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价值观教育培育“工匠精神”

2017-08-25昃晨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昃晨

摘 要:“工匠精神”是职业人的自我精神追求,同时也是职业人的自我实践的过程。高职教育应构建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培育系统。在德育和文化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认同“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养成学生“专注持久、追求完美”的职业习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工匠精神”的氛围,让学生增强“工匠”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高职教育应当强化价值观教育,让“工匠精神”的种子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工匠精神”就可以引领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的高级技术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匠精神;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6-0153-03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3月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第二次把“工匠精神”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工匠精神”一词已成为总理使用的高频词。央視纪录片《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使“工匠精神”一次在全社会迅速流行并成为“2016年十大流行语”。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伴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要依靠产品数量的积累和品质的提升,更要依靠全社会的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支撑。传承“工匠精神”培养现代“工匠”,这已成为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现实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工匠精神及其存在基础

“工匠精神”是与“工匠”相关联的。《辞源》、《古代汉语词典》,把“工匠”定义为专业技术与艺术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专门凭借手工技艺谋生的特定人群,统称为“工匠”。为了提高谋生技能,挣到更多的收入,人们自发地钻研技术,形成各行各业的生产加工技术、独门绝活以及维持行业存在和发展的行会行规。师徒之间传承技艺,也将敬业、诚实、求精、勤劳、尊师等职业信条代代相传,形成了古代“工匠精神”。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匠精神”的内涵也进一步丰富起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和赋予其不同的含义。通常来说,“工匠精神”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当代西方著名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一书中指出,“工匠精神”是指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1]。具体而言,是指人们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品质完美,其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从国内近几年有关的研究来看,主要围绕着“工匠精神”的产生、内涵及具体要求和表现、特征、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等几个方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李小鲁认为,工匠一定是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熏陶和浸润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跟工匠匹配的精神,首先,应该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在专业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其次,应该具备强烈的专业追求,把这种不懈的追求,贯穿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作人生的一个目标;再次,应该具备坚定的专业操守,为了自己的专业坚持,舍得放弃诱惑,坚持企业忠诚,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在对专业的奉献上[2]。职业院校的教师王丽媛结合高职教育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探索性地对“工匠精神”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3]。笔者认为,“工匠精神”是人们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认同,在职业行为中表现为热爱与执着、专注与投入、坚守与敬畏的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

二、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的使命和目标

“教育内容是实施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必须具有相应的教育内容,没有内容的教育是不存在的。”[4]2016年12月2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总理对此次座谈会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

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过程中,“技能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不仅需要大量掌握技术、技能的人才,还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同时,“工匠精神”也是高职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教育以为行业、企业培养与输送人才为出发点与归宿点,而各个行业、企业对“工匠精神”是十分重视的。行业、企业离不开“工匠精神”,各行业、企业的员工需要具备“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也必须具备“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这里的“德”便包括“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繁荣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关系,是教育类型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工匠精神”是贯穿职业教育始终的重要内容与指导思想。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得劳动、技能和创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将包含“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并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宣传,对于改变职业教育形象、调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评价以及爱岗、敬业、诚信等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培育“工匠精神”为中心,构建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培育系统

(一)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自我价值观的觉醒与形成期,每个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自己的价值观的认知、澄清、执着和孜孜以求的认知和实践过程。但是,目前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比较薄弱的。学生在价值观层面存在着以下特点和问题:第一,许多高职学生对学校和自己所学专业缺乏认同感。第二,许多高职学生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缺乏认同感。在逐渐认识到毕业后多数人将在制造、加工、建筑、物流等行业从事脏、累、苦的体力劳动的实际情况后,受到“白领优于蓝领”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学生在自己的内心是抵触的。同时又因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吃苦耐劳品质,当然很少有人会选择何种“工匠”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第三,许多学生的价值观追求和行为实践常常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现实社会的“豪车、别墅、大款、财富”等等诱惑着自己,做着快富、暴富的梦想;另一方面,面对课堂老师枯燥难懂的讲解,又不知从何做起,学习缺乏动力,玩手机、打游戏、看韩剧,厌学、逃课者亦不在少数。基于如此状况和前提,教师的教学活动似乎是徒劳,学生自己所取得的收获和进步也是非常有限的。

