再好的决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员干部抓落实的过程也就是抓工作作风建设的过程。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做到“务实”,必须讲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必须注重实干,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必须讲究方法,提高工作效果。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好抓全局与抓典型的关系,从全局树典型,用典型带全局,这样既能推动工作的开展,又能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

三是开展工作要“求实”。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如何对待工作中的不足乃至失误,是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考验。坚持求真务实,决策就能不断得到完善,推动工作开展;反之,不能承认失误,不能及时纠正失误,工作就难以完善和落实。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做到“求实”,就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决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就要正确处理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善于运用群众的智慧丰富和完善决策思路;就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靠集体的智慧推进决策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向前进,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真正经得起广大职工群众的检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作风党员干部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党员干部要姓“党”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