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中的哲学底蕴

2017-08-25马宁

关键词:国际关系新型哲学

马宁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前新的国际形势与挑战之下,提出一些列的构想,其中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是中国同世界共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其紧紧围绕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必要性、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怎样建立三个方面作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始终扎根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其拥有丰富的哲学底蕴。学习习近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思想对中国的外交工作、中国同世界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型;国际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6-0021-03

一、习近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内涵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说:“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十八大以来,我们在中国的外交道路上勾勒新的蓝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规划外交工作,其战略谋划大大推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尤其近年来菲律宾的“南海仲裁案”、韩国的“萨德系统”以及日本长期对侵华战争的否定都割裂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我们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也要维护本国利益。

在新形势下怎样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习近平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突出回答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必要性

第一,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和改革的历程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国际关系。习总书记认为,中国之所以发展迅速,离不开周边国家的帮助,推进周边外交可以为我国赢得稳定的发展环境,实现共同发展[2]。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取福利,而且还为世界各国人民创造幸福。

第二,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是各国应对国际形势、同舟共济、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冷战结束以来,各国逐渐意识到只有合作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今世界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恐怖主义、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金融危机等给世界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各国共同生活在这样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所以世界各国必须担负起责任,为保卫世界的和平而共同努力。

(二)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习近平指出:“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新型国际关系”作了阐释,其核心是“合作共赢”,构建以核心为“合作共赢”的国际新关系就是要以合作为基础,以共赢为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本着睦邻友好的态度与世界打交道,尽管国际体系仍有不完善之处,但中国依旧按秩序,通过自身努力加入不同的国际组织并贡献自己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壮大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尽心尽力,取得好成绩,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及时在经融危机期间,中国为世界经济的复苏起了推动作用。中国不仅在理念上倡导合作共赢,还将其付诸实践,这无疑是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是通向和平与繁荣的道路。

(三)怎样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第一,继续坚持和平发展是通往幸福的道路之一。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渴望和平稳定的环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本国利益的战略抉择。纵观历史,使用武力对外侵略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而且阻碍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注定是失败的。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首先要树立国际眼光,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联系起来;其次就是变革创新,为世界的发展提供新思想和新方法,并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坚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措施。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指出,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历史的见证下,这条“丝绸之路经济带”仍然发挥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要努力深化互利共赢的格局,关键在于各个国家之间要相互信任、共同努力。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坚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通往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而且也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构建新型国家关系的重要举措。

第三,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政策。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一直是我国谋发展、促和平的需要,习近平指出周边国家的发展具有优势和潜力,并且具有稳定性。在周边外交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周边外交工作上要常见面、多走动,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既要依靠周边国家的帮助取得发展,也要反过来对周边国家进行援助。“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是推动区域安全合作、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外交战略的新发展,为构建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战略支持。

二、习近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体现了联系的普遍原理

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谈到:“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习近平的“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的“顶层设计”,是发展和谐世界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联系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其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与多样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也就没有孤立存在的国家。自美洲的发现和非洲殖民体系的建立,世界不断地联系在一起,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血泪史,正是这种联系使得弱肉强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许多方面百废待兴,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只有和平穩定的环境才能造就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统一整体,近年来不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我们谋求共同发展,尤其近年来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危机的爆发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世界各国人民也逐渐意识到“命运共同体”的存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是世界各国人民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

(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一方面重点强调了同中俄、中美、中欧等大国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又始终强调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同时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要抓住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立的重点,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大国关系是决定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例如,中国与俄罗斯的发展中习近平突出强调中俄是一组重要的双边关系,要彻底解决量过遗留的历史问题才能有长远发展;在面对中国与美国的外交上,习近平重点强调两国要增加互信、发展合作,加强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新发展;而在中国与欧盟的外交政策中,习近平提出要共同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我们积极开展与大国的外交活动,不断推进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础。

其次,在发展与大国的关系时也要处理好同发展中国家以及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习近平在2013年出使中亚并发表重要讲话,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共同建设,中国同中亚各国自古历来都保持着睦邻友好关系,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指出中国与中亚各国都要加强务实合作,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这样才能造福中国与中亚各个民族的人民。而在访问印度尼西亚的时候,习近平又再一次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共同建设,他认为中国与东盟是相互联系的命运共同体,谋发展、促合作是两国顺应时代的要求。

习近平在充分审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战略体系,既抓住重点又统筹整体,进一步完善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理论体系。

(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充分回答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觉与自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中国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只有人民才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本着和平与发展的初心,至始至终都是在为人民谋取福利,因此,不论中国人民还是世界各国人民,都应该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给世界各国人民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习近平指出,各国人民都应当共同享有尊严和安全保障,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是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习近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有助于加强世界各国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以及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均引用了“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来形容我们的地球家园,其用这句话比喻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各国文明亦是多彩的,不同的文明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但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各国交流互鉴的前提就是要认识到文明的平等性与多样性。习近平构建国际新型关系的重要举措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与世界各国的不断交流中逐渐发展壮大,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也逐渐被国人所熟知。我们至始至终都秉持着包容的态度来接纳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只要秉持包容的精神就能实现世界文明的和谐。

(二)为正确处理和发展国际关系提供了行动指南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具有多重属性,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负面说法,有些国家认为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会称霸世界。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仍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点很难改变,这就要求中国始终要优先拓展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也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联系。习近平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中着重强调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坚决不干涉他国内政,始终强调和平共处。冷战是以结盟对抗为标志的时期,中国在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时探索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习近平所提出的“合作共赢”思想战略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助于实现“中国梦”的发展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正式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如今“中国梦”已经成为凝聚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中国外交要为实现“中国梦”服务,不仅要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而且要服务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习近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时强调我国的外交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始终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也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要为增强“四个自信”而服务。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保持稳定和向前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四、结语

习近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体现了今天中国在外交理念与政策上的创新,它符合21世纪的时代潮流发展,也契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在纵观国内与国际两个形势之后提出“合作共赢”的战略抉择,其深远意义在于超越历史、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2〕〔3〕〔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2,296-297,272,27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Xi Jinping,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a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thoughts under current international circumstances and challenges, among which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 one of the major issues faced by the common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It expounded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types of it and how to establish it. Xi Jinping's thought of building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s always rooted in Marxism, which is a new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has rich philosophical basis. Learning from Xiaping's thought of building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a's diplomatic work and common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Keywords: Xi Jinping; Ne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arx Doctrine; Philosophy

猜你喜欢

国际关系新型哲学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