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狮有存 无来菩萨

2017-08-24王立成

档案天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殊坐骑沧州

王立成

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提到:“今北方谚语云:沧州狮子、景州塔、真定府里大菩萨。”其中沧州铁狮子位于旧州东关,铸造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它身长6.264米,体宽2.98米,通高5.47米,重约31.5吨,加上残缺、脱落部分可达40吨。铁狮姿态为站姿走式,体南首略偏西南,身披障泥,背负莲盆,前胸及臀部有绶带,鬃作波浪状,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大的单一古物铁件。

民国刘树鑫在《古沧铁狮记》中云:“士君子生其地,而不能详其古迹,陋也。”长期以来,沧州本地有许多文史工作者和爱好者对它以及它所在的旧州进行了高度的关注与深入的研究,但囿于与铁狮有关联的考古出土文物有限,而明之前的古籍文献鲜有记载,后世又多以讹传讹或以文学演义传而失真,且铁狮本身铸造于内壁的铭文又锈蚀殆尽等概况,使得研究困难重重,建树不多。

下面笔者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和考古记录并结合铁狮子本身的构造特点,对铁狮子的用途及莲盆上有无菩萨存在的疑点进行深入的剖析,以便挖掘历史背后的真相。

关于铁狮用途,主要有四种说法:一镇城,二镇海, 三壮寺观, 四文殊菩萨坐骑。众所周知,狮子是在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之后,各国作为珍贵贡品输入到我国的。狮子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被国人所推崇,得益于汉代时佛教的传入中国。《灯下录》云: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徒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狮子慢慢被人们神格化起来,把它视作神灵,拥有无限神威和震慑力,能驱邪逐鬼。它不仅保佑庇护活着的人们平安吉利,造福纳祥,而且还能捍卫死去的人不为鬼魅精怪祸害,趋吉辟邪。自唐朝后期至五代十国,国家一直处于实际的分裂之中,战争不断,政局动荡,生灵涂毒,惨不忍睹,而沧州比全国其他各地所受动乱一点不差,甚至有过而无不及。所以沧州的一方生灵在无奈的现实中只好求助于神佛之物来保佑一方平安。开元寺和铁狮便成了当时沧州人的不二之选。民国学者刘树鑫在《古沧铁狮记》中也明确了这一点:“余惟北地自石晋后,常沦异域,风俗好佛,造像、经幢遗石完缺皆有,狮之铸,殆亦类是。”

我们再来看一下铁狮子的形状:铁狮背负莲盆、腹内有《金刚经》,又有绶带,明显是佛家圣物,再明察可知为文殊菩萨坐骑,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作为既是佛家圣物,又为文殊菩萨坐骑的铁狮是无上神灵之化身,其用途肯定不是单一的,它应是无所不能的:既可镇城,也可镇海更可壮寺观 ;因而我们绝不能割裂它神格的全面性,而只求其一,这必然会背离当时铸造者的初衷,也会抹杀神狮的大能。当然如非要追求其最核心用途,当以镇城为真。明代李梦熊所作的《旧沧十景·中城狮子》中就有“腹中何所有,丹志镇荒城”的记述,明确无误地指出了当时铁狮子腹中有铸造时所刻的铭文,铭文明白无误地表明了铁狮子的职能就是镇城。

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铁狮是走狮。在狮子的造型艺术形象中,走狮的写实程度远远高于蹲狮与卧狮,最能代表雄狮那种沉稳从容、纵横草原大地的王者风度,单从这一点来看也足以彰显铁狮之雄伟神奇。

铁狮子为文殊菩萨坐骑,此无可争议,但铁狮子莲盆在铸造时是否其上也置有文殊菩萨则就应另当别论了。沧州文史专家王敏之先生在《狮城探秘》一书中认为莲盆其上不但有菩萨,而且材质推测应为铜铸,并有文殊阁覆盖,后不存是因在周世宗灭佛时菩萨被拿去炼铜钱了,此种论断看似有理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我们知道作为文殊菩萨坐骑与佛教神物的铁狮是既可独立享受供奉,也可单独施法显神威,不必非文殊菩萨、狮子二者互为一体不可分离。文物界古建专家罗哲文在20世纪60年代初考察铁狮时,在莲盆内发现有“贝王□□用”字样,从中可知其上如有文殊菩萨端坐,则因铸造之需则不会留字与其内。另外如有文殊菩萨端坐,坐处必会有其存在的历史遗痕,而在实际的考察中却发现莲盆内壁或铁狮障泥处完整毫无粘连断口。反过来,假设有文殊菩萨,那么铁狮是座,是配,菩萨为主,铁狮如此之大,那菩萨体积定灿然煌煌,覆盖其上的文殊阁之壮大更是难以想象,配殿都如此之大,那作为正殿的大雄宝殿又如何呢?况且建这些不能先铁狮子然后文殊再所谓的“文殊阁”最后大殿的次序渐次进行,而应是一并进行的,当时作为边境之地的沧州时局不稳,兴建如此大的工程实际难度可想而知,更遑论需要的人力、财力,所以铁狮莲盆其上有菩萨的推测是不现实的。同时还有另一問题需要指出,那就是菩萨的制造原料何必又为铜呢,一和铁狮成色不协调,二铜在当时是紧缺资源,铸造如此大菩萨是当时一个小小沧州所承担不起的,最后,如果文殊菩萨与铁狮为一体,灭佛不可能只毁菩萨而存铁狮。公元 955年周世宗灭佛时即使铁狮在破坏中残留,莲盆处也不可能无被破坏的痕迹,而现存的完整状况则彰显了其初貌。再者按《旧五代史·世宗本纪》所载,周世宗灭佛不同于以往,严格说是限而不是灭。薛居正所编《五代史》采入了诏书的全文,其中提到很重要的一条规定:“诸道、府、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照旧。”可见废的只是“无敕额”即无执照的野寺。这次在周境内废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但仍有“所存寺院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就所存数量来看,还是超越后周所辖州府数量的二十倍不止。而开元寺作为唐开元年间敕建,五代仍有相当规模的大寺则不在此灭佛行列,那铜菩萨又何来被灭铸钱一说。因此,从当时铸造的实际情况来看当时只有铁狮,这点还是能经得起推敲的。

如今,铁狮子已经成为沧州精神图腾的象征。作为在1961年就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的沧州铁狮子来说,它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我国铸铁技术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当然,铁狮子也留给了后世诸多历史疑点,值得我们进一步钻研和探讨。

(作者单位:沧州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文殊坐骑沧州
沧州有海
印度帕拉时期的文殊菩萨造像
我的坐骑
Feminism in A Story of an Hour
奇特坐骑
外婆的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