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用电监察要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全程跟踪的探讨

2017-08-24王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用电监察

王飞

摘 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电能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力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对其展开全程跟踪与监察是十分必要的,管理人员应当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文章将对目前使用的用电监察数字化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展开全程跟踪的方法。

关键词:用电监察;电气设备入网;全程跟踪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1-0141-02

电能是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资源,电力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与生活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应当对电力运行的过程予以全面有效的监察与管理。从生产实践来看,电气设备是影响用电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电力运行的实际效率应当对电气设备进行全程跟踪,从入网开始开展用电监察。

1 用电监察数字化系统的设计

1.1 系统设计与构成

监察系统是全程跟踪工作展开的必要前提与基础,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设备被应用到了电力工作中,这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实际工作效率与质量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为了实现全面的用电监察,监察系统应用了全面的数字化技术,包括通信技术、高压CT取电技术以及故障检测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窃电行为予以预防与监管,并能够实时了解用户的用电行为,对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是用于对高压负荷进行监测的监测仪,它被安装在一次侧高压线缆以及变压器上,可以采集、存储、处理该位置的三相电流数据;第二是是采集低压数据的采集器,当高压监测仪将数据处理完成后,就会通过功率无线信道将信息传递到低压数据采集器中;第三是对高压在线负荷予以监测的系统,可实现对整个线路运行情况的全面监测。

1.2 系统运行

负荷监测仪通过高压CT取电这一方法获得电网运行中的电源信息,能够实现对持续监测,避免因电池电能不足而导致监测无法全面展开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对电气设备的监测具有实时性。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负荷监测仪可在高压线路上直接安全,以便于测量高压侧电流,即使供电电流仅有3安,系统也可以有效维持运行并完成取电任务。系统中的负荷监测仪具有低功耗唤醒功能,当微功率无线传输技术获取电流信息时,被测量电流位置的监测仪可以实现自动唤醒,并将数据传输到采取器中,满足系统检测的实际需求。

2 用电监察对电气设备进行全程跟踪的主要方法

2.1 有效制定供电方案

为了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供电部门应当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包括受电点、负荷性质等情况,综合制定供电方案。供电部门应当站在全局的角度严格规划供电区域,当用户有供电需求时应当提交申请,如果满足区域划分要求的申请才能得到批准。用户的用电行为应当集中在对应的供电区域,其自备线路等不可以延伸到其它区域,保证公用线路运行的可靠与安全。在划分供电区域时应当保证电网结构具有合理性,不应当出现跨越或交叉的情况,保证供电的效率与质量。在负荷方面,应当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区域内的金具、线路等在该区域负荷容量的范围内,如果用户要增加用电量,则应当对区域内的荷载情况进行整体分析,保证用电安全。

2.2 施工过程中的监督

加强施工监督是保证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的关键,第一,在电缆井施工、防水工程建设、电缆沟道铺设等隐蔽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应当关注车辆运行等是否会对工程安全造成影响,保证电缆的埋深符合实际要求,气体管道与热力管道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第二,刀闸、避雷器、开关等相关设备的安装工作也应当被予以全面的监督,材料的质量与施工技术均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第三,计量柜与高压开关柜的设计应当符合图纸中的设计要求;第四,继电保护设计应当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灵敏度,使其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2.3 用户侧的安全监察

对用户侧设备展开的安全检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供电部门应当定期对电气设备予以全面的检查,尤其是绝缘设备、变压器油位、设备运行温度以及设备线卡等方面,工作人员应当做好监测,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雷雨天气来临以前,工作人员要对接地电阻、双电源连锁等做好检查,如果在监测与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安全隐患或设备运行问题,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其予以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化。其次,工作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扫与检查,避免累积较多的灰尘,影响设备运行,同时应当对设备耐热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保证杆塔能够正常使用,在对变电室进行检查时应当注意观察门窗或电缆是否有空洞存在,以免钻入小动物。最后,在冬季,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展开防冻检查,保证设备具有一定的过载能力,而线卡能够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可在冬季正常运行。

2.4 展开预防性试验

为了加强对电气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的了解,工作人员应当使用专业性的仪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验与评估,通过交流耐压以及直流耐压试验对设备的绝缘情况予以检验,并通过油化检验对绝缘油的性质进行检查,保证预防性试验开展的全面性与有效性。具体来说,检查的项目应当包括继电保护装置、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变压器油、电缆、隔离刀闸、变压器、绝缘子、开关、避雷器等,工作人员应当将本年度的检查情况与之间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设备的老化情况以及健康程度,如果发现设备出现了严重的缺陷或故障,应当及时对其予以维修处理或及时更换新设备。

2.5 提高故障处理能力

提高故障处理能力是提升供电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前提,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应当能够利用数字化的监测手段及时对故障进行定位,并分析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对故障予以较为彻底的处理,这样才能够降低故障损失,避免区域内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停电。工作人员应当规范规程处理过程,保证措施采取的及时有效,同时应当做好记录,一旦类似故障可以及时解决。同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故障线路做好全面的处理与检查,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2.6 提高电力服务水平

为了保证供电工作以及用电监察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工作人员应当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用户安全用电的意识,使其能够配合用电监察工作的全面展开。在对用户侧进行监察时,工作人员应当明确告知用户开展监察的意义与作用,使用户能够认识到电气设备运行与自身生产、生活活动的密切联系,从而积极配合工作展开。同时工作人员应当关注用户的实际需求,尽量为其提供全面的服务,为用电监察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为保证供电运行的顺利、安全,应当积极开展用电监察工作,电气设备是影响供电运行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为了保证监察的全面有效,应当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进行全程跟踪,从供电方案的设计、电气设备施工,到后期使用中的检查以及故障处理等环节都要进行有效的监察,全程跟踪无论是对供电企业,还是对用户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建强.当前用电监察工作中的安全用电问题与改进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5).

[2]翟冬梅,王明霞,孔彩兰.关于用电监察要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跟踪管理的探讨[J].科技尚品,2016(01).

[3]胡永花.浅谈企业用电监察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6(16).

[4]郭梅.淺析用电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反窃电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

猜你喜欢

用电监察
浅谈供用电合同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