(二)高职阶段是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寻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的最佳时期

我们应当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入手,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播下“工匠精神”的种子,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自我,憧憬和规划自己的未来。第一,强化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教育,在思想品德、职业指导等人文素养课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种工作都是社会劳动的不同分工,工作本无贵贱之分。工作创造财富、工作创造幸福、工作创造一切。对个人而言,工作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工作使我们的需要的到了满足,工作使我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工作使我们更美丽。我们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减少单纯机械的理论灌输,增加体验式、案例式教学环节,通过生涯活动、游戏、人物体验、生涯访谈等以体验的方式正面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社团活动和勤工俭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交流和分享彼此的体验和收获,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踏踏实实、吃苦耐劳地工作才是大多数人真实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帮助学生逐渐理解和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价值观,结合自己所學专业,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立志做一名“工匠”。第二,纠正“速成、浮躁”心理,培养“专注持久、追求完美”的职业习惯。“工匠精神”不只是“德”而且是“才”,不只是一种职业精神而且是一种职业习惯[5]。高品质高标准的职业技术是“工匠精神”存在的基本前提。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形成专业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精于细节、严谨专注、追求完美”的职业习惯形成的过程。我们要将“认真、专注、负责、完美”渗透到专业课堂教学和实践实训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社会化生产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好自己的位置、扮好自己的角色、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自己的每一件产品力求完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操作规范的具体要求,创新实践和实训及考核模式。聘请社会企业“专家型技术工人”进课堂,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加大技术操作、技能考核的权重和比例,注重学生技能成绩考核;定期举办“技能竞赛节”等活动,通过同师生同台比武竞技,激发学生学习技术、钻研技能的热情,让学生初步具备“工匠”的基本技术、技能。第三,弘扬“工匠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共同价值导向,增强“工匠”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组织班级主题班会、社团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课外活动,广泛宣讲“航空手艺人”的胡双钱、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等众多大国工匠的事迹,让工匠意识深入人心。结合近年来“山寨”“假冒伪劣”在中国泛滥成灾等社会现象和问题展开征文和演讲辩论大赛,引导学生认识到所学的专业和未来的工作不仅是自己谋生的手段,而且应当是自己职业生涯的不懈的追求和精神生活寄托;做一个“工匠”短期可能没有大的收获,但从长远看却会有自己的品牌和持久的生命力。同时,将社会行业精英引进校园,设立校园工作室,选拔学生成立学习班,开设公选课,传承传统技艺,示范“工匠精神”。定期邀请著名校友、优秀毕业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习楷模,激发自信,培养“工匠”自豪感和使命感。

当前,“中国制造”正在转型升级向“中国智造”发展,“工业4.0”时代迎面而来。培育“工匠精神”,正是顺应了当代社会向“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运作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与要求。即“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6]“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就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工匠”。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工匠精神”为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工匠精神”培育系统,而且将其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过程,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桂庭.以工匠精神引领时代 以工匠制度创造未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6).

〔2〕刘宝民.职业教育尤须注重培育工匠精神[J].成才之路,2016,(24).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4〕巴玉玺.十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5).

〔5〕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5-26.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is the spiritual category of individual self pursuit, but also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self practice. The spirit of the craftsman is the basis of the self-identity of self valu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cultivation system based on values. In the moral and cultural basic course teach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respect for labor, labor advocate, identity artisan spirit values; i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occupation habits, attention to persistent pursuit of perfection ";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create a" artisan spirit "atmosphere, let students enhance" the craftsman "Pride and a sense of miss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values of education, let the artisan spirit seed in the student's heart to take root, let the artisan spirit to lead the students to become the social needs of high-quality, innovative senior technical talents with high skill.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Values Education

猜你喜欢

价值观教育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英语小话剧”对学生英语学习及价值观教育的促进作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