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的研究现状
2017-08-25刘朵陈奇刚顾力华
刘朵++陈奇刚++顾力华
摘要:从临床治疗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状态的文献进行综述,归纳针灸治疗取穴规律。
关键词:中风;上肢痉挛;针刺;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8-0086-03
中风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疾病。在患者肢体瘫痪发生发展过程中,几乎都会出现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或痉挛,痉挛性瘫痪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如果肌张力增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但会引起患肢的疼痛,而且可以造成患肢肌肉萎缩、关节攣缩及变形,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和康复训练困难,最终影响中风病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按针刺部位分
11头针头针是一种利用针刺及其他物理方法刺激头部穴点、线、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常用穴位体系有焦氏头针、汤氏头针、靳氏头针、林氏头针等流派以及根据病灶影像学定位诊断取穴和《中国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等[2]。中风上肢痉挛头针治疗刺激区的选择主要基于脑功能定位、神经解剖学理论和传统经络理论等方面。赵建国等[3]采用醒脑开窍法治疗偏瘫痉挛。结果显示醒脑开窍针法加针刺锥体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具有较好疗效(有效率900%),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法组(有效率667%);针刺锥体组与单纯醒脑开窍针法组在运动功能水平、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患肢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高于单纯醒脑开窍。王丽平等[4]采用头针体针叠加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结果显示头针体针叠加针法对痉挛状态的改善、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单纯体针对照组(P<001)。陆彦青等[5]采用“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结果显示各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靳三针”组和康复组(P<001),“靳三针”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结果显示“靳三针”[HJ2.2mm]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能改善患者痉挛指数及神经缺损症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王澍欣等[6]采用颞三针结合麦粒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Ashworth痉挛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和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粒灸配合靳三针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痉挛程度有明显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靳三针疗法。
12腹针腹针是一种利用针刺及其他物理方法刺激腹部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7],腹部是人体脏腑最集中,经络分部最多的部位,也是气血最丰沛的部位。通过对腹部相关穴位的刺激,可以最大限度的调节气血,达到气血重新分配的效果,从而让失养的经脉、经筋得到濡养而逐步恢复功能。
祝晓忠[7]采用薄氏腹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肢体Ashworth张力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张力评分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更显著(P<001)。结果显示腹针治疗中风后肢体肌张力力增高,疗效较传统的针刺方法更明显。还有研究表明腹针对脑动脉血流的异常有改善作用[8]。崔海[9]采用腹针结合头针治疗痉挛性瘫痪患者,选取中脘、建里、气海、石门、肢体痉挛侧滑肉门、外陵、上风湿点、上风外点、下风湿点、下风下点,深刺穿过皮下,行捻转补法,并配合主动或被动活动痉挛肢体。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传统体针对照组的8000%。
13体针塔长峰等[10]选用以阳明经穴为主穴的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脑出血术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取穴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采用平补平泻法,配合现代康复手段,与康复治疗组对比,经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评定,2组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治疗组可有效降低患者痉挛程度。吕慧青等[11]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取穴人中、极泉、曲泽、下肢取穴阴廉、阴市、血海、三阴交、照海。结果显示上下肢痉挛疗效均优于手足三阳经组。刘美荣等[12]应用夹脊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以平补平泻法,并施以提插捻转手法,针感沿肋间或脊椎传导,针刺深度以深刺至椎板疗效最佳,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临床疗效、Brunnstrom 分级及Barthel积分比较均优于传统针刺对照组。俞国桥[13]选取调督通阳法治疗痉挛性瘫痪患者,取穴胸3(双)、胸9(双)、腰 2(双)、腰4(双)夹脊穴及督脉经前顶、百会、后顶、强间穴,夹脊穴由下向上斜刺透刺,头部经穴采用透刺法,结果显示治疗组愈显率为558%,优于传统针刺对照组的274%。
2按针刺方法分
21平衡针刺法龚燕[14]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患者采用平衡针刺法,即患侧健侧肢体均进行治疗,并以常规患侧痉挛肌侧取穴法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平衡针刺法结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平衡针刺法结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单侧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平衡针刺法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推测其机理可能在于通过抑制α和γ运动神经元反射,调整肌肉的过度牵张状态,降低支配痉挛肌的兴奋性,提高了兴奋点的阈值,协助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并且通过双侧治疗,有效改善身体双侧的交互神经联系障碍,促进大脑建立正常反馈机制;通过改善非偏瘫侧的持续用力状态,诱发偏瘫侧的正常运动模式。
22“补缓泻急”针刺法赵晓峰等[15]采用随机分组法将 60例中风病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补缓泻急”针刺法,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结果显示“补缓泻急”针刺法对中风性肌痉挛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从中医学阴阳学说来看,拘急收缩属阴,舒缓伸张属阳,阴有余而阳不足则见拘急不舒。这也是补缓而泻急针刺法的理论依据。
