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理论视域下的过渡型社区建设路径
2017-08-25陆雯
陆雯
摘 要:“过渡型社区”是在高速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型社区,在社区景观城市化的过程中,也经历着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社会资本流失,致使社区建设受阻。社会资本是社区建设的基石,它能通过提升居民的信任互惠、社交网络、社会规范来“黏合”社区内部的裂痕。因此,重塑社会资本是推动过渡型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积极寻求制度、组织、项目、文化等路径的多元并进。
关键词:过渡型社区;社区建设;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8-0005-02
引言
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过渡型社区应运而生。过渡型社区诞生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主要由行政力量强制推动,是城市不断膨胀的产物,既保留着大量的农村传统,又受到城市现代性的持续影响。过渡型社区是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的特定社区演进形态,国内开展研究仅有十余年,这些研究集中探讨了概念界定、城市融入、空間规划、治理体制等方面。
“村改居”后,社区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与社交网络、信任与互惠、凝聚力与向心力发生改变,以此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的变化亦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社区建设因此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考察社区建设,对二者关系追本溯源,探索思考引导、培育、孵化社会资本的路径,希望能为促进过渡型社区平稳过渡提供一定参考。
一、过渡型社区建设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1.过渡型社区。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界定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王生坤将过渡型社区等同于农村拆迁集中安置社区,是农民转为市民的缓冲带。吴晓燕则认为,过渡型社区是因社会高度发展、城镇化推动而建成的非成熟社区,“非城非乡,亦城亦乡”是其主要特征。张晨认为,过渡型社区有明显的变迁性特征,这类社区既包含着城市社区空间形态的特点,又延续着一定的农村社区属性,是一种比“城中村”更具未来发展潜力的社区形态。本文在此将过渡型社区定义为由农村向城市转型的社区,又称“村改居”社区。在过渡型社区建设研究方面,学者们从不同的维度剖析了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并深入探讨实现治理体制转型与模式创新的对策。王亚文认为,过渡型社区存在着多方面的治理困境,如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薄弱、文化认同低下,社区管理人员治理能力欠缺、乡村经营凸显等。游善涛和沈承诚深入分析了过渡型社区人口性质的复杂化所导致的失地农民市民化困境、流动人口社区融入困境以及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的社区整合困境,而“管理式服务”的社区治理理念有助于其顺利过渡。
2.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首提,他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这三种类型,并以社会网络的视角研究社会资本,将其视为制度化关系网络中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是一种来自特定网络成员的利益与资源。而后,詹姆斯·科尔曼和林南从个体行为的微观层面与社会网络的中观层面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科尔曼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界定社会资本,认为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要素组成,同时也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之后罗伯特·帕特南在科尔曼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将社会资本从个人层面上升到集体层面,将其置于宏观网络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特征(如信任、网络和规范)进行经验研究。
3.过渡型社区建设与社会资本的关系。随着20世纪末社会资本研究的兴起,国内外学者逐渐将社会资本理论运用于社区研究。卢宝蕊、徐初佐从微观、中观与宏观层面来阐释个人、社会组织与城市社区的社会资本存量不足。李翠萍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框架来比较分析城市社区与转制社区,并提出通过有效发挥现存社区社会资本存量来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的新思路。在社区社会资本测量方面,有学者将社区社会资本分为三个测量维度,即社区制度、社区组织与社区价值三个层面,并指出社区社会资本与转制社区治理的关系。
社区社会资本是一个中观层面的概念,它以社区居民的个人社会资本为基础,包含信任互惠、公共参与、社会规范等指标,体现了社区凝聚力与向心力。但在动迁过程中,社区社会资本的迁移与维系却成为一大难题。在农村社区,人们大多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生活方式相对单一,具有高度同质性。基于血缘与地缘的社会关系把村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在长期的合作生产和持续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彼此熟识、发展信任,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互助互惠的精神文化,农村由此成为具有高度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熟人社会”。而过渡型社区作为行政变迁的产物,是在短期内由外部力量推动形成的,居民人际网络与社会资本的基础相对薄弱。动迁后,居民原有的生活状态与互动方式被肢解,社区人口规模扩大与流动性增强也使人们的关系与业缘息息相关,这些都会对社会资本的积累产生负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过渡型社区社会资本趋于减少和流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社会交往内卷化。许多居民过分依赖以前由血缘与地缘形成的人际关系,交往对象局限于亲戚或同村人而难以拓宽,社交网络进一步固化,社会资本出现“内卷化”的趋势,成为“半熟人社会”。其二,居民身份认同障碍。“村改居”虽然使农民从身份上转变为居民,但这一新身份却并未被人们完全接受,体制转型反而导致了居民对自我身份认知模糊。其三,归属感的缺失。在本土与外来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同村人的凝聚力越发强大,排外心理逐渐产生。社区内群租扰民、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也使得本地居民对外来流动人口产生负面的刻板印象,社区“裂痕”在日常纠纷中逐渐产生。
