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课堂

2017-08-24孟顺吉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措施

孟顺吉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基拙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生命教育也日趋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针对高中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在中学开展生命教育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旨在构建生命化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思想;生命教育;措施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1.高中阶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教授如是说。生命教育是一个非常广阔而又丰富的人类命题,国外早已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我国现在的社会背景下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在高中阶段,青少年思想波动较大,又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生命教育更为重要。

从心理学角度看,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段。高中阶段的学生,力图摆脱成人的关照和约束,独立支配自己性格。大量研究和事实表明,自我认同感较好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为自尊和自信、热爱生活;自我认同感较差的学生,却常常陷入自卑和沮丧,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更容易发生极端行为。从教育与发展的视角来观察,高中生此时的智力飞跃发展,个性逐步形成。他们的世界观往往由小学、初中衔接时开始萌芽,于高中阶段初步形成,但此时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一旦来自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在学生的意识里积淀下来,则极有可能出现不良的心理倾向,比如:自我意识过强、抗挫折力差、叛逆心理严重等,导致种种漠视和践踏生命的行为屡屡发生。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可见,在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十分必要。

2.想政治课承担着生命教育的重要责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的基础性部分,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培养学生正确思想品德的必修学科。学科在教育学生培养正确道德观和爱国观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掘学科本身存在的众多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在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引领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体验生命的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提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形成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的措施

1.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生命意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样,生命教育的实现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质变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生活是一个连续的,漫长的过程。但是,当前很多教师的精力受到升学率和各项考核机制的制约,教师无形中成为了只会让学生取得高分的工具,失去了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思想政治课在学科中处于“副课”的地位,这就使思想政治教师陷人更加尴尬的境地。这样使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处于无奈和倦怠的职业和生活状态中。面对着这些情况,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就要学会把生命教育融汇到日常的政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就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生命意识。教师是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引路人,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自身必须要有着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自身必须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坚持以生为本,将生命教育的观念融贯于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生命教育不但要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同时也要让教师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2.高中思想政治课在生命教育中提倡个性化教学。世界上没有片相同的叶子,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实施生命教育时,应该倡导个性的课堂教学。这里多说的“个性”包括教师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自身的优点和特点,将高中政治学科生命教育的内容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其他知识结合起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累积自己累积自己的知识,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教育水平和能力。同样,教师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个体存在的区别,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各有各的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到生命教育的王国里,让学生主动思考生命问题,思索人生意义,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意见,在平等,互动的交流中,高中政治课堂就会变得活跃,有趣,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生命教育的乐趣,高中政治课堂也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高中思想政治实施生命教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的主体体验处于青春期时期的高中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喜欢参加各项活动。他们的独立性强,有着强烈的渴望表现意识,迫切想展示自身的能力和才华。喜欢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实施生命教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的主体体验,在教师完成正常的知识传授任务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教师应该运用智慧,设计和创意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在生命体验活动中积极参与,自己体验,自己总结,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生命教育的主体,实践主体。学生在广泛推行的“情境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性学习”等模式,都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去反思,逐步达到生命意义的把握和追求。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幸福》中写道:“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综观社会现实、高中生的特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及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等各种因素,这些都要求把渗透生命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相结合。希望未来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能够更多地闪耀生命之光!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謝树平,李宏亮,胡文瑞.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