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PPP模式下“一带一路”的发展
2017-08-24郑耀立
郑耀立
【摘 要】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基础建设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环节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因此给PPP模式提供了发挥的舞台。论文通过阐述PPP模式与“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分析了二者在对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机遇与风险,并对如何利用好PPP模式以促进“一带一路”发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Abstract】on May 14, 2017, "the Belt and Road International Peak BBS" was held in Beijing. As an important link, infrastructure along the B & R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and therefore gave the PPP mode a stage to play. The article states the PPP mode and the directions of developments of "the Belt and Road", analyzes the possible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in the process of these two dock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own view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PPP mod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 the Belt and Road ".
【关键词】PPP模式;一带一路 ;风险;措施
【Keywords】PPP mode ; the Belt and Road ; risk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35-02
1 PPP模式与“一带一路”发展规划
1.1 PPP模式
在我国,所谓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来共同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如引言中所阐述的那样,PPP模式在我国的30多年发展里,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北京奥运主体体育场的建设,杭州湾跨海工程的实施都与PPP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2014年开始对PPP模式推广改革以来,PPP已覆盖了交通、医疗卫生、教育、水利、能源文化、体育等19个国民经济领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创新,在资本市场所占的份额快速上升。
当然,我国PPP模式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PPP制度框架和法律体系不完善、社会的信用基础薄弱,地方政府常通过换届等形式违反合同,还有诸如投资回报不确定性因素较大,政府付费项目资金来源不够稳定等缺陷。
1.2 “一带一路”发展规划
所谓“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1世纪,加之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地区间关系纷繁复杂,“一带一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可以加紧亚非欧各国的联系,积极推进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强文明互鉴,确是一项造福世界的伟大事业。
1.3 PPP与“一带一路”的联系
PPP與“一带一路”的关系是相互承接的。一方面,PPP模式是顺应“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需要涉入的;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的核心“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1]也为PPP模式的扎根提供了一定的土壤基础。
具体而言,“一带一路”首先要求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到位,这就在资金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据报告显示,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每年的投资需求达8000亿美元,而亚行和世界银行每年的投资是极为有限的,仅为240亿美元,即使通过亚投行也只能达到4000亿美元,因此还有很大一部分资金需要补足,正如地方政府融资一样,我们需要考虑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其次,考虑到PPP模式在国际的运用,各国各地区间的政策与法律各不相同会给PPP模式带来很多麻烦,“一带一路”中政策沟通的开展就是要为PPP区域化铺平道路。并且“一带一路”提出的贸易畅通,是通过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的互补互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供应链,这和PPP模式所展现的集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移交等环节为一体的形式是相呼应的,贸易畅通有助于PPP模式的顺利开展。
2 机遇与风险
如上面所述,PPP模式重心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因为运营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加上作为公共产品还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导致单纯由市场提供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政府干预成为必然。PPP作为政府干预的一种新形式,引入了社会资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机遇与风险。
2.1 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类的机遇
PPP模式作为政府实现公共部门职能的手段,有着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在“一带一路”开展的过程中,PPP将在众多领域展现其特有的魅力。
首先是在交通领域,据2014年的相关统计,沿线国家物流绩效指标基本都低于欧洲平均值,包括中国,说明国家间互联互通水平还处于低水平阶段,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交通上存在阻碍。交通作为“一带一路”成功的基础,应当被最先考虑,如我国的民营资本可以在“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建设及相关设备服务的运营方面进行投资;其次,通信互联网领域的不畅通也是上述物流绩效指标低的一个原因,现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得各国都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来互利互通[2],因此该领域也是不错的投资选择;还比如能源领域,我国当前油气、电力等能源的过剩正好可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输出,而与其相关的管道设备建设等则又将是一个个工程浩大的项目。
2.2 沿线国家的各种风险
“一带一路”因为涉及不同国家不同国情,相较于国内复杂很多,因而PPP模式除了原先便带有的经营风险,汇率风险,财务风险等,在其中还应当充分考虑沿线国家可能存在的政治、法律、社会宗教等风险。
如像巴基斯坦、以色列等地政局不稳,政党更换频繁,会给PPP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且沿线国家经济相对落后, PPP所支持的项目又是投资大回报率低,在回本甚至是盈利方面很难保证;又比如各国法律制度各不相同,很多都不够完善,那么在PPP模式运作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关于劳动保护、知识产权、环境治理等问题就会突显出来;同时各国家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完全是一致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一些风俗习惯和文化禁忌需要尤其注意。
3 PPP投资的对策建议
3.1 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
“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充满着机遇,各种大型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本投入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PPP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一方面缓解资金的紧张需求,另一方面减少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包括进行银行贷款时利息的补贴,在税务上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税、收扣除等政策;二是建立PPP项目资金,政府与社会资本以某一比例进行投资,以及设立一些风险补偿金来引导社会资本的流入;三是加强对PPP投资项目的宣传,当前很多投资人还处于观望状态,通过各种宣传及上述的政策扶持来向公众展现PPP项目的进展情况从而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
3.2 做好投资调查,规避各种风险
相对于国内的PPP项目,“一带一路”PPP投资最重要的首先是对所在国的各项制度、标准、政策、宗教文化等进行调查,具体包括优惠政策、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要求、行业准入准则、外汇政策、本土化政策、产业政策等。可以考虑组织专门的团队或者在相关咨询机构进行咨询[2],充分了解所在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从而提高投资的针对性與有效性。
当然也包括一些必要的风险预警、风险应对措施。在PPP操作过程中,持续监测风险变化,评估预案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3.3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司法合作
一方面,建立健全我国国内的PPP项目相关法律体系,目的是为了加强PPP项目在“一带一路”中运转的信心,并吸引更多的PPP投资。另一方面,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法律,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因此努力促使沿线国家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专用于“一带一路”的法律体系,对PPP模式的风险分担、权利与义务的归属、争议的解决方式等做出规定,使“一带一路”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法律体系的完善也能够使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PPP项目都能有相应的法律基础,增强法律的适用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对于国际间的法律体系,应该事先明确法律的管辖地,权力归属及适用情况。通过开展积极的沟通,促成司法协议的签订,保障涉外法律纠纷的解决。如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一带一路”的PPP模式会产生众多商标权和专利权方面的侵权,在注重创新的同时需要提高对知识产权的维权意识,在模式开展前就应该理清产权的归属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光普. 助力“一带一路” PPP模式大有可为[N]. 经济日报,2017-05-14(008).
【2】于丽. PPP与“一带一路”如何实现“无缝对接”[N]. 中国财经报,2016-07-28(005).