二、夯实社会资本,促进过渡型社区建设的路径思考
1.机制创新唤醒主体意识。在“村改居”的体制转轨过程中,过渡型社区往往因新秩序尚未形成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社区应明确自身管理体制,以机制创新为抓手,利用过渡期的转型优势完善制度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规范制度。良好的规范制度能成为居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不良行为起到约束与惩治作用,为社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还应辅以激励制度。例如通过为下岗工人介绍再就业、提供无偿居家养老服务等以奖代补的方式,奖励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居民。激励制度在培养居民共同价值观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凝聚力与向心力,以此培育社会资本,真正实现居民自治。
2.组织转型壮大内生力量。社区内各类组织是个体与团体形成交互关系的基础,必要的转型与蜕变能使组织焕发新活力。其一,扩大社区干部影响力。过渡型社区居委会成员大多是原来村里德高望重的“父母官”,可通過楼道长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发挥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的余热作用,辐射以其为中心的社会网络来引导社会资本的重塑。其二,发挥民间组织黏合效应。创建兴趣俱乐部、志愿者队伍等民间组织,可以让居民产生共同的话题,对内连接同质群体,对外延伸至异质群体网络。其三,实现社会组织优势互补。社区引进的社会组织专业性强,但入驻社区后不熟悉当地情况。社区内部组织虽不够专业规范,却往往积累着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本。如果一方提供专业培训,另一方引入社会资本,便能实现外来社会组织本土化与社区内部组织专业化的互补优势。
3.品牌项目弥合社区裂痕。社区项目不是“随大流”,而应努力做到“一社一品”,结合社区特色,根据居民需求、针对特定群体来创建品牌项目。例如,对于失地农民失业问题,可以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共同劳动重塑社会资本,实现富民增收;对于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问题,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交流,消除双方偏见。此外,社区还可以与学校、企业等结对,在长期合作项目中生成人际交往的催化剂,使居民在找到归属感的同时提升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度。
4.社区文化滋养互惠精神。集中居住后,随着空余时间增加,居民的文化需求也日趋多样。文化实为一种“软”制度,具有隐形的约束力与感召力,将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凝聚到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居民的认同感。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有助于消除居民动迁后的负面情绪,提升居民的整体素质,倡导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一些文体竞赛会给参与者带来成就感与荣誉感,利于发挥“社区能人”的影响力,激发居民参与的热情。另外,文化还是不同利益群体矛盾冲突的“缓和剂”,社区居民亦可以此为契机形成新的纽带,共同融入新集体。因此在过渡型社区中,当前要加强文化建设,凸显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宗旨,强化居民的社区意识,形成信任互惠的社区精神,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结语
在这场强制性的社会变迁中,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过渡型社区发展的缓慢滞后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过渡阶段,社区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物质生活与思想文化的不同步使人与人、人与社区之间出现裂痕,社会资本无论是存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农村相提并论。因此,过渡型社区建设不仅要依靠社会组织的协作、政府的引导、体制的转变,更需挖掘自身的优势与潜能,寻求社会资本的重塑。
参考文献:
[1] 张晨.城市化进程中的“过渡型社区”:空间生成、结构属性与演进前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74-79.
[2] 郭毅,朱扬帆.人际关系互动与社会结构网络化[J].社会科学,2003,(8):64-74.
[3] 周晨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过渡型社区”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3.
[4] 吴晓燕,赵普兵.“过渡型社区”治理:困境与转型[J].理论探讨,2014,(2):152-156.
[5] 王生坤,薛婷婷.“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困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13.
[6] 游善涛,沈承诚.“过渡型社区”的治理困境与合理化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2):16-18.
[7] 肖星.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D].上海:上海大学,2007.
[8] 卢宝蕊,徐初佐.社会资本视域下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构建[J].龙岩学院学报,2010,(4):7.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