23恢刺、关刺法何晓华[16]采用恢刺、关刺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恢刺和关刺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结果显示恢刺和关刺法能缓解中风后上肢痉挛,改善其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24毫火针饶晓丹等[17]选择30例患者均采用毫火針治疗,治疗前分别记录各患者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评分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NDS)(肩关节及手)评分,治疗4周后再次记录各患者MAS量表及NDS量表(肩关节及手)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MAS及N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果显示毫火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可降低患者MAS及NDS(肩关节及手)评分,改善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满意。
25动静针刺动静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18],根据经络辨证,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为阴阳失衡之“阳缓阴急”,即上肢伸肌(三阳经所过之处)的相对弛缓和屈肌(三阴经所过之处)的相对拘急[19],呈挛缩屈曲状,为阳虚阴盛之证。治疗重点在于泻有余补不足,调整阴阳,恢复伸屈肌群之间肌张力的相对平衡。因此,对上肢痉挛异常模式,治宜采用阴阳经相配“补缓泻急”的针刺原则[20]。即同时选用上肢内侧阴经和外侧阳经的有效穴位,施以不同动静手法,阴阳并治。一方面,如《灵枢· 官针》所言“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恢刺(动刺法)瘫侧上肢阴经穴“以动求静”抑制痉挛肌群;另一方面“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浮刺(静刺法)瘫侧上肢阳经穴“以静待动”兴奋拮抗肌,以扶阳抑阴,协调和恢复伸、屈肌肌张力的动态平衡,从而促进随意自主的分离运动早日出现,抑制痉挛模式,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其他
于川等[21]常规针刺治疗与微创透穴埋线治疗对照。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差异(P<001),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微创透穴埋线法可提高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肌张力异常增高的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王文禹等[22]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混合后进行穴位注射,并与常规针刺疗法对照。结果显示水针治疗可明显降低中风偏瘫后肢体痉挛肌张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
4小结
中风后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以抗重力肌紧张为主要表现的肌痉挛状态,而上肢痉挛状态为手指及腕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上臂肘关节内旋肌群及腕、指的屈肌群痉挛所致,上肢痉挛状态对肢体康复造成很大的障碍,也是治疗过程中最棘手的难题。中风偏瘫是运动模式质的改变,缓解痉挛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度过痉挛期,恢复自主运动,回归家庭社会。在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病机,虽不同医家观点各异,但其病机不外乎脑络痹阻,阴阳气血难以调和,血不荣筋,气不养络,故而经筋受累发病。从研究资料分析,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病情轻重程度、病程时间报告不清,均影响疗效的客观评价和比较;针灸是一种临床操作性较强的医疗技术,施针者学术流派不同,针刺部位及手法不尽相同,且临床施针者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针刺操作方法的具体描述欠缺,使得针灸操作的可重复性差,推广需量化手法;针刺过程中易引起疼痛和诱发痉挛,患者难于坚持;另外有一些新方法,如水针也运用于上肢痉挛的治疗,疗效确切。此外,关于针刺治疗上肢痉挛的不良反应及存在的问题,某些针刺手法或方法是否会加重痉挛程度,针刺治疗的弊端、不足等报道较少。今后的研究应该致力于如何提高针刺手法的量化,使针刺手法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尝试更多的方法使上肢痉挛尽快恢复。也有大量文献报道各种针刺方法结合康复治疗能促进上肢痉挛的缓解,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琳琳,郭家奎头针疗法为主的临床应用研究进针[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6):68-71
[2]JJ Hao,LL HaoReview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scalp Acupuncture for paralysis:An excerpt From Chinese scalp Acupuncture[J].Global Adv Health Med,2012,1(1):102-121
[3]赵建国,徐振华,曹辰红针刺椎体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7):10-12
[4]王丽平,周炜,张树源头体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评价与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7,(7):3-5
[5]陆彦青,杨海涛,庄礼兴,等“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12):1034-1037
[6]王澍欣,张宾,徐展琼,等麦粒灸配合靳三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4):548-552
[7]祝晓忠腹针治疗中风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6,(S1):219-220
[8]簿智云腹针疗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2-185
[9]崔海腹针结合头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30例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3):226-227
[10]塔长峰,吴定奇,马腾飞祛瘀生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6):54-55
[11]吕慧青,遇永琴,李秀珍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60 例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4):54-55
[12]刘美荣,刘伍立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6):450-452
[13]俞国桥调督通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77-578
[14]龚燕平衡针刺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5(33)3
[15]赵晓峰,李平“补缓泻急”针刺法治疗中风性肌痉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0):13
[16]何晓华恢刺和关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12):45-46
[17]饶晓丹,于海波,钟卫正毫火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5(33)3
[18]欧阳颀,魏智钧浅议动静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J].河北中医2014,2(36)2
[19]李芳玲针刺拮抗肌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1(11):794-796
[20]欧阳颀,魏智钧,张春梅,等分期动静针刺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增强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0):3-5
[21]于川,申斌,许世闻,王迎伟微创透穴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98例[J].环球中医药2015,2(8):2
[22]王文禹,刘冰,蒋中秋水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7,(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